古今三千事:明朝滅亡並非氣數已盡,這四個字才是滅亡的根本原因
農出粟而使之輸金是唐朝和宋朝滅亡的根本;商人利用金而使之輸粟,是開中之法的弊端。顛倒有無而責非其有,貿遷於南而田廬於北,人心拂而理勢逆。——王夫之
白銀過於依賴進口不僅是清朝的突出問題也是明朝沒能解決的問題。明朝商品貿易擴大,導致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出口佔據了當時的世界市場,也因此也造成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是:貿易、能源的競爭,勢必導致國與國的逐鹿,尤其是明朝和西班牙兩國因呂宋問題的矛盾。接著中國商人把交易據點設立在馬尼拉,乃至跟隨大帆船在墨西哥進行中國貿易,從而導致中國商人與西班牙商人的矛盾日漸擴大,然而,西班牙人在17世紀初期佔據菲律賓呂宋時在此定居的閩浙明朝臣民已有幾萬。1602年(萬曆年間),閩商閻應龍一干人等,跟朝廷彙報呂宋的機易山有金礦銀礦,每年挖掘黃金十來萬兩、銀子三十來萬,明朝當時在國內四處開礦,聽到消息後隨即讓福建官員抓緊,福建隨後便派員勘察,此舉引發西班牙當局不滿,雙方遂起爭端。第二年,衝突激化導致數萬華僑在此喪生,而中國南邊的對外貿易據點也由菲律賓的馬尼拉撤退到本國的福建、澳門和廣州。
其次是:對外市場的增加導致國內加工的日益專業化、市場化,這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農產品過於市場化,歷來就包藏著巨大的隱患,在道路輸送技術相對滯後的年代,糧食加工地區化和專業化更將造成並加大糧食危機,明朝到清代,南方地域是主要的糧食大本營,如果這些地區不種糧食,甚至還等著其他地方給它送糧吃,那麼糧食生產的風險就更大了。
最後的問題與上述二者息息相關:就是明代末年遇到的毀滅性的災難,也是由於新大陸銀生產的首次急轉直下直接導致的,是在世界貨幣危機的基礎上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從而引發的巨大抨擊。此類美洲白銀供應的大面積縮小剛好產生在1630年代,它毫無疑問地造成了白銀供求的短缺,接著導致了中國嚴重的購買力下降,物價下跌,變成通貨緊縮。明代主要依賴進口白銀,貨幣「與世界接軌」,1630年之後,隨著美洲白銀供給的大幅度減少,國內短缺,物價下跌到無法承受的地步。外加這一時期邊關告急、對外糾紛、連年天災和改革產生的負面效應沒能即刻改正,最終造成明帝國崩潰的經濟危機。
明朝晚期持續面對緊迫的糧食危機,最後在1640年左右達到峰值,導致明朝滅亡的糧食危機,一方面是由於天災,而另一方面,商人因運糧無利而不為,樂得「納銀開中」換取鹽引,而這就是將運糧交由商人的惡果,這也就是當今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提亞·森說出的那個關鍵理論:風險是為食物的過於市場化造就的。也就是在後者的作用下,大量的人餓死並非因為單獨的天災,而是因為流通的糧食價格過高,人們買不起才導致餓死,所以才有了富人賣豪宅買糧食吃的「時弊」。
這也就是說,明代的最終崩潰不是由於明代的經濟沒有完成市場化改革,或者過於封閉和自給自足,明代晚期富庶地區所遭遇的災荒,正好是因為過於市場化導致,——是把食物產出完全交到了市場手裡,而國家失去相應作用造成的。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恰好加速了這種市場化,它明面上加大了國家的稅收,實際上加重了農業負擔。——如果農民可以通過別的方法,明明種桑、織布可以得到比務農更多的收入,並以現金來完稅,那他自然也不會回去種地呢。有人說明朝的滅亡是「氣數已盡」,綜合看來是「貨比戰爭」才是其滅亡的根本原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何等豪壯終究抵不過歷史的洪流,對於我大明的滅亡,諸君是如何看待的呢?
※古今三千事:電視里的清宮戲都是假的?歷史上嬪妃真不如宮女?
※古今三千事:李世民錯殺忠臣不敢為其平反,被武則天平反
TAG:古今三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