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孩子,背後都站著這樣的父母!
01
前幾天一位媽媽發了一封郵件求助。說最近孩子總是問自己,「媽媽,你真的愛我嗎?」每天要問好幾遍,每次告訴孩子說愛。但好像一點用都沒有。
原來這位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常年在外出差,有時候還會帶隊出國。一年有一半的時間在路上,孩子就放家裡給老人帶。
在孩子出現這個情況的前幾天,家裡來了一位客人。孩子的一個姨奶奶,人特別愛說笑。所以看到孩子之後就逗孩子。
「你媽媽是不是不要你了,經常不在家。是不是給你偷偷生了一個弟弟在外邊?「
這時候孩子就馬上停下了手中的玩具看了看奶奶。奶奶趕緊說「沒有呢,姨奶奶逗你玩兒的。「
沒想到孩子當真的了,接連幾天都不高興,心事重重的樣子,然後就開始問媽媽這個問題了。
知道真相後的媽媽真的想去找老人理論一番,又礙於情面,只能忍氣吞聲。可是孩子的傷害卻是真正的。
馬上要過年了,真的希望所有的大人都能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捉弄我們的孩子。你用來解悶或者取樂的玩笑話,也許孩子焦慮,甚至會討厭媽媽,抵觸媽媽,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這樣對孩子的成長的殺傷力很大,拜託你積一點口德,做孩子真不容易!
讓孩子真正避免這種傷害,除了躲開這種「親戚「之外。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02
當愛住在孩子心頭,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
我也碰到過一次這樣的事,記得有一次在老家,我媽一個朋友逗兒子。「你爸爸說要給你生一個妹妹。「
「我喜歡妹妹「兒子說
「那你不怕妹妹搶你的玩具,不怕你爸爸去疼妹妹就不疼你了嗎?」
「我不怕,因為我爸爸說他最愛的那個孩子就是我呀!」
這時輪到大人呵呵了。在他的心裡,覺得爸爸媽媽永遠會在他的身邊,會愛著他,會保護著他。
有了這樣的守護,他離開我們也就不會焦慮吵鬧。面對捉弄也能建立一道安全防線。
父母的愛,讓孩子強大。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對周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他們通過父母的神態、眼睛、行為、語言來認識這個世界。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從父母那裡學習,自己也開始去小心翼翼地探索,形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為什麼說家庭教育重要,就是因為在生命的初始,父母的世界就是孩子的世界。
03
就像需要身體營養一樣,孩子需要心理營養:第一個心理營養:無條件的愛。
很多媽媽說,我當然愛我的孩子,甚至願意為孩子付出生命。可是到了問題出現時,馬上就變得「有條件」了。
「你這麼不乖,不要叫我媽媽」
「你還這個樣子,我就不喜歡你了。」
「你看看你們班那個誰誰誰,你能有他一半好,我也高興」
「期末考試考砸的話,這個寒假就閉門思過」
看上去好有道理,滿滿的「愛」,但是都綁著條件。
對於2歲前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滿足他們對愛的心理需求。
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孩子苛求打罵多於愛撫,會造成孩子心理問題,集中的一個表現就是為什麼這麼多的孩子會有分離焦慮。
常常是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處理好,因為要去上班跟孩子強制分開,或者躲起來偷偷溜掉。
要麼就是孩子需要一樣東西,你因為手頭忙,就不斷延遲,孩子一直沒有被滿足過。
比如孩子需要你給他遞一個杯子,你卻說要鍛煉他的獨立性。
在最初的階段,父母的情緒平和以及陪伴、加上及時滿足孩子的合理需要,就是安全感的最好來源。愛需要發聲練習。平時可以跟孩子說出自己的愛。
比如我常常跟兒子在床上玩遊戲的時候,我會假裝睡著,然後去抓他,說:「這是誰的崽崽呀?是兔子的嗎,還是大灰狼的呢?」
「是你的呀!爸爸,是我,是你的崽崽!」
然後睜開眼睛,「還真的是呀,是我最愛的寶寶,爸爸永遠愛你。」
孩子滿心地歡喜,我也每個細胞都幸福。然後一個緊緊地擁抱。
第二個心理營養:尊重。愛,就如他所願,而非如你所願。
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覺得孩子的想法幼稚就忽視,甚至嘲笑。有些東西孩子能做主就尊重孩子的選擇。
比如衣服的顏色,鞋子的款式。還有他們選擇的朋友、書本。都可以放開手讓孩子去選擇。
第三個心理營養:接納。我們誰都是不完美的,特別是成長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接納與鼓勵。
如果不留心就會讓孩子的內心種上自卑地種子。
自卑感往往深藏於我們的潛意識之中,左右著大腦的價值觀,對行為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很多人因為童年時期的一句話,就開始深深的批判自己。
接納孩子的情緒,容忍孩子的不足,永遠站在孩子的一邊。
04
你給我的愛,不僅僅溫暖我,而是讓我強大起來。這是我們想對孩子說的,也是希望孩子能感受到的。
如果你不小心傷害了孩子,那就趕緊給孩子道歉,擁抱他,說一聲「對不起,請原諒我。」
孩子內心的傷痕會撫平,而且會感覺道歉也不丟人,寬恕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孩子的人格特質在童年已經開始養成了!每個經歷過人生百味的父母都應該知道:內心的強大,才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即使遭遇逆境也能積極地微笑面對。
這就是父母之愛……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TAG:父母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