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虧損不斷擴大,雲服務和CDN的賣身潮要來了么?

虧損不斷擴大,雲服務和CDN的賣身潮要來了么?

文|蛋撻科技

和自然時節同腳步,如今整個TMT行業都在快步邁向寒冬。

在一級市場,進入2018年以來,市場上能夠聽到的融資信息越來越少,普華永道的MoneyTreeTM 報告就顯示,2018 年上半年,TMT 行業私募及創投投資筆數,環比減少17%,只有2096筆。普華永道中國TMT 行業主管合伙人高建斌認為今年是拐點之年,其表示,「在資金端收緊、證券市場持續走低的市場背景之下,可以看到投資人出手愈謹慎。」而在二級市場,正如高建斌說的「持續走低」,TMT行業無論是A股、港股還是美國科技股、中概股,絕大部分公司的表現都差強人意。

此外,除了少數的巨頭以及不多的細分領域的頭部玩家之外,大部分TMT公司的財報數字,都不好看。以最近公布財報的金山軟體為例,財報顯示,金山軟體第三季度營收達15.38億元,同比增長18%,不僅增速不高,而且整體虧損一下從二季度的4059萬元變成2.5億元。在金山軟體業務構成中,金山雲雖然貢獻了很大的營收,但是同樣也耗費了相當大的成本支出。

所以,管中窺豹地看,有雷軍和小米系支持的金山軟體尚且在雲服務和CDN市場如此艱難,那麼其它的中小型廠商呢?隨著寒冬的進一步深入,寒潮的進一步來襲,相信那些支撐不下去的中小雲服務和CDN廠商,都會開始尋求賣身的機會。雲服務和CDN市場的賣身潮或許要來臨了。


財報數字不夠亮眼,業務擋不住大勢和大市

對於此次金山軟體的財報,一些媒體的報道信息大致如下:金山軟體第三季度收益達15.38億元,同比增長18%。但歸屬母公司股東虧損5925萬元。實際上,5925萬隻是歸屬母公司股東的虧損金額,整個金山軟體的虧損金額應該是2.55億。對比15.38億營收來說,2.55億的虧損,佔比可真不算低。

如果橫向對比的話,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根據金山軟體財報數據顯示,在雲服務及CDN領域,也即金山雲所涵蓋的業務,其2017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68億元、3.04億元、3.58億元、4.019億元,2018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為4.189億元、4.687、6.03億元。橫向對比這7個季度的數據,環比增長率分別為13.4%、17.76%、12.3%、4%、11.9%、以及28.7%。

從這些數字里,可以看到兩方面的信息:好的一面是,金山雲的環比營收增速,從今年一季度觸底之後,似乎有一個不錯的反彈趨勢;不好的一面則是,雖然雲服務和CDN的環比營收增速反彈了,但是其在2.55億總虧損中,也似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這麼說,並非口說無憑。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金山雲2015年除稅前凈虧損為2.38億元、2016年除稅前凈虧損為5.08億元,2017年前9個月則凈虧損了6.05億元,而2018年上半年金山雲運營虧損了3.33億元……從這些數字中,不難推斷出,在第三季度財報中,金山雲一定在金山軟體的虧損中,佔據很大比例的。

值得一提的是,TMT行業,很多公司都有為了增速和市場份額,而犧牲短期利潤的情況。如果金山雲的高額虧損能夠換來市場的高速增長,當然也是不錯。可惜的是,在營收方面,媒體報道的數字為,2015年,金山雲同比增速達到了251.6%,2016年金山雲同比增速為130%,2017年金山雲同比增速為81%,到了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只有68%。雖然單純從數字上看,68%並不低,但是對比過往的增速以及為了68%的增速所付出的成本,那麼68%並不是一個太值得高興的數字。

營收數字的持續走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金山雲在雲服務和CDN領域的投入,邊際效應很可能是在逐步降低的。

雖然第三季度金山雲到底虧損了多少還不得而知,但是不妨我們從兩個維度去推測一下:從金山雲營收上看,2018年上半年,金山雲營收8.87億元,運營虧損了3.33,那麼第三季度金山雲營收6.05億,其虧損額很可能不會小;另外,從金山軟體的虧損角度看,2018年上半年虧損額為4059萬元,這其中金山雲就虧損了3.33億,那麼如今第三季度金山軟體虧損了2.55億,金山雲又會虧損多少呢?

