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漫畫界的貓王」,美國的IP富豪,書寫漫威70年商業傳奇
他的漫威宇宙圓了20億人的英雄夢。
文/華商韜略 趙建勛
漫威電影宇宙10周年完美收官,它傳奇般的締造者卻與世長辭。
從蜘蛛俠、鋼鐵俠、黑豹,到綠巨人、X 戰警、雷神,李不僅親自創作出這一系列超級英雄,激發出公眾的無窮想像,也書寫出漫威千億商業傳奇。
【1】
斯坦·李1922年出生於紐約一個低收入猶太家庭。父親經常失業,家裡因沒錢交房租而不得不頻繁搬家。在艱難的日子中,從莎士比亞到柯南?道爾,從通俗雜誌到冒險故事片,靠著閱讀,他熬過了那段艱苦生活。
家裡窮,母親希望李快點畢業。16歲那年,李就不得不外出謀生。
那時,美國經濟尚未走出大蕭條的陰影,斯坦·李找不到工作,便進了堂表姐夫、通俗雜誌出版商馬丁·古德曼的Timely Publication公司,做了古德曼的助理。
上世紀30年代,超級英雄漫畫潮流出現。1938年6月,剛剛成立沒幾年的DC漫畫推出全球第一位超級英雄——超人,開啟超級英雄漫畫市場,改寫了美國漫畫史。1939年5月,DC又創造出世界上第一位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蝙蝠俠。
這讓當時業務陷於低潮的古德曼嗅到了商機。他決定借鑒DC漫畫的做法,用「英雄題材漫畫」吸引用戶。
1939年古德曼推出《Marvel Comics》(漫威的前身),開始涉足漫畫業。斯坦·李就是這時來到漫威的,為了謀生,他誤打誤撞進入了流行雜誌和漫畫領域。
最初,斯坦·李只是辦公室的跑腿夥計。「漫畫師要用鋼筆沾墨水,而我的工作就是確保這些墨水池是滿的;我會下去給他們拿午餐,做校對工作,為他們削好鉛筆。」李在2009年回憶道。
1940年,漫威的傳奇人物畫師傑克·科爾比和另一名編劇喬·西蒙創造了熱門角色——美國隊長。當這兩人被競爭對手挖走後,斯坦·李臨危受命,被任命為編輯。
李的創作才華開始展露。1941年,19歲的他發表了《美國隊長》系列的第三部,這成為他創作事業上的重要里程碑。
整個二戰期間,超級英雄鼓舞了民眾的士氣,美國隊長成為四海八荒第一男神,其系列作品也成為國內銷量最好的漫畫之一,每期能賣出50萬冊。
可惜好景不長。二戰結束後,英雄漫畫漸失人氣,恐怖、犯罪、愛情、西部等新題材崛起。其中的恐怖和犯罪漫畫引發了社會對漫畫的大批判,美國政府也極力宣傳漫畫會毒害美國人,還成立了漫畫審查機構。
露骨的血腥內容、道德上的模稜兩可都被刪除,同樣大量流失的,還有智性、文學影響和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很多人發現,凈化後的漫畫尤其無聊。曾經讓漫畫年銷量達到600萬的讀者群,在幾年之間減少了將近四分之三。
漫畫行業遭遇逆風,大批公司倒閉,漫威也隨之銷量銳減,喪失了發行渠道。公司不得不委託老對手DC代為發行,但有著嚴格的限制,每月只能發行8本刊物。漫威不得不大批裁員,斯坦·李本人也一度有了退出漫畫界的念頭。
【2】
1960年,低迷結束。DC漫畫復興了超級英雄題材,相繼推出閃電俠、綠燈俠以及超級英雄團隊「正義聯盟」,大獲成功。
受此啟發,斯坦·李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破傳統,創作新的超級英雄。
引導他創作的是一些私密問題:「當他們不與超級大反派戰鬥時,他們在做什麼?他們住在哪裡?他們的希望、夢想與志向是什麼?又經受過哪些挫折?」他強烈地認為,許多人都喜歡看到他們的超級英雄與常人一樣,有深度、有弱點、有缺陷。
很快,他與回歸漫威的傑克·科爾比聯手,李負責創作,科爾比負責繪畫,在1961年共同創作出了神奇四俠,銷售非常火爆。
這部漫畫也讓李學會了傾聽自己的聲音,「那是我人生的轉折點」,他曾這樣回憶。
之後,李與科爾比又合作推出了綠巨人、鋼鐵俠、雷神、X戰警,還與史蒂夫?迪特科(Steve Ditko)一起創作了奇異博士以及漫威漫畫系列最為成功的角色——蜘蛛俠,一個和普通青少年無異的超級英雄。
李的這種文學式創作方法以及對描寫英雄私人生活的渴望,給漫畫創作帶來了全新而深刻的變化。
他還擅長將故事背景放置在一種對於時下大勢與社會變遷的警覺之上,喜歡將肥皂劇、幽默、道德困局和政治揉進漫畫作品,以實現他所追求的「現實感」。
李很自謙,不認為自己對人類靈魂有著深刻認識和透徹分析。「我所知道的就是,一部好的超級英雄電影要有打鬥動作、懸念、有趣的人物、新穎的角度——這些就是人們喜歡的東西。」
作為漫畫家和編輯,斯坦·李有著嫻熟的手法,將多重故事線融匯、並行發展,在他無縫銜接的幻想世界裡,鋼鐵俠會和神奇四俠相遇,美國隊長成了奇異博士身邊一起參加婚禮的賓客。
憑藉驚人的商業頭腦,斯坦·李還推出了漫威超級英雄系列動畫——漫威宇宙,開創了漫畫英雄世界的新紀元。1963年,復仇者聯盟正式誕生(《The Avengers vol.1》),以「地球最強大超級英雄們(Earth"s Mightiest Super-Heroes)」為團隊命名。
身為一名寫手,斯坦·李驚人得高產;作為一名編輯,他同樣驚人得高效。
他曾同時監督60多部作品,在漫威宇宙的5000多個超級英雄里,80%的知名角色都是在他的親自參與下完成的。有人評價他:「沒有任何一個在世的漫畫編輯所負責的雜誌數量能與其比肩。」
李的創新挽救了漫畫書與超級英雄。因在漫畫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他被譽為美國漫畫英雄之父,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重要標誌。
