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後一任權相,皇帝將其誅滅九族後廢除了丞相制度

歷史上最後一任權相,皇帝將其誅滅九族後廢除了丞相制度

在中國古代,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在歷朝歷代名稱雖不盡相同,但都是作為幫助君主處理政事的最高職務。自春秋時期開始,此官職共沿襲一千五百年左右。而在明初之時,歷史上最後一任掌有實權的丞相因謀反罪名被皇帝誅殺九族,並牽連數萬臣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在古代,出現過許多名垂千古的賢相,如春秋時期的管仲、東漢末年的諸葛亮等。這些留下美名之人無一例外都是一心為國,幫助君主排憂解難的忠臣,沒有辜負君主對他們的信任。相對應的,也出現過許多諸如趙高、司馬懿這樣權傾朝野,鉗制君主欺上瞞下的丞相。所以,丞相這一職務一直以來都是皇帝眼中的「雙刃劍」,一方面需要丞相幫助處理政事,另一方面又要提防宰相是否會出現野心。

而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擁有實權的丞相名叫胡惟庸,此人在朱元璋發跡前期就加入其隊伍,在處理內政方面極有天賦。後來,胡惟庸作為明朝開國重臣,加上有同鄉李善長的極力推薦,在洪武十年升遷至左丞相之位,深受朱元璋信任。

然而,大權在握的胡惟庸漸漸專斷跋扈,有些官員任免的大事竟然不稟告朱元璋直接處理,許多彈劾胡惟庸的奏章被他私自扣留,並且在朝中排除異己,針對報復與自己有矛盾的官員,與李善長等人結黨營私。因為早年間劉伯溫曾勸告朱元璋不要立胡惟庸為丞相,胡惟庸一直懷恨在心,《明史》上記載他假意在劉伯溫患病時送葯,將劉伯溫毒死。

後來,胡惟庸心中更是有了不臣之心,與御史中丞塗節等人商議,想要與國外勢力聯合造反(後世學者有爭議)。洪武十二年,有小國前來進貢,胡惟庸並未將此事告知朱元璋,朱元璋後來經過宦官提醒,認為胡惟庸等官員失職,將胡惟庸關入牢獄調查。不久後,塗節將胡惟庸意圖謀反之事上報,朱元璋勃然大怒要求徹查胡惟庸黨羽,整個朝廷內部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三萬多人因此被牽連誅殺,胡惟庸更是被誅滅九族。

胡惟庸死後,朱元璋深感丞相這一職務權勢過大,就此將沿襲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廢除,並要求後世子孫永不設置。但是,有後世學者認為,胡惟庸謀反之事疑點重重,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為加強皇權而做出的「政治清洗」。你對此是如何看待的?請到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柴達木·黑枸杞

¥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長最長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嬪妃歸鄉時遇見一士兵,非要嫁給他,後來士兵竟成開國皇帝
此7000斤玉器曾被道士用作腌菜,如今成中國鎮國玉器之首

TAG:最長最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