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考中他當屬第一,卻被降為第二,得知原因後,他只覺得:囧

科考中他當屬第一,卻被降為第二,得知原因後,他只覺得:囧

隆慶五年(1571年),在松江府(今上海一帶)的會考中,一位年僅17歲的少年高中第二名。這本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但這位少年卻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樣興高采烈,甚至在看到榜文的時候,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與驚詫。

箇中原因,有點讓人啼笑皆非——因為這次的解元,也就是鄉試第一名,不是外人,而是他的堂侄。他和堂侄的年齡與受教育經歷非常近似,三天的考試結束後,兩人不僅一起喝酒出遊,還詳細地聊過各自答卷的內容。正是因為知根知底,所以他才這麼不服氣。他的文采遠超堂侄,不知為什麼居然名落在後?他非常氣憤,在拜見主考官的時候,便忍不住委婉地進行了詢問。主考官是當地郡守,也是進士出身,自然愛才惜才。見治下的少年秀才來詢問,也不迴避,先是大讚了少年的文章,稱其當為第一,又娓娓道來,說因為他答卷的字寫得太差,所以才被降為第二名。

需要說明的是,明清兩代的科舉考試中,對書法字體也有相應的規定。雖然明清兩代要求的字體不同,但書法也占科舉成績。

得知原委後,17歲少年的表情只能用一個字形容:囧。尷尬且狼狽的他帶著滿腹羞愧離開了郡守府。此後,他發奮臨池,苦練書法,並潛心結交了一批書林妙手,常常與書法名士在一起切磋研習。

他的家境非常一般,實際上,在中進士之前,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頓。早先考中秀才之後,他憑著這個小小的文憑,到嘉興平湖一家姓馮的人家做了教書先生。因為家裡貧窮,他平時只能穿著白布單袍,練字的紙也買得不多。由於練字成痴,他常常把紙寫完之後,猶未盡興,就在衣服上接著寫。時間長了,他的衣服、屏帷、床帳之上,都是淋漓的墨跡。

習字久了之後,他由當初的為雪落筆不工之恥而發奮練字,變為了真正的對書法藝術的痴迷和喜愛。這個曾經遭受挫折,失意後又發憤圖強的少年,就是董其昌。

有付出,必定會有收穫。萬曆十七年(1589年),34歲的董其昌終於一舉成名,以二甲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中進士,並且因為文章、書法俱佳而被選為庶吉士,進入了翰林院。庶吉士在當時被稱為「儲相」,能成為庶吉士的人都有機會成為天子重臣,從而平步青雲。可以想見,董其昌的仕途起點到底有多高。

他的書法不僅得到了明朝皇室的認可,在清朝更是被推崇備至。康熙和乾隆都非常垂青董其昌的書法,清代的應試字體更是以他的字體為標準。康熙還曾為他的墨跡題過一段很長的跋語,說他的書法「天姿迥異……非諸家所能及也」,並愛屋及烏地對繼承其衣缽的另一位書法家也青眼有加,禮遇厚待。

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但這話要是讓董其昌說,應該是:栽跟頭要趁早啊,來得太晚的話,日後的成就也不會那麼高!挫折誰都會遇到,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日後你的高度,就取決於你今日面對挫折的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漢朝撒嬌派教主,漢武帝一天不見他就不舒服,留下兩個著名段子
吳國君臣多荒唐?大臣們竟不認識皇帝,只因皇帝有這樣一個怪癖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