2008年,斯坦·李收到了由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2011年,他又被動漫界的「奧斯卡」艾斯納獎授予終身成就獎。
【3】
1972年,50歲的斯坦·李成為漫威漫畫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隨後,他逐步退出創作,致力於經營。
1980年代初,美國漫畫市場格局變化,成年讀者漸成消費主流,漫畫的銷售方式從報攤、葯妝店分銷,演變成專門的漫畫店直銷,漫畫內容也變得更黑暗、更成熟。
兩次轉賣後,漫威公司被億萬富翁羅恩·佩雷曼(Ron Perelman)收編。這位佩雷曼先生是典型的「華爾街之狼」,在他的運作下,1991年漫威上市。隨後,漫威開始大肆擴張,除了拚命推出漫畫外,還瘋狂收購其他公司,背上了巨大的債務。
進入90年代中期,隨著消費娛樂方向的轉變,漫畫行業再次下滑,大批漫畫店破產關門,再加上投資屢次失敗,漫威面臨破產。
為了套現,漫威不得不將旗下眾多英雄角色如神奇四俠、X戰警、鋼鐵俠、綠巨人等的電影改編權賣了出去。蜘蛛俠、毒液被賣給索尼;X戰警、神奇四俠、死侍被賣給了20世紀福克斯,福克斯甚至完全擁有「變種人(Mutant)」這個詞。
因此,也可以說,漫威、福克斯、索尼這三大系列是由漫威一手創造的。
在這個過程中,漫威也失去了對角色創意的控制權,並造成了現今電影版權分散在各家、超級英雄難以組隊的局面。這就是為何觀眾無法看到同為「復聯」成員的金剛狼、蜘蛛俠與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在同一部電影中並肩作戰。
1996年,經歷合併、破產、轉賣之後重生的漫威娛樂集團成立了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開始考慮對電影的布局,尋求與好萊塢片廠的共贏模式。
即使授權給電影公司,漫威也會承擔更多的前期製作,比如甄選劇本及創作團隊,然後將主創和概念設定「打包」交付給授權方,以保證最終拍出來的電影離漫畫原始設定不會太遠。
1998年,斯坦·李助力漫威與新線影業合拍的《刀鋒戰士》獲得票房成功。隨後,他選擇離開了漫威,嘗試創立完全由自己所有的超英IP公司,但因經營不善於2000年倒閉。
【4】
進入21世紀,包括《X戰警》與《蜘蛛俠》兩個系列的漫威授權作品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漫威眼饞之餘,終於按捺不住,於2004年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開始投資電影,不再出售改編權。
2008年,由漫威投資拍攝的《鋼鐵俠1》一上映便在全球熱賣,1.4億的製作成本全球賺回5.85億。超級英雄電影的巨大發展潛力,讓漫威堅定從授權轉移至電影製作的信念,並組建了從融資到內容控制、再到發行渠道的暢通全產業鏈。
2009年,迪士尼砸下40億美元收購漫威,擁有了漫威五千多個漫畫角色的所有權。
大樹底下好乘涼,漫威開始用各個英雄的獨立電影進行布局。雷神、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被陸續搬上大銀幕,而且讓幾位主要角色以道具彩蛋或者客串的方式互為亮相,將彼此獨立的電影通過這種方式串聯起來,不失為非常明智且有創新意義的操作。
2012年漫威集結英雄,打出了王牌電影《復仇者聯盟》。漫威六大主力全部亮相,創下全球15億美元的票房佳績。
由此,漫威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好萊塢經濟模式。
漫威電影宇宙創造的「網狀敘事」,讓旗下英雄角色分階段、分批次、有計劃性地逐步遞進出現,避免了單一作品因觀眾視覺疲勞而難以長期維持的風險。
漫威的宇宙設立也讓它得以不斷推出新的英雄,讓新的英雄在老英雄的故事裡先露個臉,積攢了一定人氣後再推出獨立電影。這種方式讓漫威能夠穩定地進化,同時也帶動了遊戲授權、紀念品、主題樂園等周邊產業,大大提升了漫威的版權價值。
漫威電影也被證明是電影公司的搖錢樹。截止2018年4月,漫威超級英雄片取得了超過240億美元的全球收入,經斯坦·李之手創作出的角色具備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滲透力。
隨著作品不斷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李的漫畫在全球75個以上的國家、以25種語言印刷超過20億冊。
在每一部由他創作的漫畫電影播出後,他都能獲得版權收入,這也讓李成了美國的IP富豪。
李曾說,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粉絲,所以偶爾會在漫畫里跟超級英雄打個照面。這種習慣也從紙張投射到了銀幕。最本色的亮相是《生活大爆炸》第三季第16集,他出演謝耳朵的偶像斯坦·李。
正在熱映的電影《毒液》中,斯坦·李飾演一個遛狗的路人,這也許是他在大銀幕上留給觀眾的最後一個身影。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坐擁3.29 萬億總貨值,融創賺錢的好日子剛開始
※互聯網下半場,「中國MR教父」李驪給出全新答案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