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縣太爺上聯:「小孩童,抱屋柱,團團打轉」神童下聯讓他仰頭大笑

縣太爺上聯:「小孩童,抱屋柱,團團打轉」神童下聯讓他仰頭大笑

文 子墨

縣太爺上聯:「小孩童,抱屋柱,團團打轉」神童下聯讓他仰頭大笑

說到傳統文化最經典的體現,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詩宋詞,它們所勾勒的山川風景,人文情懷都是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藝術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聯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當著儀式化的載體角色。而古往今來,千百文人騷客也都有對聯的形式留下了很多佳句。

對聯的出現書寫時間也不固定,並不僅僅局限於過年時,在文人們聚會飲酒,詩興大發時也會即興作幾幅對聯來切磋助興。而這些對聯中也有很多妙趣橫生的對聯流傳至今,讓人讀來意蘊悠長。

清朝年間,一艘小船行駛在青山綠水之間,船上是一群去趕考的書齋學子。坐在船上看著如此江山美景,大家也不禁陶醉其中,詩興大發,不由作起對聯來抒發讚歎之意。就在這時,人群中不知誰講出一句上聯「兩岸青山夾綠水」大家循聲望去,發現是隨行的私塾先生所講。

先生看向船上的一眾學生們,期望有人能對出一幅工整的下聯。可誰知環顧四周之後,大家紛紛低下了頭,默不作聲。一時間船上一片寂靜,好不尷尬。

突然間船頭傳來一聲吆喝「一船黑炭下黃州」,大家一看原來是船頭的船夫看著一船沉默的考生,大笑調侃而說。

但在場的考生回過神來細細一品,卻發現船夫這句調侃,竟然很精妙的對上了私塾先生的上聯,不有更加的無地自容了。

一眾一言不發的考生,還真像是一船烤糊的黑炭

同樣還是清朝年間,湖北有位叫柯瑾神童憑著一幅絕對名傳各地。

他年紀雖小,卻熟讀經史,善於作對.柯瑾12歲那年,同爺爺進城趕考。到了考場爺爺進去考試,小柯瑾無處玩耍,只好在走廊里閑逛,看到高大的頂梁屋柱,便玩性大發抱著柱子打轉。

誰知正在玩耍時,縣令巡考路過走廊,正好看到了玩耍的小神童。縣令對他的才華早有耳聞,不由心癢難耐,想去驗證一番。於是縣令上前,對著他說:小孩童,抱屋柱,團團打轉

小柯瑾正玩得高興,一聽這話頓時停了下來,他機智過人,頓時明白是眼前的老人家在考驗他,稍加思索便脫口而出:老太爺,坐大堂,步步高升

縣令聞言一愣,隨機仰頭大笑,對眼前這小神童的才華頓時心服口服。這對子不僅對仗工整,還一語道出了縣令的來歷,足以見其機敏。不由得對他心生憐愛,立刻吩咐人將他請到考場處喝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大賭王,別人都是贏錢了開心,他卻輸錢開心,輸的越多錢越多
老話說「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農民說今年是冷冬,準不準?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