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這些,佛教徒單靠合掌祈禱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攝類學》分為小理路、中理路、大理路、因類學(因明)、心類學五個部分。
修行人要解脫或成佛,智慧很重要,而不同階段的方便(方法)也很重要,例如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一階段的方法都有變化,這就稱為「道次第」,或如《廣論》中《現觀莊嚴論》口訣所說的「廣行次第」。
智慧和方便(亦即深見與廣行)是修行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我們平常所說的五部大論,是屬於中觀與波羅密,其中波羅密(「到彼岸」之義)就是講的次第,所以我們學習《現觀莊嚴論》,就是學「波羅密」(梵文稱為「帕繞米達」),也就是廣行的方面。
深見(智慧)不會一直變化,但廣行(方便)卻一直變化,所以道次第是以廣行為主。
五部大論中,講述中觀的主要論典是《入中論》和《中觀根本論》(作為補充的有《六十理論》、《七十空性論》等等),講述方便(廣行)的主要論典是《現觀莊嚴論》(作為補充的有《阿毗達摩集論》以及彌勒佛的《寶性論》、《經莊嚴論》等等)。
另外,五部大論中還有講述戒律(身語意以及外面的環境)論典以及大小乘共稱的《俱舍論》。而在學習以上四種之前,必須先學習邏輯,這就是因明,也就是陳那和法稱所著的《釋量論》等。
三大寺學習五部大論的順序,首先是邏輯(因明),接著才真正進入佛法的學習。
如果年齡大的,可直接進入戒律的學習;如果是年輕僧眾,因為在二十歲之前不能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也不可以看相關的書,所以先學廣行和深見,也就是以《現觀莊嚴論》為主並補充其他論典的整個道次第,以及以《入中論》和《中觀根本論》為主並補充其他論典的中觀(空性)見解。
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可以受戒並學習戒律論典。接著是讀兩到四年的《俱舍論》,然後在差不多二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可以畢業了。
為什麼把《俱舍論》放在後面學?因為如果大乘的見解不堅固的情況下,會被《俱舍論》中很多不對的小乘見解所染污而形成障礙。另外,一般是先學習《釋量論》的主要部分,之後在學習《現觀莊嚴論》以及《中論》的過程中,每年再花一兩個月來讀《釋量論》,大約有十六七年皆是如此,這樣可以保持邏輯不會忘失。
如果除了道次第之外,其他的沒有學習,那就不牢靠,只是表面懂而已,這就是道次第與五部大論的關係。
在沒有進入系統學習之前,三大寺會要求用三年時間學習兩方面的基礎課,一是《釋量論》邏輯方面的基本課,這就是《攝類學》;一是《現觀莊嚴論》的廣行次第以及中觀的深見智慧的基礎課,也就是《般若八事七十義》與《宗義建立》(或《宗義寶鬘》)。
這兩個基礎課很重要,例如《攝類學》是把法稱論師的七部論典攝為一體,這與陳那和法稱論師著作裡面的很多關鍵道理已經連在一起;同樣的,學習《般若八事七十義》與《宗義建立》之後,也就掌握了道次第和中觀的關鍵點。學習這些之後,對名相、定義能夠準確地掌握,就有了正確的判斷標準。
有了小理路、中理路、大理路、因類學(因明)、心類學的基礎之後,就有能力辨析量論,是進入《釋量論》的鑰匙。
《釋量論》簡稱《量論》,「量論」是指能量,非所量(「量」是指可靠、正確、可依賴之義)。世尊所講的一切經典都是所量論典,我們是以量論的邏輯標準去成立世尊所講論典是真正的量語(有量士夫、量語、量思三種)。
雖然我們不一定要與別人辯論,但我們有必要跟自己的煩惱辯論,否則任由我們如何祈求(法王最近在澳大利亞就說過,兩千六百多年前,很多佛教徒天天合掌叩拜,還是不能解決啊),煩惱都永遠戰勝我們。
世尊說過,他無法將我們的煩惱拿走,我們內心的煩惱必須由自己面對,必須由自己內心開智慧來解決。如何開智慧?要有邏輯,看到煩惱的各種想法並一一與其辯論,使其無法贏過我們。
如何運用邏輯?例如我們往往將「是」與「必定是」(「肯定」)混在一起,實際上有很多沒有周遍的方面。
字面的意思和裡面的含義是兩碼事,有很大的距離,佛法更重視裡面的東西。三大寺有一些格西連自己的名字都寫得不準確,但卻很有邏輯性,與人溝通和做事情的能力都很超群,五部大論的道理都很通透。
於此相反,有些人文字很優秀,但裡面的道理什麼都不懂。現在有些人學藏文,到處查字典,殊不知字典上很多解釋都是膚淺或有偏差的,很多佛法的意義在字典上根本找不到。
《攝類學》裡面還講到很多佛教用的基本名相的標準,例如《百法明門論》不一定能明白百法,反而《攝類學》才能真正明白,因為只講名相而沒有定義的標準,沒有標準就不會明白。
以「菩提心」來說,「心」是什麼意思?「心」的定義是什麼?必須準確抓住。這些都要靠邏輯的成立。
※眾生造惡墮地獄,都來自「我喜不喜歡」的驅動
※對修行人來說,內心沒點「負能量」不叫健康的心理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