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推測,因為金山軟體在財報中寫得很清楚了:二零一八年第三季度收益成本為人民幣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較上季度增加25%。該等增長主要是由雲服務用戶的使用量增加有關的帶寬及互聯網數據中心成本增加。而很明顯,帶寬和互聯網數據中心,都和雲服務以及CDN等業務息息相關。


過往和當下,大中小廠商各有各的「求不得」

如今雲服務和CDN市場,所面臨的困境,雖然說有大環境的原因,但是過往那種無序的、非理性的、不計成本的價格戰,無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首先,對於阿里雲、騰訊雲這樣的頭部廠商來說,雲服務和CDN市場沒有「贏家通吃」。

原本他們是想複製其在電商、支付、即時通訊、社交等2C領域的成功經驗,通過快速的價格戰,出清市場,讓整個行業達到他們心目中的「馬太效應」甚至是「贏家通吃」的格局。這也是為什麼此前阿里雲竟然會做出一年多時間降價17次的瘋狂舉動;無獨有偶,騰訊雲這邊也毫不手軟,激進到以0.01元競標廈門政務雲……

可惜的是,無論阿里雲還是騰訊雲都忽略或者有意無意的無視了,雲服務和CDN市場的「剛性成本」。不像2C的很多領域,很多成本是可以隨著用戶量的快速增加而被快速攤薄的,以CDN為例,存儲、計算、傳輸等各個環節的成本,都有非常強的剛性,而且是隨著客戶和用戶的使用量增加,而線性增加的,成本方面沒有明顯的規模優勢。

在這樣的前提下,價格戰打得越厲害,對體量和市場規模的頭部廠商的殺傷力,也就越發厲害。這其實在數據方面,也可以體現得出來。以阿里云為例,2017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29.75億元,增長為99%,虧損為1.62億元;2018年第三季度的營收為56.67億元,增長90%,虧損2.32億元。不難看出其增速是在放緩的,而虧損卻是在擴大了。

其次,對於百度雲、京東雲、金山雲、網易雲這樣的中大型廠商而言,跟風價格戰,只會拖累業績。

中型廠商的目的很好理解,就是要不斷的提高增速,擴大市場份額,不斷往頭部去衝擊。以金山云為例,數據顯示,2013年8月,金山雲拿到A輪2000萬美元融資;2015年3月,金山雲進行了B輪6666萬美元融資;2016年5月,完成C輪1億美元的融資;2017年9月開始進行D輪融資,此輪累計經過三次融資,共獲得7.2億美元。

有了資金支持的金山雲,一度也高調地參與到了價格戰之中,不僅雲產品線全線降價,CDN、雲資料庫Redis、雲伺服器的價格等,更是最大降幅分別達到了50%、60%、30%。

和阿里雲、騰訊雲進行價格血拚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金山雲的營收雖然有了同比68%的增長,但是可以預測其虧損也肯定是非常大的。而且68%的增速,跟阿里雲90%、騰訊雲100%的增速相比,顯然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體量沒有別人大,速度還跑不過人家,問題就大了。

在此,筆者不禁要問一下,雲服務和CDN領域,如果「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話,那麼這當真是一個好選擇和好生意嗎?

