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真正的自我,不再行屍走肉
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信沒有人會承認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你一定會說:「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過,我們所認為的「我」,或者「自我」究意是什麼?你可能因為從小到現在大家都叫你這個名字你也已經聽慣了,就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名字。
你也可能會認為:「我的身體是我,我的家是我,我的思想是我,我的能力是我,我的財產是我,還有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孩子,都是我的。」但是在這些話里,出現的只有「我的、「我的,」就是沒有說出究竟什麼是「我」。
例如:這是誰的身體?是「我的」身體;誰的思想?是「我的」思想;誰的觀念?是「我的」觀念;誰的判斷?是「我的」判斷;誰的鈔票?是「我的」鈔票;都是我的。那麼,「我」到底是什麼呢?
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從小就被外在各種的價值觀念所佔有,被物質的環境牽著鼻子走,成為外在環境的奴隸而不自知。為了我的身體我的財產、我的家人、我的又哭、又笑、又歡喜、又懊惱,全都是為了「我的」,沒有一樣事情是為了「我」。這是多麼的愚蠢呀!
仔細想想,我們剛出生時,腦中本來沒有知識學問,也沒有記憶,但是隨著後天的學習,漸漸地會辨別事物的名字、形象以及數量的多少。然後又進一步做出諸如一「這對我有沒有好處?對我好不好?」
「誰是愛我的?誰是不愛我的?」「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等價值判斷。而且在長期社會化的過程中,為了讓周遭的人所接納,也漸漸學會了抹滅自己真正的聲音,掩飾自己真正的感情,於是,口是心非久了,連自己真實的感覺都無法體會,也失去了辨別事物真相的能力。身心往往處在無法主宰、無法掌控的情況之下真正的自我,應該是能夠主宰自己,能夠差遺調配、控制自己的身心活動,自己能夠做得了主,這個オ是自我。應該要向東走,就不會往西去;能夠主宰自己的雙手去救人、助人,而不是殺人、不是打人;也能夠主宰自己的心,讓它生起慚愧心、謙虛心,而不是驕傲心、自大心。
可是我們往往易受環境影響而轉變,隨著環境而動搖,以佛教的說法,那是隨「業力」而轉。「業力」簡單的說,就是過去的無量世,一生所做的一切善、惡,在現世得到的一切結果。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變成環境的附屬品都希望做一個能夠主宰自己的人;也就是不要隨著業力而轉,這就要靠願心和願力來轉變。否則只有隨波逐流,隨著環境的「風」在轉,隨著別人的腳步起舞,成為環境的附屬品,而不是轉變環境的人盡心儘力做自己能做的。學自己應該學的,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盡量的付出,從中不斷的修正自己,這就是找回自我最好的方法。
不再空虛無奈
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下班,好像沒有什麼重心可言,內心常感覺到空洞無聊,即使是看電影、唱KTV、打保嶺球、登山、旅遊,有種種的體閑活動和娛樂,仍然沒有辦法彌補內心的空虛,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解決。
現代人的情況如此,古代人也差不多,我相信未來的人也會有這種情況。可以說這種空虛感,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有的。為什麼會空虛?什麼叫作空虛?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就會感到空虛。很多人日子一天天過,好像就是為了把肚皮餵飽,讓身體有地方住,滿足了衣食住行所需,就覺得夠了。彷佛「開門七件事」,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可是當飯吃飽了,衣服有得穿,房子有得住,也有自己的車子了,日子過得雖然不是最好,但還過得去的時候,就開始思索人生究竟還有什麼呢?
如果找不到方向和目標心中茫茫然的,空虛感就會出現了。空虛的原因,往往是無聊和無奈。像一條在茫茫大海里的船一樣,沒有盡頭也沒有方向,又沒有大風大浪的刺激好像隨便往哪邊開都是一樣,即使不動也無所謂。只是,不動時好像沒事可做,動了又覺得不是自己的方向而感到無聊,最後陷入一種茫茫然的空虛感當中.有這種空虛感的時候,無論是打保齡球看電影、喝酒、去卡拉OK、看MTV等,各種各樣刺激的娛樂,都不可能給你一種真正落實的安慰感,不過是暫時麻醉了你、刺激了你,讓你的感覺因忙著一件事情而產生移情作用一旦時間過了,空虛感又會回來,實際上內心永遠是空虛的。
另外一種情況是,當想求的求不到,希望獲得的得不到,一次一次的落空;想要努力又努力不上去,想要往上爬也爬不上去,日子就會過得非常無奈、難過曾有人跟我學佛,一開始就說:「師父,我要修行。」
我說:「好呀,你打算怎麼修行?」
他說:「我要出家。」於是,我就讓他去受戒。受了戒以後,他又天天希望開悟。偏偏開悟這件事,不容易如其所願結果,有一天他對我說:「師父,我想我不適合出家,也不適合修行。我覺得很無聊,一天到晚,一天一天的過,我是在家人的時候,也是過日子;出了家以後,也是這麼過日子。還是一樣吃飯、睡覺、上廁所。我現在覺得很無聊,我想我不適合出家,還是回家好了。」
這種人的空虛、無聊,就在於他不斷追求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東西,可是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因為永遠都有更好的東西在前面。只有追求到最後進了棺材,オ會告一段落,因為再也沒有機會了。
即使臨到死的時候,他還是會覺得空虛,因為:「要的東西還沒有追求到,怎麼就要死了?」以我個人來說,身為一個學佛的人,我覺得人生非常充實,非常踏實。為什麼?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所作所為的目的是什麼,也知道我現在接受的一切是為了什麼。一這都是因果而來的:現在所得,過去所造;未來所得,現在所作。現在我得到的就是過去的因果,而我現在的所作所為,我的努力,都是為了準備好我未來的方向。
當一個人的生命沒有目的,欠缺意義,生活便會顯得十分空虛,甚至像行屍走肉一般。我曾經說過,人生的目的是來受報、還願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則是在於奉獻,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增長福慧。如果真有這樣的體會和這樣的實踐,你的生活或生命,一定不會是空虛無奈的了!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想要了解佛教?看這一套《時間簡史》就全了
※如何越過人生的荊棘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