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智力不亞諸葛亮郭嘉,結果卻慘遭誅殺?或藏曹操家族一個秘密

此人智力不亞諸葛亮郭嘉,結果卻慘遭誅殺?或藏曹操家族一個秘密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創授權)

三國時期是一個英才輩出的時代,許許多多才華橫溢的人登上歷史舞台,其中不乏有絕頂聰明之人,比如諸葛亮、郭嘉等,其中有個人也屬於這類高智商之人,但他給後世的印象和口碑都不太好,此人便是楊修。

提到楊修,給絕大多數人第一形象就是個愛耍小聰敏之人,與諸葛亮、郭嘉的大智慧一比較,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畢竟《三國演義》給後世的影響實在太深遠了。

在《三國演義》中羅列了幾件事,無論是隨意曲解曹操在門上寫「活」意思,還是擅自分吃一盒酥,甚至自作聰明,散布撤兵消息,活脫脫就是一副愛出風頭嘴臉,猜忌心非常重的曹操最忌諱別人妄自揣測他的心思,因而,最終找來殺身之禍。

當然,《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家言,不足為憑。稍微對三國有所了解的人,一般對楊修之死歸結為他參與了奪嫡之爭,當曹植在最高權力接班人爭奪鬥爭中落敗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對所有參與這場政治鬥爭之人的清洗,作為失敗一方中的一員,楊修想要倖免就很難了,最終落得難逃一死的下場。

這種說法自然有一定道理,因為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曹植失勢後,圍繞在他身邊的許多人都受到了牽連,但如果說這是全部原因,恐怕不符合歷史事實。

奪嫡之爭,是曹操晚年的一件大事,其根本原因就是曹操本人對立誰為儲君這件事上態度左右搖擺,這就自然會引來許多人為了利益押注,選擇站隊,很快形成了分別以曹丕曹植兄弟倆為核心的兩大政治陣營。

面對將來的政治格局走向,在局勢尚未完全明朗之前,身在朝堂之中的每個人都是主動或被動的捲入其中,鮮有置身其外者。至於深度捲入其中的絕不止楊修一人而已,為何曹操唯獨對楊修痛下殺手,其背後的動機不得不深思。

其實奪嫡之爭,某種意義上就是曹操自己一手促成的,之所以如此,除了曹操一時間難以抉擇和取捨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想讓兒子們放手一搏,看看到底誰,真正適合接自己的班。

曹操本人兼有政治家的氣度和詩人的情感世界,從理性角度看,作為政客,曹丕更適合做接班人,但作為詩人,從感性角度,曹植的詩人情懷和曹操更加契合,所以他在兩者之間猶豫徘徊不決。

作為一個聰明人,楊修窺察了其中的奧秘,他其實也明白曹丕更適合作一名亂世之中的君主,但他依然選擇追隨曹植,其中目的就是將來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

縱觀古今歷史,凡是有詩人氣質的君主,一般難以避免自身的浪漫情懷,以至於造成政治上一團糟,甚至國破家亡,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陳後主、李後主、宋徽宗等等。

何況天下分裂之際,需要的是一個能夠終結亂世的君主,而不是一個皇帝詩人。歷史不能假設,假如曹植登基,會不會出現隨性妄為,或者大權旁落這種現象,我們不得而知,但作為一代梟雄,曹操他不能不考慮這種情況,因此,最終理性戰勝了感性,他選擇了曹丕。

而就在這個過程中,曹操也察覺了楊修的野心。楊修的身世決定了,他的所作所為,絕不僅僅代表了他個人,作為前太尉楊彪的兒子,世家大族出身,背後有著盤根錯節的利益糾纏,另外楊修沒法擺脫的一個嫌疑,就是他是袁紹的姻親。總之楊修身後的能量不可小覷。

曹操晚年對世家大族的打擊毫不手軟,無論是來自河北的崔氏還是潁川荀氏,以及孔融等,都沒有逃過一劫,因此,楊修本身在曹操看來就帶有原罪。

以上種種原因,決定了一旦曹操決心拋棄曹植,楊修的死已是必然的,至於是什麼理由和借口,已經不重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嫦娥奔月暗藏殘酷真相?天界戰神慘遭背叛,豬八戒淪為人間妖王!
魯智深堪稱水滸真英雄,結果卻慘遭林衝出賣?真相或反轉!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