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30歲兒子找個對象,遭到我強烈反對,只因女孩有這3個問題

30歲兒子找個對象,遭到我強烈反對,只因女孩有這3個問題

1

北緯31°是旅遊區,內有一座城,傍山依水。從城的正對岸爬上去,一個別緻的農家小院會映入眼帘。白牆青瓦,花木掩映,門楣上懸一塊木製匾額:「王嫂格子肉」,即謂此處是土菜館。

格子肉其實是蒸肉。與南方許多地方不同的是,這一帶製作蒸肉不用米面,而用玉米面。選老南瓜墊底,而非土豆、紅薯或者芋頭。每至寒冬臘月,殺了年豬,家家戶戶會用格子做蒸肉相互請客,成為本地一種風俗。

格子,即一種大型圓狀的竹製蒸籠,可分為幾層。一層為一格,一格蒸肉可供一桌人吃,俗稱格子肉。

那年有個著名的美食節目來此地錄製節目,在介紹格子肉時,專門介紹了王嫂做的格子肉。「王嫂格子肉」一下子就火了,從此發了家。

王嫂本是一個地道農婦,男人老程是渡口上的艄公,有兩個兒子,一切再尋常不過。誰知在中老年時得到命運的眷顧。人生至此,王嫂已知足了。然而,她還是略有遺憾——大兒子程大業三十歲出頭了,還沒處個對象。

「媽,不急。」程大業總是這樣說,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可當媽的能不急嗎?別人都抱孫子了,她還像個養小娃娃的兒他娘!只有兒女成了家,父母才會省心,覺得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可以卸下擔子了。

年輕人不會體會這些的,說多了也沒用。王嫂漸漸習慣了面如止水、心急如焚的雙重人生。年末,兩個兒子都回來了,王嫂很高興,晚上備了好酒好菜,讓大家好好聚聚。

爺仨兒喝著酒。程大業尋常不喝酒,此刻也破例斟上一杯。一家人圍爐而坐,吃著喝著,別有滋味。

趁酒酣耳熱之際,程大業忽然扭扭捏捏的說道:「呃……爸,媽,跟你們說個事兒……我談了個女朋友……」

沒等程大業把話說完,王嫂驚得放下了筷子:「真的?」

老程也不敢相信,關於個人感情問題,這小子尋常拿棒頭都打不出動靜,今天怎麼吹起風來了?

程大業卻堅決點點頭,「真的。」說完不好意思地笑了。

二老對視一番,跟著樂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不約而同地問道:「她是哪裡人?」語氣迫不及待。

「離我們這兒不遠,界牌的。」

「叫什麼?」

「江美玲。」

「做什麼的?」

「開旅社。」

程大業講述起江美玲的種種好來:她長得像水蓮花一樣好看,笑起來很動人。氣質出眾,心地善良,性格獨立,又很有能力。

王嫂問:「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那還是秋雨季節時,一天雨過天晴,我拉著一車建材經過界牌。那裡山高路險,很不好走。剛爬上去準備下坡,忽然前方竄出一個女子,攔住了我的車。

「當時我嚇了一跳,停車下來,那女子已走上前,我慍色道:『幹什麼呢?"

「『師傅,是這樣,前面的山體要滑坡了!你不要過去了!"

「我瞅了瞅她的裝束和樣子,不像是拉客的,也就半信半疑,詢問起前方路況。界牌這地方,是事故多發地,開車要格外小心。

說話間忽然一聲巨響,前方一百多米的山坡垮塌了。我這才相信了眼前這個姑娘,才注意她長得其實蠻漂亮的,就和她攀談起來……我們就這樣認識了。」

王嫂拍手笑道:「說來她還是你的救命恩人啊,這姑娘不錯嘛。你們現在的進展怎樣?」

「呵呵……還行……」

「那什麼時候帶回來看看呀?」

「我也想,只是……」

程大業有些吞吞吐吐,王嫂急了,「只是什麼呀?你帶回來嘛,這麼好的姑娘上哪兒找去?」

「有些事還是要跟你二老講一下,江美玲她……」程大業頓了頓,輕聲吐出三個字:「結過婚。」

老程和王嫂一怔。

「她還有個孩子。」

屋裡都安靜了。

「而且……她不能生孕……」

2

王嫂被程大業後面幾句話潑得犇兒涼犇兒涼的。這算哪門子事?兒子不找對象鬧騰,現在找了更鬧騰。按他們家現在的條件,哪裡找不到一個好的對象?怎麼就遇上個這樣的?

