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長相很有趣,有一點符合歷史原貌,另一點卻貽笑大方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回,發生在劉備登場之後,姓關人物分別為劉備、關羽和張飛。原文如下: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黃巾叛亂為禍四方,劉備所在的幽州也受到波及,州郡張榜募兵。劉備在榜文前的一聲長嘆,引起了張飛的注意。一番交談之後,兩人隨即來到村店中飲酒。此時,關羽也來到店門口。三人情投意合,便在張飛的桃園結拜為兄弟,從此開始了南征北戰的艱難歲月。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文中提到的關羽之長相,叫做「相貌堂堂」,意為人的儀錶端莊帥氣,舉止大方。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說首創的一句成語。
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的長相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幼皆知。不但國人早就將其當成了歷史的真實,就連廟宇中的塑像也大都按照這些描述和故事進行雕塑。殊不知無論是關羽的長相還是三人結義的情節,都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都不是歷史的真實。
首先來說說關羽的長相。小說中描述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在這些描述中,唯一符合歷史原貌的是關羽的鬍鬚。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諸葛亮曾稱關羽為「髯公」,而東漢又以須長為美。故此,關羽「髯長二尺」這個說法還是有可能的。至於關羽的身高,在史料中並無記載,是否真的有九尺就成了一個疑問。
小說中對於關羽長相最不靠譜的說法就是「面如重棗」。所謂的「面如重棗」其實就是面色發紅。中國人都是黃皮膚,這是基本常識,關羽又怎麼可能是紅色呢?如果關羽真是這樣的膚色,按照現代醫學的解釋,這種情況大都發生在一些患有紅細胞增多症、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面部濕疹、面部脂溢性皮炎、高熱及某些藥物中毒的患者身上。若果真如此,關羽一出場就是個病人。儘管小說作者是為了突出關羽的與眾不同,但卻有點貽笑大方了。
至於說到「桃園三結義」,更是在歷史上不曾發生過。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關係的確異常親密,但並未結義為兄弟。所謂的「結義」之說是在宋元時期民間藝人虛構而出的,屬於藝術加工,而並非歷史的真實。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丁原為何被殺,不僅與董卓有關,與袁紹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敗走麥城後,關羽父子遇害,一員將領下落不明,卻有兩人奇蹟生還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