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荷蘭是自行車大國,為何大家騎車都不戴安全帽?「背後原因」超先進、看了實在羨慕!

荷蘭是自行車大國,為何大家騎車都不戴安全帽?「背後原因」超先進、看了實在羨慕!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從事跨國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震驚!作為發達國家的荷蘭,人民出行竟然大多騎自行車,這究竟是經濟水平不足夠,還是因為什麼別的原因。

自行車為何跟荷蘭的聯繫如此密切,接下來小編就來帶你走進自行車大國——荷蘭。

為何身為自行車大國的荷蘭,人民騎車卻都不戴安全帽?這並非是政府的宣傳工作沒做好。騎車不用戴頭盔的秘密,在於荷蘭先進的的自行車友善文化。

騎自行車前戴頭盔,這是最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識吧?但荷蘭作為自行車大國,國民日常大多以自行車代步,竟然只有不足 0.5% 的人配戴頭盔,但是這絕非缺乏教育導致的。騎車不用戴頭盔的秘密,在於荷蘭的自行車友善文化,從遍布全國的自行車走廊配套、到約定俗成的駕駛習慣,這些使自行車成為安全的代步工具,市民不用獨力承擔安全責任。

不願開車?荷蘭市民為騎自行車集體發聲

荷蘭之所以成為自行車友善國家,其實是經過漫長的抗爭得來的。以大城市鹿特丹(Rotterdam)為例,經過二戰的戰火摧殘,整座中世紀古城被夷為平地,戰後的重建,奉行現代主義原則,規劃以汽車優先,市民集中居住在市郊,每日駕車往來市中心工作。

荷蘭自行車專用路面通常塗上紅色,以資識別。

然而,鹿特丹市民開始意識到,這種城市空間安排,並非是自己所想要的,街道不再適合步行或騎自行車,甚至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有些不太方便,交通意外死亡率高漲。同類問題也出現在荷蘭其他城市,到了 1970 年代,主流聲音開始反對之前的,繼續以汽車主導的城市規劃。每個城市的抗爭成果各有不同,鹿特丹算是比較成功的案例,改划了部分空間,作其他交通用途。

這意味著,假如當初居民欠缺集體抗爭的意志、政治家及規劃師缺乏前瞻遠見,荷蘭都不可能成為今天的自行車大國。

專設自行車高速公路,讓你騎車走遍全國

如今荷蘭的自行車基建十分完備,道路設計有一套既定準則。在城市當中,行車道路的車速,如果超過指定上限,道路便需要划出自行車專用通道,通過混凝土、草地、植物或防撞柱進行保護,路面塗上容易識別的紅色;汽車與自行車共用的路面,車流量通常有限,路面也有減速帶、圈畫的行人斑馬線等,令駕駛者明顯意識到,這段是屬於行人和自行車的路段,因此會格外小心。

格羅寧根(Groningen)是荷蘭自行車使用率最高城市之一,當地最近在試行新交通規則,個別十字路口,除了普通紅綠燈以外,還額外增設「自行車專用」訊號燈,汽車必須停車等候,措施令道路使用更加平等。

市郊的自行車專用迴旋處,避免與汽車爭路的意外。

荷蘭在數十年間還鋪設了自行車走廊,至今已經遍布全國各地,你可以利用自行車前往任何城市,甚至游遍整個荷蘭。比如 RijnWaalpad 就是自行車高速公路之一,連接阿納姆(Arnhem)與尼美根(Nijmegen),全長 14 至 15 公里,沿途沒有任何交通燈或障礙物,可以暢通無阻抵達目的地。

騎車從娃娃抓起,學會騎車是種榮譽

荷蘭人的自行車習慣是從小培養的,雖然政府沒有強制要求學習,但是絕大多數學校都有自行車技術課程,學生到 10 至 11 歲便會接受訓練,11 至 12 歲就能通過交通規例筆試,再另設道路考試。推廣自行車使用的組織 Fietsersbond ,也會協助各地學生用自行車認識社區,在道路上實習如何發出訊號,在何處停車等候等知識。

學生成功通過道路考試可得到證書,上面簡單寫著:「我成功通過自行車技能課程,現在可以負責任地,騎自行車穿梭在我的城市。」於是乎,自行車普遍成為學生上學的交通工具,如此也可以理解,為何如今荷蘭有近乎 80% 人口,每星期最少騎自行車一次。

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自行車停車場。

自行車才是交通王者,鐵路部門也讓道

荷蘭的自行車文化,同樣得力於公共鐵路部門推廣,車站門外都有大型自行車場,方便乘客用自行車往返車站,當局也提供相應的套票選擇。因此有多達 50% 的公共交通乘客,都是先騎自行車出門,到車站再轉車。在推廣自行車使用的同時,也變相鼓勵大家,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荷蘭兩大鐵路部門 Nederlandse Spoorwegen 與 ProRail 又引入租借自行車系統 OV-Fiets,任何人只要手持電子支付卡 OV-chipkaart,即相當於中國的自行車租借卡,便可以租借站外的自行車,每 24 小時費用 3.5 歐元(約 24.6 人民幣)。當局的調查發現,計劃成功令自行車逐步取代汽車,但由於自行車供應追不上需求,計劃也到達了瓶頸。

安全是所有人的責任

各種方便的配套,使得騎自行車彷彿外出步行般隨意,駕駛者尊重自行車使用道路的權利,路上自行車也通常以定速行駛,所以男女老幼騎自行車時,根本不會想到配戴頭盔。現在荷蘭只有 0.5%的 市民,騎自行車時會戴頭盔,相當於每 200 人只有 1 人戴頭盔,這些例外的少數,通常都是職業自行車手。

當很多發達地區居民,都養成了騎自行車戴頭盔的習慣,就像駕車時要戴安全帶般平常,荷蘭卻不認為確保安全,是市民要獨力承擔的責任。改變以汽車為主導的道路規劃、完備的自行車基建,加上尊重自行車使用者的駕駛意識,正是荷蘭為市民所提供的最佳保護。

然而,中國不具備這種自行車友善文化,騎自行車戴頭盔,還是唯一保命的辦法,不僅如此,作為一個騎手,恐怕護膝護腕護肘一個都少不了,中國道路上的各種外賣小車,實在令人防不勝防。不過中國的地鐵實力也是全世界頂尖水平,大大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情況,讓路面上的交通不在擁堵,也算是各有各的優點吧。

編輯:萬徑 格式:黃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