她和老程沒等程大業繼續說完,便勸他放棄這份感情算了,連小兒子程偉也這麼認為。現實不像小說,可以讓愛情不食人間煙火,還甜出蜜來。它真實俗氣,經不起浪漫。

可程大業的執拗是出名的,根本不聽。他認定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他也不再解釋什麼了,就是鐵了心的要和江美玲在一起。

本來好好的晚餐氣氛,一下子冷了場。沉默中老程說:「這個話題先不說了,都趕緊吃飯。」結果大家不歡而散。

王嫂像霜打的茄子,好幾天提不起勁來。那會兒,他們太窮,遭人白眼,生了大兒子,取名大業,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幹大事,有出息,為他們爭氣。偏偏程大業從小就沒有什麼大志,小時候他舅問他:「大業,你長大了想幹什麼?」

換作其他小孩,會說我想當科學家,我想當大老闆,最沒出息的也會說我想當老師。然而程大業憋紅了臉,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想當民工!」當場沒把人給逼瘋。

程大業才智平庸,讀書成績相當一般,勉強混了一個職高,就再也不願幹了。

他最大的興趣就是開車,從小見人開東風140,他就覺得那很神氣,做夢都想坐在高高的駕駛室里,握著一個大大的方向盤。最終得償所願,他成了一個大車司機。

即使後來「王嫂格子肉」火了,他依然只願開車。老程和王嫂幾次想讓他接班,畢竟開餐館比開大車強多了。換作別人,巴不得能繼承這樣一份家業。程大業卻說:「開餐館我不感興趣,我也不是那塊料兒。我只喜歡開車,只會幹這個。」

老兩口沒轍,只得隨他。大業就是個老實人,不指望他還能有什麼大出息了。沒想到現在找個對象,他還這麼老實!像江美玲這樣的情況,真讓她進了門,豈不被周圍人看笑話?王嫂一想就覺得自己的臉沒地兒擱。

一早,王嫂過河去。船還沒過來,一群人在碼頭上等,背菜籃子的、牽小孩的、挎包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都是鄉里鄉親,彼此打過招呼,見無聊便嘮起閑話來。

大伙兒不知咋的就說起了討媳婦這事兒。王嫂心一緊,抿住嘴,卻豎起耳朵聽。那是本隊的陳媽,出名的大嘴巴,與她搭話的是一個高個子男人。他們說如今村裡屬沿河邊的人家條件最好,可凡是沿河邊的人家,找的媳婦都是離過婚的,這真是奇了怪了。

比如斜岡上老李家的兒子,找的媳婦離過婚;灣邊的趙家媳婦,不僅離過婚,還帶有一個三歲娃娃;最離譜的是河前孫家,兒子竟找了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三婚女人……

高個子男人笑道:「這沿河邊的,都快成為二手婚姻市場啦。」

眾人一陣大笑,王嫂卻拉下了臉。

陳媽接話了:「可不?你說這沿河邊的,哪家不是有百十來萬的屯著?日子要多好過就有多好過。偏偏都愛找那拖油瓶的!難道是風水有問題?」

正猶疑著,回頭一見王嫂,陳媽唐突地問道:「王嫂,你家大業找對象了沒?」

王嫂乾笑道:「……沒……還沒呢……」

「哦,他不小了吧?該找啦!不過千萬別再找個二婚的,不然咱們沿河邊的就真大笑話啦!」

「呃、呃……他還不急,我們也不急……」

「也是,村裡如今就屬你們條件最好,孩子們晚點成家沒關係……」

王嫂虛與委蛇著,看著大臉盤子還鑲了金牙的陳媽,心裡一陣噁心,恨不得將這胖女人一腳踹到江里去。幸好船來了,談話結束了。

3

買菜回來時碼頭上已空蕩蕩的,只有老程和他那條嶄新的白色油輪停在風浪陣陣的岸邊,如被冷落的善良一樣凄涼。老程穿著黑呢子大衣,坐在船篷下的長椅上,任風吹,任船搖,犁黑的老臉與斑白的頭髮刻下歲月的霜痕。

王嫂看著他,想起年輕時那個在河上撐船的黝黑漢子,赤裸身子撐著竹竿,露出憨實笑容。那情景還是那樣動人,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少是夫妻老是伴兒,王嫂一陣憐惜。走上船輕輕坐在老程身邊,問:「風這麼大,怎麼不坐艙裡頭去?不怕著涼?」

「沒事。想吹吹風,清凈清凈。」

「還在為大業的事煩啦?」

老程沒說話,自然地把手放進兜里掏,才覺察自己戒煙好久了,於是又把手拿出來,無所適從的捏著。

王嫂問道:「你覺得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他都三十歲的人了,自己知道該怎麼辦。」

