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狀元蘇易簡故里「鹽泉古縣」話鄉愁

狀元蘇易簡故里「鹽泉古縣」話鄉愁

原標題:狀元蘇易簡故里「鹽泉古縣」話鄉愁

狀元文化旅遊節活動

縱觀上千年歷史,在科舉制度下川人奪得全國「狀元」者寥若星辰。蘇易簡,這位祖籍「鹽泉古縣」遊仙區玉河鎮的宋代才子,是中國有科舉制度以來,綿陽境內唯一高中的狀元,而且在青年時代官至副宰相「參知政事」,其才情和清廉深得宋太宗賞識。蘇易簡母親薛太夫人,因教子有方,被宋太宗尊為「孟母第二」,奉為天下母親楷模。近日,記者來到玉河鎮,造訪蘇母墓、蘇里橋、鹽泉縣衙舊址、上方寺等文物古迹,期冀透過千年歷史風雨的變幻,探尋這裡深厚的狀元文化和蘇母文化。


李健 本報記者 陳榮 文/圖


1狀元故里悠悠千載「話鄉愁」

進入玉河鎮入場口公路,「狀元故里、鹽泉舊地」大牌坊迎面而來,接著就是1公里長的「狀元大道」環鎮公路,在玉河鎮雨台山村,建有「狀元廣場」,在玉河鎮上方寺廟內,完整地保存著蘇易簡母親墓地和墓碑。據有關史料記載,蘇易簡少年時曾在此讀書。上方寺建有一座蘇易簡塑像,深情地凝望著玉河鎮這片故土。


「蘇易簡的高祖蘇傳素,唐廣明年間護駕入蜀,因其妻將臨產,遂定居鹽泉縣(今天的玉河鎮)。明《永樂大典》卷二百四十二引《潼川志》:"蘇易簡,字太簡,本綿之鹽泉人。"遊仙區文管所所長王瑜說,蘇易簡自幼在鹽泉學館讀書,十歲能誦五經,熟詞賦。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23歲的蘇易簡中進士第一名,成為宋代四川第一個全國「狀元」,可謂少年得志。27歲時,蘇易簡即主持全國科舉考試,三次「即受詔、徑趕貢院」,並且將貢院鎖起來,開啟宋代端正考風「鎖院制」之先河。雍熙三年(986年),蘇易簡為翰林學士,撰寫《續翰林志》二卷,淳化四年(993年),蘇易簡被提升為副宰相參知政事,事業達到巔峰。


在翰林院時,宋太宗召對御酒,說:「君臣千載遇。」蘇易簡應聲答道:「忠孝一生心」。宋太宗問:「食品稱珍,何物為最?」蘇易簡回答:「物無定味、適口者珍。」蘇易簡巧思靈辯深得宋太宗賞識。


文章豈易得,鄉愁最難忘。蘇易簡父親為祖父題寫《祖司馬墓碑》墓志銘載:「上世宦於蜀,樂左綿山水奇秀,挈宗族居焉。」蘇易簡孫子蘇舜卿《父祖家傳》亦記載:「祖上遍歷名山,遇勝輒留,至左綿,尤喜其地物爽潤,遂葬親清溪,占著鹽泉居焉。」蘇氏一門數代,念念不忘玉河鎮故土鄉愁,這些文獻也為「鹽泉古縣」玉河鎮是蘇易簡狀元故里,提供了無可辯駁的佐證。


2當代蘇母教子興家「弘美德」

鑒於對蘇易簡的賞識,宋太宗親自召見蘇易簡的母親薛太夫人。《宋史·蘇易簡傳》記載:「宋太宗召薛氏(蘇母)入禁中,賜冠帔,命坐,問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蘇母)對曰:"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詩書。"宋太宗顧左右曰:"真孟母也"。」清《直隸綿州志》記載,為紀念蘇母薛太夫人,綿州當時城內亦建有《孟母坊》,尊為母儀。


「蘇易簡之所以能發奮讀書、高中狀元,進入仕途後為人正直、為官清廉,蘇母"成才先成人"的教育觀,以及以身作則垂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我們今天傳承弘揚蘇母文化的重要意義所在。」玉河鎮有關同志介紹,為了進一步傳承和發揚蘇母家風家訓,該鎮持續多年積極開展「十大蘇母」評選和表彰活動,湧現出了許多「當代蘇母」。


高懷琴和高素華兩位普通女性,就是玉河鎮2018年評選出的「十大蘇母」的代表人物。高懷琴是白廟子村五組人,這是一個三口之家,夫妻靠勤勞的雙手修起了樓房。天有不測風雲,丈夫突患重病卧床不起。重擔瞬間全部壓在了這個單薄的女人身上。但她沒有退縮,精心照顧著自己的丈夫,對邊疆當兵的兒子也是報喜不報憂,把困難和痛苦全部埋藏在自己的心裡。因為有了這位母親的全力擔當,丈夫病情得到控制,兒子在部隊安心工作,還多次立功受獎。


高素華是道碑觀村六組人,她處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上有80歲高齡慈祥的母親,下有2歲大乖巧的孫女。一兒一女,在她和丈夫的培養下都完成了大學學業,這個家庭因此被授予遊仙區「書香之家」。高素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她和丈夫常年種植耕地40餘畝,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每年農閑時,還帶著本村20餘名剩餘勞動力遠到新疆撿棉花、找收入,成為了村裡群眾致富的領頭人。


3史海鉤沉古鹽泉縣考古「埋伏筆」

「唐初,玉河鎮上方寺村一帶發現鹽滷,這對於古代地方政府意味可觀的稅源,於是設置鹽泉縣。北宋《太平寰宇記》載:以地有鹽井,明得以采漉,為四方賈售之地,蜀都賦雲,家有鹽泉之井,取此為名。鹽泉縣存在多少年?《舊唐書·地理志》載:鹽泉縣,唐武德三年分魏城置地。至元二十年被裁撤,歷時700多年。建國初,四川考古隊到鹽泉縣所在地上方寺村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唐宋時期引流鹽滷的陶制瓦筒、管道等物。至今該村還保留了衙門口、獅子壩、火燒坪、古井洞等古地名。」綿陽市方誌專家王志強介紹。


王志強多次到上方寺考證,曾在寺廟廢墟中發現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新建金剛記》宋碑一通,上刻「綿州鹽泉縣……」等字,證明玉河鎮就是古鹽泉縣故地。


「這塊宋碑的發現,對於我們研究綿陽市境歷史上的行政區劃和佛教活動、社會習俗等提供了很好的史料,為確定古鹽泉縣縣治在今天的地理位置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印證了清同治《直隸綿州志》所載:"上方寺……山下隔溪即古鹽泉縣廢址"的真實性。而且碑文字體工整秀麗,點畫圓潤,對研究宋代書法藝術有一定的價值。」王志強說,玉河鎮曾經是700餘年縣治所在地,當年富甲一方,一代唐宋古城灰飛煙滅,變成了阡陌縱橫的農家山坳,但是,隨著鹽泉縣被裁撤,其地處偏僻,工業開發的基建工程較少,因此有可能保存下來較多的文物古迹,為我們進一步考古埋下了「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綿陽日報數字報 的精彩文章:

揭秘隱藏在戰爭背後的傳奇隊伍

TAG:綿陽日報數字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