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指揮員指揮能力和素養?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指揮員作為練兵備戰的組織領導者、行軍打仗的指揮決策者,其指揮能力事關戰爭勝敗。如何提升指揮能力和指揮素養,各級指揮員或可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思索。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文章——
如何提升指揮員指揮能力
陸知勝
引言
指揮能力,是確保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關鍵能力。面對戰爭形態的加速演變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革,新時代的指揮員指揮現代戰爭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如何擁有這樣的能力,怎麼解決「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問題,如何落實好習主席「加快把指揮能力搞過硬」的指示要求,是各級指揮員必須答好的使命課題。
習主席在視察南部戰區時強調,「各級指揮員要帶頭加強學習,加強軍事鬥爭實踐鍛煉,大興戰爭和作戰問題研究之風,增強打贏現代戰爭實際本領」。某種意義上,打仗,主要打的是將;練兵,主要練的是官。指揮員作為練兵備戰的組織領導者、行軍打仗的指揮決策者,其指揮能力事關戰爭勝敗。如何提升指揮能力和指揮素養,各級指揮員或可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思索。
戰略視野打開了嗎?
二戰後的局部戰爭實踐證明:信息化局部戰爭具有「小行動、大體系,小戰鬥、大戰略」的特點,要求各級指揮員具有較強的戰略思維能力,在全局最優的情況下追求本級行動效果的最大化。但當前部分指揮員戰略思維能力欠缺,在理解任務上缺乏全局意識,仍停留在上級明確指定任務而忽視隱含任務,在作戰上只顧本級「猛打猛衝」,缺乏自覺關注與其他戰略方向或其他體系力量的整體銜接等,容易造成行動整體的混亂與無序。
毛澤東同志指出:「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於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他的問題或動作上。」指揮員把握「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需要培養和提升戰略視野。首要的是強化戰略意識。戰略關注的是「炮彈射程之外的事」,而不是具體的「射擊行動」。應強化大局意識,善於把局部問題放在上一層級或戰爭全局中加以思考,把當前問題放在作戰態勢演變中加以審視等。其次,重視戰略訓練。依據戰略意圖,圍繞擔負的使命任務,設實戰略訓練課題,設真戰略訓練環境,設像潛在戰略對手,逼著指揮員在更高層次上研判戰略形勢、確定戰略目標、創新戰略指導,提升戰略素養。再次,拓寬戰略視野。彌補我軍指揮員履歷閱歷相對單一的短板弱項,完善多崗位交叉任職制度機制。加大走出去力度,積極組織參與聯訓聯演聯合搜救等國際軍事交流,在與外軍面對面對話交流碰撞中拓寬戰略視野。
指揮基因傳承了嗎?
善於從我軍指揮歷史經驗教訓中汲取營養,是提高指揮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軍事家,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可資學習借鑒的案例,至今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當前有的指揮員言必稱外軍,卻很少從我軍指揮經驗傳承中汲取營養,外軍沒學會、傳統丟掉了,到了演訓場眼高手低;部分指揮員沒有著眼信息化作戰的新機理、新變化,無法準確把握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乃至智能化戰爭演變中作戰指揮的「變」與「不變」。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傳承好指揮基因,更需要回望我軍從弱到強的光輝歷程。應多從研究戰例中汲取營養。毛澤東曾倡導要「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並要求把「詳舉戰例」作為提高戰術思想水平和指揮藝術的重要途徑。指揮員應注重研究我軍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經典戰例,通過總結作戰指導、力量運用、組織保障等方面的經驗教訓,積澱知識、啟迪思維,提高指揮素養。多在揣摩戰法中掌握要義。我軍在不同歷史時期,面對不同的敵人時,因敵、因地、因情靈活變換戰略戰術,創造了「游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破襲戰、運動戰」等豐富戰法和戰術,屢克強敵。指揮員應當深入學習這些戰法運用的背景、環境和時機,穿越時空換位思考,今昔對比領會精髓。多以實踐運用來創新發展。傳承指揮基因,關鍵是將我軍傳統指揮藝術「活的靈魂」學深悟透並使之走進信息化戰場,在險局、危局、難局、僵局面前,既要運用新思維新力量新方法去破解,也要像老一輩軍事家那樣去思考、去謀劃、去指揮,活學活用傳統來克敵制勝。
指揮技能夯實了嗎?
指揮技能是指揮員指揮打仗的基本功。近年來,全軍上下大力開展指揮技能訓練和比武競賽,各級指揮員指揮技能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演訓實踐也暴露了部分指揮員對傳統指揮技能「讀、記、算、寫、畫、傳」等掌握不紮實,對新型指揮通信裝備、新版指揮信息系統等新手段新技能用不好,對臨機複雜情況準備不足,對謀求信息優勢制勝之策缺乏深入思考等問題。
指揮員應著眼信息化作戰面臨的新挑戰,夯實新老「六會」指揮技能,打牢指揮打仗本領。注重分步訓。指揮員應撲下身子投入年度訓練考核,紮實學習理論知識,掌握裝備使用基本要領,打牢指揮技能基礎;針對重難點問題,藉助輔導教員、網路課程和慕課平台等開展分步細訓。大力強化練。指揮技能的生成,不可一蹴而就,功在平時、重在多練。針對自身短板弱項,指揮員要拿出「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釘釘子」的精神和毅力,下力氣用苦功鑽研專業技能,形成「肌肉記憶」和「條件反射」。重在靈活用。指揮員要將所學指揮技能靈活運用於演訓實踐,組織比武競賽專項用,帶著戰術背景綜合用,應對困難複雜情況保底用,融入指揮活動全程用,真正形成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為魂的能力。
新型力量會用了嗎?