再次,對於小廠商而言,資本市場紅火的時候是「故事」,資本市場暗淡的時候,可能就是「事故」了。

和頭部、中大型廠商不一樣,雲服務和CDN市場的小廠商,進入這個市場,尤其進入CDN領域,本來很多人是想通過CDN做大營收,從而向資本市場講多元化、高科技、高增長的故事的,不可否認前期資本市場熱錢多的時候,確實很多小廠商都拿到了融資。但是如今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了寒冬期,加上沒完沒了的價格戰,一下子就讓小廠商陷入了既打不起價格戰,也找不到人接盤的「事故」和泥潭之中。


通往未來之路:及時止損與手起刀落

雖然當下的情況很焦灼,但是雲服務和CDN市場仍舊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情景。根據Gartner的預計,2018年、2019年、2020年,全球雲服務市場規模,將分別有望達到:3058億美元、3556億美元和4114億美元。而科智諮詢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雲計算市場深度調查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也顯示,2020年全球雲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3900億美元。就CDN來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海波透露,全球CDN市場規模,從2016年到2021年,將會取得年均30.9%的複合增長率,2019年有望達到121.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在殘酷的當下和光明的前途交相輝映下,大中小型雲服務和CDN廠商,分別該如何做呢?

第一,對於小廠商而言,積極賣身可能是一條正確之路。

這些廠商中的大部分拿到融資的錢,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事情了,在此之後,已經鮮有廠商能夠融到錢。以CDN為例,雖然如今價格沒有進一步下探的趨勢,但是仍舊保持在了「L型」的底部,而且還會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當下的低價格,對小廠商來說,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要保住市場份額,就要承受價格壓力,如果要保持現金流,又會失去市場份額。怎麼看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其實,對於這部分廠商來說,與其苦苦支撐,還不如手起刀落,積極去尋找買家。在市場還有人觀望、出手的時候,趕緊把自身賣掉,不失為一個勇敢而明智的舉動。在商言商的核心要義,是要權衡利弊,而不是感情用事,比如對這個公司我又投入多少心血啦,或者沉溺於沉沒成本中無法自拔。如果這些中小廠商都會真的這麼勇敢而明智的話,那麼未來一段時間,在雲計算和CDN領域,或許會掀起一波賣身潮。

第二,對於中大型廠商來說,「現金為王」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對於這些廠商而言,活著才是目前的第一任務。千萬不要再為了一時的增速和市場份額,而盲目的參與價格戰了。在成本剛需極為鮮明的雲服務和CDN領域,只能是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金山雲雖然積极參与了價格戰,但是在增速方面,68%的增速,仍舊比不上阿里雲的90%,以及騰訊雲的100%,反而還讓自身虧損不少。雖然,金山雲有金山軟體、小米系作為後盾,但是如果依舊是一直虧損很多的話,其可能也就未必是金山軟體的非賣品了。當然,除了金山雲,其他的中大型廠商也都一樣,要盡一切可能及時止損。

第三,至於頭部廠商,則要放棄「吃獨食」的傳統思維。

因為雲服務和CDN領域,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剛性,讓其天然的有了反壟斷、反規模的特性,在CDN領域尤其如此。試想一下,同樣是一個單位內的一定虧損,是不是體量大、規模大、市場份額大的頭部公司虧損最多。

過去大家總以為類似阿里雲、騰訊雲,都是出身豪門家大業大,殊不知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即使是阿里、騰訊這樣的豪門,餘糧也未必很多。要知道,阿里巴巴集團2018年Q3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盈利為234.53億元,同比僅增長了6.18%;而騰訊2018年Q3財報數字顯示,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經營利潤比去年同期,更是僅僅增長了4%。這些錢,要在整個集團龐大的業務體系去分配,分配到雲服務和CDN的又能有多少呢?

對於雲服務和CDN市場,胡海波預測,降價幅度持續收窄,價格戰已觸底,預計未來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變化。實際上,對阿里雲和騰訊雲這些頭部廠商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有「吃獨食」的想法,而且要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在這個點上的虧損自己可以很好的承受,而中小型廠商,仍舊難以承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結語:

無論是大廠商試圖用價格戰清場,獲取壟斷利潤;還是中型廠商講多元化、高增長的營收故事;又或者是小廠商不斷吹高估值最終成功套現離場,這些互聯網2C領域的「套路」,在雲服務和CDN領域,似乎都走不通。雲服務和CDN領域,不需要太多的套路,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做事,不斷向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最終讓商業回歸本質,僅此而已。(本文首發鈦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別被商家的概念騙了,真正的5G手機3年後才會出現
首個突圍大批量交付難題的新造車勢力,威馬汽車做對了什麼?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