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官至兩江總督,深得康熙信任,卻因母親的5個字被處死

此人官至兩江總督,深得康熙信任,卻因母親的5個字被處死

原標題:此人官至兩江總督,深得康熙信任,卻因母親的5個字被處死


清朝兩江總督很不簡單,官銜為從一品,權力更是在巡撫之上,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如此重要的職位,非皇帝信任之人不能擔任,晚清的李鴻章、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曾當過兩江總督。康熙年間,兩江總督噶禮,可以說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卻因母親的5個字被處死。


噶禮滿洲正紅旗人,曾祖父當年跟著努爾哈赤征戰四方,立下不少戰功,擠進「議政五大臣」之列。滿清入關以後,沒有忘記噶禮先祖的功勞,所以對噶禮和族人加官進爵。一開始,噶禮在朝中並不起眼,甚至可以說默默無聞,僅為吏部普通官吏。


公元1696年,噶禮迎來人生之中的轉折點,仕途從此一帆風順。當時葛爾丹越來越囂張,不把大清放在眼裡,康熙決定教訓一下噶爾丹,於是親率大軍征討,儘管噶禮沒有跟隨皇帝一起到前線,卻負責糧餉運輸事宜。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噶禮為了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工作十分賣力,督促手下日夜趕路,提前把糧草運到軍營,超額完成康熙交給他的任務。以噶禮當時官職,基本沒有機會見到皇帝,但康熙對噶禮辦事能力非常欣賞,破例召見了他,並且給予嘉獎。

此後一年多時間內,噶禮連升好幾級,很快成為內閣大學士,而後又被派往山西擔任巡撫。噶禮的確有過人之處,否則康熙不可能對他如此重用,但他本性貪婪,將數十萬兩白銀據為己有,還對屬下放任不管、包庇,誣陷跟他意見不合或有過節的大臣。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隨著噶禮越來越過分,其罪狀被呈送到康熙面前,康熙本打算問罪於他,不過最終沒下得了手,也許認為噶禮可以改過自新。康熙的仁慈,並沒有讓噶禮有所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尤其升遷為兩江總督之後,胃口也越來越大。


公元1710年,發生科舉舞弊案,康熙下旨徹查此事,結果查到噶禮頭上,按照清朝律法,噶禮想上人頭是保不住了。但是,康熙只是撤去他總督的職位,並未狠下心來將他問斬。四年後,噶禮的母親來到京城,向康熙狀告兒子噶禮不孝,還說了「欲以毒弒母」5個字。


原來,噶禮的妻子非常潑辣,對婆婆一直不好,噶禮不僅沒有勸說妻子,反而對她言聽計從,居然準備在食物中下毒,將年邁的母親毒死,簡直令人髮指。聽說此事後,康熙氣得直發抖,說道:「其母尚恥其行,其罪不容誅矣。」就這樣,罪有應得的噶禮被凌遲處死。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六十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007 的精彩文章:

唐代一位不出名的詩人,提筆寫出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古代郎中寫下一副對聯,上聯:但願世間人無病!下聯更經典

TAG:史學界的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