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方太集團:怎樣培養接班人?讓他上前線!

方太集團:怎樣培養接班人?讓他上前線!

茅理翔和茅忠群是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上陣父子兵」的典範。和很多家族企業第二代面臨的交接班問題不同,茅氏兩代人不是繼承或者「守業」,而是一起創業。但是茅氏父子這對傳承典範,卻是在無數次狹路相逢的爭吵中,錘鍊出來的。

圖為茅理翔和茅忠群(來自網路)


約法三章,父子合夥

1994年,茅理翔創辦的「飛翔牌」電子點火槍這一年全球銷量第一,產品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反響很好;但因為電子點火槍門檻比較低,一下子跳出來30多家仿製者,大家都沒有品牌,也都沒有核心技術,那就只好打價格戰,結果電子點火槍從1.2美元一下子降到0.3美元。

茅理翔意識到點火槍行業魚龍混雜、價格戰升級的情況一時半會很難結束,並且沒有很好的應對措施,於是他決定轉行。正好這一年, 兒子茅忠群從上海交大研究生畢業,於是茅理翔說服兒子茅忠群回家鄉慈溪一同研發新的產品,想辦法第二次創業。1994年,茅理翔要茅忠群回家共同二次創業,但茅忠群沒有一口答應,而是默默做了三個月的調研。

圖為茅忠群(來自網路)

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觀察父親的企業,發現了很多問題。為了避免新的創業重蹈覆轍,茅忠群跟父親提出,要想讓他回公司,得先答應他三個條件:第一,必須跳出原有的「飛翔」品牌,另外成立一個獨立的品牌;第二,另起爐灶,新公司的人員不能用老員工,也不能用親戚;第三,關於方太方向性的決策,要由茅忠群說了算。

茅理翔急著讓兒子回來,於是一口答應,但很快,倆人就吵架了。

父子較量,「理」字勝

說到茅氏父子的兩次吵架,均與新項目有關。但兩次較量,終是兒子更勝一籌。

第一次是關於新項目的爭論。當時茅理翔提出來搞微波爐,但兒子茅忠群卻堅持做吸油煙機,並且提出了他經過大半年市場調查得出的三個無懈可擊的理由:第一,在當時吸油煙機是家庭必需品,而微波爐可有可無;第二,微波爐已有洋品牌佔領了市場,而洋品牌的油煙機因為烹飪習慣的不同,在中國水土不服,國產吸油煙機又都為國外產品的山寨貨,高品質油煙機市場前景巨大。第三,現有的油煙機都在忙著打價格戰,高端市場還是一片空白。

工科出身的茅忠群細緻嚴謹,把一份完整的書面報告遞到茅理翔面前,茅理翔心悅誠服,尊重了兒子的堅持。

圖為茅忠群(來自網路)

第二次是關於品牌名的爭論。茅理翔想沿用「飛翔」的名字,除了已有一定知名度,還蘊含著父親對女兒的感激之情。但茅忠群卻認為要用當時家喻戶曉的香港節目《方太美食》主持人的名字「方太」——「方便太太」,怎麼聯想都是和廚房相關,而且筆畫簡單、朗朗上口,非常好傳播。

這次分歧父子倆態度都很強硬,僵持了整整三個月互不相讓。其實茅理翔內心覺得兒子說得有道理,但感情上過不去,最後聰明的茅夫人出面遞了台階,茅理翔再次做出了讓步。


兒子「衝鋒」,老子「救火」

實踐證明茅忠群的選擇不錯,幫助方太在廚電行業站穩了腳跟。而要掌管這個大企業,年輕的茅忠群還差點火候。為了讓茅忠群更好的接班,茅理翔為兒子量身制定了「三三制原則」,即「帶三年、幫三年、看三年」。

也就是在這九年中,茅理翔也有了幾個新的角色:緩衝器、救火隊員,「白臉惡人」。為了讓兒子更好地掌權,茅理翔自動調整角色,讓兒子出面搞企業管理和產品研發,自己只起到輔助的作用。而在茅忠群提出的「不任用親戚」的問題上,茅理翔也是主動唱起了白臉。

圖為茅理翔(來自網路)

創業前期,茅氏父子有著諸多爭端,但父子相逢,創新者勝,誰有道理聽誰的。而在「傳承」上,茅理翔甘願做緩衝器和救火隊員,並且把得罪人的活攬在自己頭上,說到底,父子相逢,兒子才是不變的勝利者。

低價混戰的市場,方太堅守高端為何能「贏」?「半部論語」何以「治」出國際大企業?以創代承,上陣父子兵如何唱好「紅白臉」?更多精彩內容登錄喜馬拉雅搜索《四十年十四個家族》專輯收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剁手的雙十一是怎麼「忽悠」來的?
寧買設備,不辦培訓?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