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現如今,雖然說時代發展得越來越好,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我們卻也要清楚得看見,無數百姓為了生計,選擇背井離鄉,無數孩子,被自己的父母「拋棄」,在家鄉中「任由」其生長。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段蘇權

當代的社會,一些家庭在大年三十,吃一頓團圓的飯,都成為了一種奢望,聽一聲父母的責罵,也成為了部分孩子的訴求。這樣的場景,彷彿就是某些年代,另一種的表現形式。

我們知道,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無數的家庭瞬間走向滅亡,無數百姓的人生走向,也隨之發生了改變,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故事,正是因為抗日戰爭而引發的。

他出生於湖南茶陵縣,在18歲的時候,便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成為獨立師的政委,救國救難的偉大旗幟,更是被他順理成章的扛了起來。這位18歲的政委便是段蘇權。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段蘇權

但要知道,人的這一生,肯定不是康庄大道,在某些時候,必定會出現一些風雨,來使我們更加的堅韌,對於段蘇權同樣如此,在其成為政委之後,就遭受到了人生的苦難。

長征的某次作戰中,段蘇權為了部隊的順利通行,擔負起了掩護部隊主力的任務,雖然說最終的結局是好的,但是付出的代價,同樣是極為慘重的,十多次的戰鬥,使得所率領的整個師的戰士,絕大多數犧牲在了戰場上,自己的師長在被俘後,更是英勇就義。

慘烈的戰鬥,使得年少的段蘇權備受打擊,雖說自己勉強逃過了一劫,但是自身的腳踝,卻被敵人的槍打壞了,只能靠挪動來維持自身的移動狀態。但正所謂禍不單行,受到重傷的段蘇權,不僅僅被地痞流氓所打劫,還被威脅要弄死他。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合照

恰好路過一位老伯,對於這番流氓好一番請求,才勉強被饒過一命,而段蘇權也因此獲救,老伯不僅費盡周折的,將段蘇權背到當地的一所廟宇,還每天給段蘇權帶去糧食,盡自己的能力來照顧段蘇權。

但不久之後,段蘇權還是被人發現,老伯再次受到他人的威脅,迫不得已,老伯再一次將段蘇權轉移,將其藏到了距離自己家不遠的一處岩洞,每天照舊為其提供吃喝,還找到醫生為段蘇權治療傷病。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照顧段蘇權,使得本就不寬裕的老伯一家,進入了困境,為了不再給老伯添麻煩,段蘇權懇求老伯為其做出一副拐杖,自己便開始一邊乞討,一邊找尋部隊的生活。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段蘇權藏身的紅軍洞

再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老伯再一次發現了乞討中的段蘇權,老伯見其傷還沒有好,便將自身所有的錢財全部給了段蘇權,又將其通過水路,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兩人自此徹底沒有了聯繫。

三年之後,段蘇權終於找到了組織,繼續自己的征戰生涯,在建國後,組織上為了表彰,授予了他開國少將的軍銜,雖說時間過了這麼久,但是段蘇權卻一直沒有忘記過,當初幫助他的那位老伯,一直在儘力去尋找,只為回報當年的恩情。

50年後當段蘇權找到老伯後,老伯已經九旬高齡了,當問起有什麼想提的要求的時候,老人只是說希望能夠修建一座橋,這樣一來就能夠方便村民們的通行,而這座橋建好之後,便成為了百姓與我黨友誼的見證,被喚作「紅軍橋」。

老農捨命救開國少將,50年後少將報恩,老農提了個讓人淚目的要求

老伯

以段蘇權的能力,老伯完全可以提很多要求,包括為子女謀利等,但老伯沒有,只想在村裡修個橋,造福村民,可見老人的善心,也難怪老爺子如此長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清朝遺老,張作霖最怕他,寧死不當民國官,自殺前同房留後
嗜殺皇帝:你吃大蒜了?大臣恐慌:沒吃!皇帝:我要剖腹驗證

TAG:文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