「那就聽之任之,隨他怎麼辦?」

老程默默吐了一句:「兒大不由娘。」

「那不行!」王嫂氣得嘴巴一撅。「這事兒我怎麼都不會答應!」

程大業又要出車了。臨行前的晚上,他躊躇再三,還是主動提起了江美鈴。王嫂當場回絕了,「我反正是不同意!」

程大業也扛,直接就頂了過去:「我不管你同不同意,反正我同意了。」

王嫂氣紅了臉,叫道:「你翅膀硬了是吧?都翻天啦?」

這時老程也生氣了,訓斥兒子:「你怎麼跟你媽說話的?有什麼不能好好說的?你說你也是,哪件事不是依了你?你什麼時候想過我們的感受?」

王嫂哭道:「這兒子白養了,我養了三十年,就養了個白眼狼。你給我滾!你愛怎麼去就怎麼去!」

程大業趕緊賠不是,王嫂扭過身不肯理他,直罵「滾!快給我滾!」老程給程大業使眼色,讓他走,自己勸起老伴兒來。程大業臉紅耳赤,滿心愧疚地離開了。

4

王嫂算是傷了透心,一想起陳媽那張嘴臉就如翻了五味瓶。「千萬別找個二婚的,不然咱們沿河邊的就真成大笑話啦!」

陳媽這句話彷彿就是針對她說的。無論如何她要爭回這個臉,別讓那個老媽子看自己的笑話。可現在事實擺在眼前,她似乎註定要淪為笑柄。碰上個不爭氣的兒子……哎——

渡上無人,店裡無客。老陳回了屋,偎在爐邊綣著身子,王嫂坐在一旁。爐上的炊壺滋滋地冒出白煙,卻沒人搭理,屋子裡怪冷清。

老程瞅著老伴兒,雖然五十多歲了,眼角與脖子刻下歲月的皺子,可那模樣還是讓他百看不厭。

齊頸的短髮染成栗色,掩去了那些白絲,五官略平,寬額大顙,眉宇間透出精幹的氣勢。只是現在看上去鬱鬱寡歡,他便發話了:「大業的事兒,你就別操心了,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

王嫂捋捋劉海,一對耳墜子搖曳著。她面色凝重,在思考中問道:「老程,問你一句實話,你心裡就真不計較嗎?」

「哪兒能呢?」老程伸伸腰往後斜仰著,「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完美的歸宿?我們是過去時代的人,都抱著老觀念,當然想找個黃花閨女做兒媳婦,抱自己的孫子,這樣體面一些。」

「既然這樣,你怎麼還順著兒子?」

「難道,你就讓他這樣耗下去?讓他打光棍?」老程嘆了口氣,語氣中有些無奈。

「說說山那頭的老蕭吧。當年別人跟他說對象,他挑三揀四的,以為自己在玻璃廠里上班,很了不起。有一次山頭的李媽人給他說個對象,把人都領進門了,他卻還在外面與人喝酒。當時我在場,趕緊催他回去。他來了一句,『急什麼?這又不是多大個事兒!』

「這還要怪他的父母,把自己看得很高,這也瞧不上那也瞧不上,彷彿別家的姑娘都等著進他們的門兒。結果等到老蕭三十幾了,單位也垮了,失業了,他還是光棍一條,那二老才急了,可那時想去求一個姑娘都求不到了。

後來二老死了,他只好寄在他老幺家,一晃就晃到了五十多歲。如今侄子長大啦,成了家,他才意識到這樣呆下去不行啰!便找了一個老媽子,做了倒插門,對方的孫子都快成大人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可不想造這樣的孽啊。」

王嫂陷入沉思。老程繼續說:「人生是有階段的,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取捨。一旦錯過,就很難圓滿了。尤其是感情,講求緣份,過了這村兒就沒這店兒。大業不小了,在他這個年紀,正是談婚論嫁的時候。若是過了這個階段還不成家,結局就和老蕭差不多了。你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嗎?」

王嬸抬頭一愣。

「再說咱又不是大戶人家,社會名流,指盼著老來鑽花叢的美事!小老百姓只能按小老百姓的活法過一點尋常的日子。你我都是半截身子埋在土裡的人了,過不了多少年就要別人摻著走路了。有些事該放手啦!你管不了啦!就由他去吧。」

「可我還不是為他好?也免得我們將來受埋怨!」

「好不好都是他自己的選擇,由他承擔。你以為你現在阻攔他,就不受埋怨嗎?反正都是受埋怨,不如成全他算了。」

老程的話對王嫂觸動很大。也是,人生無論做什麼選擇,到後來都有懊悔的一刻,因為任何選擇都有相應的代價讓人去承擔。就像她當年跟了老程,父親差點不認她這個女兒。

當時老程的家真是窮得丁當響。記得第一次過門,老程家裡沒有米,老程翻了幾個山岡才借來一碗米。可她並沒有吃到老程的那碗米飯,實在是等不了了。

她足足等了四個小時,太陽都要落山了也沒等到老程把米借回來。飢腸轆轆的她只好去不遠處的舅舅家吃了一頓飯。沒有人看好他們的婚事,所有人都反對,甚至在結婚的頭幾年還在被人嘲笑挖苦……

生活就是這樣,有得必有失。不過總的說來她是滿意的,畢竟這是她的選擇。人生最大的快樂,或許是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王嫂糾結著,始終打不開心裡的結。(小說名:《北緯31°》,作者:何嵩齡。來自【公號:dudiangushi2018】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讀點故事 的精彩文章:

手指出血弄髒舅舅美人古畫,當晚畫中女子坐我床邊:謝謝你救我
收養小加菲後上司來我家按門鈴:養了我的貓,順便養下我吧

TAG:每天讀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