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蘇東坡:他的一生就是一部《風味人間》
從熱播的《人生一串》到最近引得無數人食指大動的《風味人間》,有關吃的話題似乎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但你可能不知道千年前,一位大文豪也曾有過相似的感嘆――口腹之慾,何窮之有?
他就是蘇東坡。
五花肉切見方,煮熟洗凈,放入砂鍋,加白糖、醬油、黃酒,微火燜酥,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旺火蒸30分鐘。
一道「東坡肉」就可以出鍋了。
這是今天「東坡肉」的諸多做法之一。在經過各種複雜到甚至有些繁瑣的步驟後,一塊塊豬肉被烹調得色如瑪瑙、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歷經千年,這道相傳為蘇東坡所創的美食,如今已發展出至少十餘種做法。
但,這些都不是蘇軾當年的「東坡肉」。
大江東去――大難不死,必有鍋粥
當年正宗的「東坡肉」怎麼做?蘇軾自己有過記載。
在鍋中放少許水,用小火煨燉,靜待豬肉慢慢煮熟。
東坡食譜 之 東坡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蘇軾《豬肉頌》
很明顯,當時的「東坡肉」不過是清水燉肉,與今天人們又蒸又煮又燉的複雜烹調完全不同。
《舌尖上的中國》說,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蘇軾大概深諳此道。雖然豬肉在北宋算不上高端食材,但這樣的烹飪方式確實不複雜。
事實上,豬肉並非當時人們食用的主要肉食,甚至是不受待見。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達官貴人不肯吃,窮人又不會烹調。
這才給蘇軾這個「吃貨」留下了創作空間。
但蘇軾又為何會用當時不受待見的豬肉做菜?
原因只有一個――窮。
故事還要從他被貶官說起。
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四十多歲的蘇軾因「烏台詩案」差點丟掉性命。在被關押一百多天後,他被貶至黃州,擔任一個毫無實權的小官。
薪俸微薄,蘇軾只能精打細算著過日子。
每個月,一家人只有四千五百錢可用。他將這些錢分成三十份,掛在屋樑上,每天用畫叉挑下其中一份用。
「價賤如泥土」的豬肉自然成了蘇軾的備選食材。
但豬肉也是肉。就蘇軾當時的經濟狀況來看,頓頓「東坡肉」也不現實。
大難不死,必有鍋粥。離開監牢的蘇軾又發明了「東坡羮」。
將白菜、蘿蔔等洗凈切碎去汁,放入煮沸的水中,再加生米、生薑。
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蘇軾卻自有一番樂趣。
東坡食譜 之 東坡羹
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一瓷?D,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D覆之……――蘇軾《東坡羹頌》
畢竟飢餓才是最好的廚師。
不思量,自難忘――吃是最好的安慰
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後,被朝廷重新啟用。但宦海沉浮難測,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蘇軾又一次被貶。
這一次他要去的是惠州。
如今的廣東惠州身處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幾個地區之一。但在宋代,嶺南已是偏遠蠻荒之地。
吃,再一次成了蘇軾人生的主題。這次他將羊蠍子納入了自己的食譜。
惠州市井每天會殺一隻羊。蘇軾是戴罪之身,不敢去爭買這僅有的羊肉,只好買那沒什麼肉的羊脊骨。
今天看來,可算是眼光毒辣。
雖然這食材在當年不值一提,但東坡家的烹飪方法甚是講究――先用水煮,再浸入酒中,撈出後點鹽少許,烤至微焦。在蘇軾口中,這似乎還有點蟹螯的味道。
東坡食譜 之 羊蠍子
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不乘熱出,則抱水不幹。漬酒中,點薄鹽炙微?魘持?。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蘇軾《與弟子由書》
單從這些「食譜」中,你或許看不出,在惠州的這幾年,是蘇軾人生的低谷。
親人漸次凋零,仕途更是晦暗。蘇軾在寫文賦詩之外,似乎就只能用美食排解自己心中的愁苦。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恰逢荔枝成熟時節,蘇東坡在荔枝林旁毫無顧忌地吃起來,全然不顧自己剛有好轉的痔瘡。
對這時的蘇軾來說,吃是最好的安慰。
即便是真的痔瘡發作,蘇軾應對的方法還是――吃。
在與表兄的往來書信中,他幾次提到困擾自己多年的痔瘡。終於有一次,無論用什麼葯也無效,「痛楚無聊兩月余」。沒有辦法,蘇軾只好斷酒、斷肉、斷鹽酢醬菜,用他的話說,只要是有滋味的美食,全都不吃了,就只吃淡面。
但作為一個「吃貨」,蘇軾當然不甘心餓著肚子。為了治病,他選擇吃茯苓餅。
先將茯苓去皮搗爛,再加蜂蜜,與黑芝麻一同下肚,味道甚美。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效果竟然不錯。
東坡食譜 之 茯苓餅
伏苓去皮,搗羅入少白蜜,為??,雜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氣力不衰,而痔漸退。――蘇軾《與程正輔書》
此心安處是吾鄉――只要味道可以延續,記憶就會一直都在
老實說,這些美味對蘇軾的仕途並沒有多大幫助。
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他再被貶至更為偏遠的海南島儋州。這樣的處罰在宋代,幾乎僅次於死刑。
真正能夠撫慰蘇軾的,還是當下的生活。一路被貶的蘇軾,從不缺少發現美食的眼光。
即便依舊貧窮,常日只能煮些青菜、蘿蔔做菜?}來吃,他還是樂觀地美其名曰「有自然之味」。
東坡食譜 之 菜?}
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蘇軾《菜羹賦》
苦中作樂的同時,「吃貨」蘇軾加緊在野生動物中尋找美味又便宜的食物。
終於,他發現了鮮美的生蚝,並探索出一套吃法。
將生蚝肉與酒一起煮,再挑選其中個頭較大的,烤熟,簡直美味。
東坡食譜 之 生蚝
肉與漿入與酒並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爾啖嚼……――蘇軾《食蚝》
他甚至還為此寫信給兒子,讓他不要公開海南生蚝的秘密,因為擔心朝中大臣知道後,會跑到海南跟他搶。
這一年的蘇軾已年過花甲,他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
被貶多年後,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朝廷大赦。次年,北歸途中的蘇軾在常州去世。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蘇軾這樣評價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今天的人將這句詩理解為,蘇軾自嘲平生到處漂泊,「功業」只是連續被貶到黃州、惠州、儋州。
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黃州惠州儋州」的經歷恰恰勾勒出蘇軾的「吃貨」形象,無處不可見蘇軾的樂觀豁達。用他自己的話說,「老饕」二字,也確可概括他的一生。
時至今日,以「東坡」冠名的美食數不勝數。這讓今天我們印象中的蘇東坡不僅是停留在課本中的大文豪,也不再是古畫中那不苟言笑的形象,還更多了一份煙火氣。
對蘇軾而言,只要味道可以延續,記憶就會一直都在。(完)
※三星宣布推出支持LTE的Chromebook Plus V2
※情緒不外露 讓人很難看穿的星座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