特戰、網電、陸航等新型作戰力量,日益成為帶動戰鬥力整體躍升的「新引擎」和撬動打贏天平的「新槓桿」。但新型作戰力量顯威信息化戰場,關鍵得靠指揮員真懂真用。演訓中,一些指揮員對新型作戰力量使用講得多用得少。例如,特戰力量沒有用在引導打擊、滲透破襲、節點破擊等優長上,而是當作普通地面突擊、機降作戰或指揮所防衛力量用。網路偵察力量當成「明星客串」,在作戰籌劃時「大張旗鼓」,作戰實施時處於閑置狀態。電子對抗力量沒有形成合力拳頭。陸航力量出動次數少、時間短、打擊效果不理想,沒有發揮好偵察、警戒和掩護作用等。上述問題的出現,根本原因是指揮員對新型作戰力量想用但又整體籌劃不周、特性要求考慮不夠,關鍵時節、重要地點對新型作戰力量想不到、顧不上,無法使其發揮出「一錘定音」的作用。
要把新型作戰力量籌劃好、運用好,指揮員須過好「三關」。首先,過好理論關,切實弄懂新在何處。各級指揮員要甘當小學生,從新型作戰力量基礎理論學起,深入了解其新在何處,是制勝機理新?還是方法手段新?掌握其優長與不足,有什麼獨特的作用?又有什麼特殊保障要求?新型作戰力量指揮員要熟悉聯合作戰的戰場環境和指揮流程,敢於、善於提出本力量使用的意見建議。其次,過好運用關,真正明白該當何用。指揮員要熟練掌握戰鬥全過程中,特戰、網電、陸航等新型作戰力量分別用在什麼時機、地點,攻防什麼目標,怎樣才能發揮出最佳效益,如何才能搞好與其他力量協同保障。再次,過好實踐關,常態組織聯演聯訓。制定聯訓計劃、固化協作機制,合成力量和新型作戰力量綁在一起專攻精練,合成指揮員與新型作戰力量指揮員編為一組謀兵論戰,切實把新型作戰力量擺在「首戰用我」突出位置,用在「偵、控、打、評」的關鍵環節,擺上聯合作戰舞台「唱主角」「當主力」,在常態訓練中發現問題、尋找對策、提高素養、形成能力。
深謀精算結合了嗎?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粟裕有句名言:「打仗就是數學。」戰爭中深謀與精算猶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當前,部分指揮員重謀輕算、多謀少算,重定性分析輕定量分析、重概略判斷輕精細計算,例如不算火力毀傷,賦予炮兵超出其實際打擊能力的火力毀傷任務;不算時間,提出超出摩托化行軍縱隊最高時速的機動時限;不算指數,敵我作戰能力對比中不考慮綜合戰鬥力指數,還是簡單對比人員、火炮、裝甲數量。
沒有計謀則不足與敵戰,沒有計算就沒有勝算。指揮員要將深謀與精算當作「左腦」與「右腦」,以算助謀,用算給謀略創造空間,以謀促算,用謀給精算指明方向,謀算結合化為行動自覺。在分析判斷情況中謀算結合。指揮員既要深謀敵情、我情和戰場環境,知全局利弊,又要精算敵我兵力火力戰鬥力對比,判敵我優劣。在評估優選作戰方案中謀算結合。以乘奇時、覓奇地、出奇兵、用奇器、施奇術的深謀構思多種作戰方案,以算投入兵力、算使用火力、算彈種彈量、算持續時間的精算評估優選每一作戰方案。在指揮控制行動中謀算結合。在「掌握態勢—判斷情況—定下決心—處置情況」的指揮控制行動全程,既要以深謀控大勢力求出奇制勝,也要以精算定細節達成精準控制,實現奇正結合高效指揮。
聯合體系融入了嗎?
聯合作戰並非幾個軍種的簡單參與,而是要通過各軍兵種作戰力量的優勢互補,實現孫子所講「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的體系對抗,最終產生1+1>2的作戰效果。當前,各級指揮員普遍有了聯合作戰的意識,但指揮實踐中,情報搜集還是以武裝偵察為主,火力打擊還是以本級火力為主,野戰防空還是以所屬近、短程防空力量為主,等等。上述問題的根源是指揮員聯合素養不足,大部分時間不在「聯合服務區」,導致無法融入聯合戰場。
指揮員應瞄準聯合作戰的「靶心」,系統全面學習聯合作戰知識,積極投身聯合訓練,持續鍛造聯合素養,不斷強化本級融入聯合的能力。樹牢聯合作戰思想,著眼聯合作戰全局整體思考,瞄準聯合作戰效能最優籌劃,基於聯合作戰體系彌補短板,按照聯合作戰進程推進戰局。合理設置指揮機構,機構編組和席位設置要與聯指對接,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實現指揮權責界面清晰,上下聯動形成指揮合力。建立協調聯絡小組,通過派遣協調小組、聯絡員等方式,加強與上級、友鄰部隊的協調聯絡, 基於一張態勢圖指揮打仗;規範指揮流程、指揮活動和作業成果,力求上下同步聯動籌劃,指揮活動實時交互,作業成果適時共享;科學編組力量,著眼優勢互補,加強與各作戰力量的協調配合,力求融入聯合偵察體系、聯合力量體系和聯合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