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德美專家揭秘;哪七類人需要吃肉?每周吃幾次?給你個無誤差餐標

德美專家揭秘;哪七類人需要吃肉?每周吃幾次?給你個無誤差餐標

美國研究人員說,吃紅肉(豬、牛、羊肉)和加工肉類最多的人由各種原因致死的風險也最高,包括心臟病和癌等。如果人們將紅肉攝取量減少,則11%的男性和16%的女性就可以避免死亡。

那麼,人們應該每天吃多少肉呢?一般來講,成人每天食肉量應為50~100克。而營養專家認為,吃肉多少不必統一,應根據年齡、性別和勞動情況而有所區別。

在通常情況下,建議每天的吃肉量是:

1~3歲:男性女性75克

4~6歲:男性女性100克

7~10歲:男性女性120克

11~13歲:男性140克,女性130克

14~17歲:男性150克,女性140克

60~75歲的老人:男性120克,女性110克

75歲以上的老人,每天肉食不宜超過100克

根據勞動情況建議每天的吃肉量

以腦力勞動為主的成年人:男性140克,女性120克

從事輕體力勞動的成年人:男性150克,女性130克

從事中等強度的成年人:男性160克,女性140克

從事重體力勞動的成年人:男性190克,女性160克

各人的習慣和喜愛程度不同,對肉食亦可酌情有小幅度的增減。在肉食中,應包括豬、牛、羊肉、雞、鴨、鵝肉和各種魚類,而且,以雞、鴨、鵝、魚類占的比重大些,並肥瘦皆用。

午餐可多吃些肉食,早餐也該吃點肉食,晚餐要盡量少吃肉,不要在晚上大吃一頓。每周有一天只吃素,不吃肉,則更好。

因人吃肉,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奉行"素食主義",不敢吃肉。其實,肉類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和利用,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所以,一些人需要吃肉。

例如: 65~70歲的老人的肌肉開始鬆弛,而蛋白質可以延緩肌肉流失。老人如果不喜歡吃肉,可以用雞蛋或者奶製品來代替吃肉。

正在減肥的人,需要用蛋白質來提高飽腹感,因此,要吃點肉來適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孕婦和乳母,要為自己和寶寶兩人攝入營養,故應多吃點肉。

經期婦女和貧血患者也應吃肉。

貧血大多是缺乏蛋白質和鐵造成的,而這兩種營養素在肉類中都比較多。所以,貧血的人必須吃肉,最好是吃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

女性在月經期間也應該吃肉。

外傷或手術患者,供應蛋白質最好的方法還是吃肉。

以上七類人都需要吃肉,但是,有些人卻不宜吃肉。

德國專家建議,風濕病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時,應特別注意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量。雞蛋和動物內臟也應是風濕病患者嚴禁食用的食品。而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每周最多吃一到兩次。

因為,動物脂肪中含有大量容易引起關節發炎的物質,則會加重患者病情。但是,低脂牛奶、奶製品和魚肉等卻是風濕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特別是魚肉可以緩解風濕病患者由於關節腫脹帶來的疼痛感。

總之,吃肉也要因人而異,既不要完全不吃肉,也不要吃肉過多。美國專家最近的研究顯示,如果飲食中紅肉的量減到推薦量的一半,即每天42克,就可以使男性早亡人數減少近1/10,使女性早亡人數減少1/13。

然而紅肉是鐵、鋅和維生素d的一個重要來源,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孕婦和嬰兒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大人 的精彩文章:

用跑步成功減肥的人,多半用了這些「開掛」技巧!
一個長期喝蛋白質的人,後來竟然會變成這樣!

TAG:健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