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核司令」程開甲去世!一生為國鑄盾,映照百年風雲!

中國「核司令」程開甲去世!一生為國鑄盾,映照百年風雲!

2018年11月17日上午,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7年「八一勳章」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程開甲於北京病逝,享年101歲。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祖國愛的深沉!程開甲曾說:「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1937年,19歲的程開甲走入了浙江大學的校門,攻讀物理。風雨飄搖的中國,並沒有給這個年輕人安逸的學習環境,在浙江大學就讀的四年中,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學校搬了7個地方,被稱為「流亡中的大學」。畢業後程開甲留浙江大學物理系任助教,並開始鑽研相對論和基本粒子。

1944年,程開甲完成了題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個質子質量的介子》的論文,英國學者李約瑟親自對其修改送狄拉克,狄拉克「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的回信使文章終未發表。但是之後外國人一個重要實驗獲得了1979年度諾貝爾獎,其測得的新粒子質量與程開甲當年的計算值基本一致。

1946年,程開甲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成為物理學大師波恩教授的學生。

1950年,程開甲婉拒導師玻恩的挽留,放棄英國的優厚待遇和研究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回到浙江大學物理系。

1958年,程開甲改變專業,與施士元一起創建南京大學核物理教研室,又接受任務創建江蘇省原子能研究所。程開甲帶領幾個年輕教師研製出一台雙聚焦β譜儀,成功地測量了一些元素的電子衰變能譜。接著又研製出一台直線加速器。

1959年,程開甲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固體物理學》專著。該書對中國固體物理的教學與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年,程開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長,參加搞原子彈的研製,分管狀態方程理論研究和爆轟物理研究兩大塊工作,之後藏身羅布泊22年,成為中國的「核司令」!

1960年,蘇聯專家突然撤走,中國的核武器研究全面陷入巨大困難中。依靠算盤、計算尺和僅有的手搖計算器,程開甲在國內首次估算出,原子彈爆炸時彈心的壓力和溫度,為原子彈的總體力學計算提供了依據。

1962年,核試驗正式提上日程。之後短短兩年里,程開甲召開了近兩百次任務會,制定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總體方案。程開甲提出的「百米高塔爆炸方式」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1964年4月,程開甲進入死亡之海羅布泊腹地的,中國核試驗基地——馬蘭。至此,第一顆原子彈的總裝戰役全面打響了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核爆炸成功。

1969年9月23日中國首次地下核試驗成功。

從1962年籌建核武器試驗研究所到1984年離開核試驗基。22年里,程開甲一直堅守在羅布泊,先後主持了30多次各種類型的核武器試驗。

這位身份高度保密的中國「核司令」一次又一次地震驚世界!

1999年9月18日,國家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直到這一刻,隱姓埋名了40年,為核武器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核司令」才第一次走進了公眾視野!

2013年,95歲高齡的程開甲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榮譽證書。

2017年,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習主席親自將「八一勳章」頒授給99歲的程開甲。

2018年11月17日,百歲院士,中國「核司令」程開甲在北京與世長辭。

一個人因為心中有愛,他就有了前進的方向,一個人心中有國,他會有了堅持和創造奇蹟的力量!「程開甲」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給死亡之海羅布泊,甘願隱姓埋名幾十載,用羅布泊爆發的聲聲「核彈驚雷」,為中國鑄牢了國防盾牌,讓中國人挺直了民族脊樑。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張泓 郭曉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心梗猝死很可怕!三招教你遠離它
最基礎的7個用藥知識,但大多數人卻不知道!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