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專程到杞國求夏禮?
原標題:孔子為什麼專程到杞國求夏禮?
(作者:趙輝)杞國,是周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由華夏族所建立,第一任國君為東婁公,是大禹的直系後裔。周武王滅亡商朝之後,尋找夏朝開國君主禹的後裔,結果找到了東婁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夏朝君主的祭祀。杞國王族出自華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杞國在周初分封於河南杞縣,西周懿王前遷入山東,因捲入叛亂被周王朝遷置新泰、寧陽一帶,直至春秋早期。因受四鄰覬覦,杞國滅淳于遷都取地。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國遷都緣陵。春秋中期偏晚階段,晉國為杞修城。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遷徙到魯國北部一帶。
自杞東婁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史記》之《陳杞世家》記載:「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當周厲王時。謀娶公生武公。」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國亡於楚國,其地盡歸楚國。
杞國雖小,但有其重要意義,那就是杞國人是夏朝王室的後裔,存有夏禮,因此孔子曾為考察夏朝之禮而到訪杞國。但是由於杞國文獻大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夏朝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殷朝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這就是《論語·八佾》記載的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那麼,為什麼孔子要專程前往當時魯國北的杞國考察夏朝之禮呢?
孔子是中國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一生致力於周禮的恢復與復興。而周禮的來源為夏朝之禮,周公開國定禮樂時,特意前往夏朝國都的塗山地區採風,是為《詩經》中的「周南」「召南」。《呂氏春秋》之《季夏紀第六》中記載: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因此,孔子要恢復周禮,前往夏禮的傳承者杞國,考察夏禮的本源,恢復上古的禮儀,是一個嚴謹的思想家,探究源泉、刨根問底必須要做的工作。
杞國的國君東婁公是周朝為恢復禮制,傳承夏朝先進的文化,在東方的夏朝故都尋找的大禹的直系後裔。因其是從東方夏朝故都遷居到西部的河南杞縣傳承夏朝國祚,故稱為東婁公。而東婁公的兒子,在杞國生活、長大、繼承杞國君位,所以稱為西婁公。如果東婁公是從杞國西部的二里頭遷居而來,稱為東婁公的話,就極不合理,違反常規;而在東部即位的西婁公稱謂也是如此。因此,通過杞國位置和東婁公與西婁公的稱謂,完全可以排除杞國西部的以洛陽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夏文化遺址,為夏朝國都的可能性;而四方湖畔的安徽省懷遠縣古城遺址,與杞國的東婁公故鄉極為吻合,是夏朝國都遺址考古確立的不二選擇。
雖然周武王時封杞,拜為列國,待為上公,禮遇極隆。但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室衰落,杞國封號逐漸遭貶,在《春秋》等史書中,杞國國君時而被稱為「杞候」、時而被稱為「杞伯」,甚至被稱為「杞子」。杞國在周邊諸侯國排斥、擠壓下,杞國被迫遷入山東,國址是一遷再遷,成為諸侯國中的一個獨特現象:國在、人在卻居無定所。這是因為杞國是周朝傳承夏禮的象徵,只要周天子還被認可,杞國就不能被消亡,只能被周圍列強驅趕,自尋棲身之地,遷往偏遠之地,遠離是非、富饒之地。這就是杞國在周朝後期的生存境遇。
有人一定會質疑,杞國是從夏朝故都而來到封地河南杞地,在杞國杞地生存不下去時,為什麼不東遷回筆者確認的懷遠古城夏朝故都呢?回到東婁公的族輩土地故鄉故國呢?
這是因為夏朝故都已經分封給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的後裔,建立了向國,成為向國的封地。周公為統一周朝治國理念,建立周禮學習重啟夏禮時,才在夏朝故都尋找到東婁公。為視尊重夏禮,為大禹後裔封邦建國,只能另擇它地,使得東婁公來到了河南杞地建立了杞國。因東婁公在杞地為外來族群,受到周邊諸侯國的排擠,就在情理之中。而大禹後裔東婁公為夏禮的傳承者,非周朝的建國功臣,在周朝雖名譽上得到周天子的尊重,但無實權與實力,在長期周圍列強的排擠下,只能遠走他鄉去覓得生存之地。但故鄉夏朝故都是不可能回去了,那已經是諸侯國向國的封地了。春秋向國是詩祖尹吉甫工作生活的地方,是大部分《詩經》作品的創作地,其中《殷武》詩句「天命多辟,設都於禹之績」,不僅表明向國是《詩經》之鄉,也是大禹奠定的夏朝國都。
被歷代學者認定的「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的結論或觀點,也是個值得商榷的地方。被解釋為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都是實行將夏朝國家的後裔封到夷民所在的地區做諸侯國國君,以此擴大三朝的統治地盤。「夏君夷民」這對夏朝時期還能說的過去,但對商朝和周朝就完全說不過去了。商君就是商君、周君就是周君,後兩朝的國君後裔怎麼還能借用夏君的名義來代替商朝與周朝天子的地位?任何理由對商朝與周朝「夏君夷民」的解釋都是說不過去的。「夏君夷民」的現象出現,只是一種可能,就是夏朝的國君為夷民,夏朝的國君為東夷部落地區人士。夏朝與華夏產生於東夷地區,所有自認夏族與華夏後裔的諸侯國,實際都來源於東夷地區。這才是商、周以後在諸侯國中出現的「夏君夷民」現象的真實含義。而杞國正是「夏君夷民」現象的典型代表。
綜上所述,夏朝的歷史不僅是中華文明史上的真實存在,而且是中華禮儀集大成的周禮來源與源泉,華夏文明與中華文明是有歷史傳承性的文明發展過程。否定了夏朝,就是否定了華夏,就是否定了中華文明;沒有了夏朝也就沒有了華夏,也就沒有了華夏文明與中華文明。儒家與道家思想都來源於周禮,周禮來源於夏禮;夏朝發展的文明不僅被歷史低估,而且被遺失與誤導,夏朝國都的早日確立,是破解華夏文明發展過程的重中之重。(作者:趙輝)
TAG:詩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