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沒有照片,官府如何驗證考生的身份,不怕渾水摸魚嗎

古代沒有照片,官府如何驗證考生的身份,不怕渾水摸魚嗎

在現代社會,對於考生身份的確定並不困難,在准考證上的照片就是最好的防偽功能。當然,隨著舞弊手段不斷翻新,反舞弊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然而,會不會有人很困惑:在沒有照片的古代,考官們是如何驗證考生的身份,防止混水摸魚,找人代考的呢?

最著名的槍手當屬唐朝時的著名詩人溫庭筠,據說他當時就是鑽了空子,多次幫別人代考。在大中十二年的科舉考場,溫庭筠自己也參考,考官知道他有過代考的前科,特意安排他在簾前就坐,親自監督。然而,即使這樣,這一場考試種,溫庭筠竟然代替了八人參考(私占授者已八人)。這個匪夷所思的故事記錄在《唐書》之中。

後來代考之風愈演愈烈,甚至在在廣東出現了從縣試到會試的一條龍服務,被稱之為「一條蔥」;順天府也出現過專門為考生和替考機構牽線搭橋的私局。所以在唐朝流傳一句俗語:「入試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可見代考之風已經嚴重到了什麼程度。

但科舉考試並非兒戲,任其發展下去必然亂了套,因此朝廷也想盡了各種方法來捉出「李鬼」。

首先是准考證制度,大部分朝代時叫做「牒」,清朝時被稱為「院試卷結票」。雖然沒有照片,但是在這份小小的票據之上,卻包括了考生的籍貫、祖父、父親的姓名、考生的年齡,更為重要的是考生相貌的最主要特徵。比如說絡腮鬍子、方臉等等。

這個相貌特徵的整理工作,在北宋宋真宗時期就已經具備了雛形,當時叫做「相貌冊」。不過在當時,這些描述都非常簡單,派不上多大用場,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才對「相貌冊」進行了完善。

《履國叢話》記載清朝時,有個叫做胡希呂考官,辦事還比較嚴肅,但文化程度並不高,惹出了一個笑話。他只知道「微」字有「無」的意思,卻不知道還有「少許」的意思。於是,在他監考的考試中,他將「相貌冊」上寫明「微須」而實際上有少許鬍子的考生全部趕走。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很多考生表示不服,有人追問胡希呂:既然您覺得「微」字只能做「無」來解釋,那麼孔子微服出巡這句話,就應該理解為孔子一絲不掛地到處跑嗎?

除了准考證上的相貌描述外,古人還採取了一個比較不講道理的方法,即考生連坐制,也叫做「結保」的規定。一般是五個互相認識的當地考生互相擔保,而且還由該縣的廩生擔保。如果一人出事,其餘的人都沒有好果子吃。這種擔保在宋代需要十名擔保人,而在清朝是五人。

第三種方法叫做「點名識認」,在考試的時候,需要將對這名考試熟悉的當地管理教育工作的官員到場,他們又稱為識認官。他們和主考官共同站在入口處,喊一個人來一個,只有得到識認官的認可,考生們才被允許放進去。

這實際上就是人臉識別技術的雛形,只不過識別的不是機器,而是朝廷委派的人。

最後是嚴懲槍手,嚴懲代考者。在各朝各代,對於槍手的打擊都是不遺餘力的。在乾隆朝是最為嚴格的,規定過槍手和買家雙方都要被處斬,當然實際操作的時候並沒有遵照執行。

通過這一系列狠招,雖然不能完全杜絕冒名頂替之人,但是卻將這類考場舞弊的勢頭降到了最低點。當然,從本質上來說,科舉制度在當時的極端重要性,也從根本上保證了當槍手的人不多。一來科舉考試相當難,沒有誰能有十足的把握,二來那是一個選拔考試能考上的都是精英,既然自己能通過科考當官,又何必冒著巨大的風險賺這點散碎銀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皇帝點為狀元,聲稱要為主盡忠,一句話卻暴露了本性
此人能力平平卻當了十年宰相,皇帝說:因為你與反賊長得像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