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歷史,那些一戰中被遺忘的中國勞工
梁士詒力主參戰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那時中華民國剛剛建立,國內正亂作一團,袁世凱在安撫各方勢力的同時,悄悄做著「中華帝國」的黃粱美夢。面對誰都不能得罪的歐洲列強,北洋政府很快表明了自己對於一戰的態度:中立。
但北洋政府里,有人不同意這樣的選擇,其中的代表人物叫梁士詒。後人對梁士詒評價不高,因為他一是「擁袁稱帝」,二是被認為「親日賣國」。但在那個時期,一直做到內閣總理的梁士詒,見識和能力,在北洋政府內都屬於不錯的。
梁士詒力主中國應該參戰,而且要明確站隊——站在英國和法國的協約國這一邊。他之所以這樣堅持,是因為就在一戰爆發一個多月後,他就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兩線作戰的德國人必敗!所以,梁士詒認為中國應該儘早參戰表態,那麼等到戰爭結束,一來可以從德國手裡要回一直被侵佔的山東,二來可以以「戰勝國」的身份,參與到世界大家庭中。
梁士詒
以中國當時的國力和財力,怎麼可能派兵參戰?梁士詒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派勞工,不派軍隊。1915年,梁士詒開始派人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接觸,詢問是否可以以派遣勞工的方式,幫助協約國。但英國人明確拒絕了這一要求——他們也看出了中國的意圖。
但是,戰局的發展,卻讓英法越來越扛不住了。經歷了兩年多的戰爭,英法國內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徵召入伍。後方勞動力奇缺,工廠里的大量崗位由婦女來承擔了。所以,英國和法國自然想到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
一戰中國勞工資料圖
以「公司」名義招工
1916年5月,天津大經路(今中山路)突然出現了一家叫「惠民公司」的機構。這家公司沒有其他的業務,就是專門負責招聘勞工,然後向陷於「一戰」泥潭的英國和法國輸送勞動力。之所以設立這家公司,是因為當時的北洋政府還沒有向德國宣戰,不願意得罪德國,所以以「公司」的名義運營。
江蘇丹陽的農民朱桂生(他是最後一個辭世的華工,活到105歲)曾回憶當初看到的招聘廣告:「帶著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蘭西吧!你的年收入將達到200法郎,回來時你將成為大富翁!」原文肯定與朱桂生的回憶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見,當時吸引華工去歐洲的主要誘惑是錢。
到底有多少錢?按照當時給出的標準,去歐洲的普通華工,每人每天可以領到1法郎,如果是工頭或管理者,還會更多一些。這樣算下來,一個普通華工一個月能拿到25法郎左右(當時1塊銀圓兌5法郎),此外,只要你去了歐洲,每月你在中國的家屬,還能領10塊銀圓。
當時的1塊銀圓,能買30斤上等的大米,還有近10斤的豬肉。而一般的體力勞動者在國內的報酬,也就每月四五塊大洋左右。所以說,這個招工條件,是相當優厚的。告示一貼,報名者無數。當然,對於應徵者,法國和英國也有考核。他們會進行嚴格的體檢,只挑那些身強力壯的。英國後來索性把「招工辦」從香港搬到了山東威海。法國人也認為,山東人更能適應他們國家的氣候。所以在奔赴歐洲的華工中,絕大部分都是山東人。
1916年8月,第一批大約1000名華工,搭乘輪船抵達法國馬賽港。
被裹挾進戰爭
在先後抵達歐洲的14萬華工中,英國人分走了10萬,法國人分走了4萬,法國後來還轉借給美國人1萬名華工,為美國歐洲遠征軍服務。
按照最初的約定,中國派出的華工是不參加戰鬥的。但實際上,在戰火連天的歐洲戰場,怎麼可能置身事外?
英國招收到華工後,直接把他們都投放到了前線:挖掘戰壕,修築工事,掩埋屍體,清掃地雷,修路架橋……英國人用華工替代了自己國家的碼頭工人和運輸工人,讓他們承擔了最艱苦、最繁重,甚至是最危險的工作。有一批華工剛剛抵達英國陣地,恰逢德國的轟炸機前來轟炸。第一次看到飛機的華工們紛紛走出工事好奇地抬頭看天,然後被掃射和轟炸得血肉橫飛。
1917年2月,運送華工的法國輪船阿陀斯號遭遇德軍潛艇的伏擊,船體被一發魚雷擊中,船上的540名中國勞工全部遇難。
一位名叫張邦永的華工後來回憶,他們有些工作的地方,和敵人的戰壕也就相距50米左右。華工就站在敵人的面前挖戰壕,都挖好後,英國士兵才進來。
還有更悲壯的。在1917年法國皮卡第的一場戰鬥中,德軍突破了防線,直接沖入了英法聯軍的陣地,正在挖戰壕來不及撤退的華工們,只能用鐵鍬、鎬頭與德軍展開肉搏。當英法援軍趕到時,大部分華工已經戰死。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聰明的天性,給歐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華工最初都是承擔最底層的體力工作,但很快他們就成為各個工廠中「第一流工人」。那個時候,在法國後方的港口、車站、倉庫等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有起重機,在裡面操作的基本都是華工。法國海軍還專門聲明:外籍勞工,他們只要華工。
存放在威海檔案館裡的一份英國陸軍1918年的報告顯示:「中國勞工是所有外國勞工中最優秀的……大多數勞工都能熟練地工作或者說能很快掌握工作技能,而且他們一直都在鐵路、兵工廠和坦克車間高效率地工作。」
一戰期間正在威海接受培訓準備去法國的華工
而法國軍隊總司令福煦,也曾在給法國總理的信中寫道:「(華工)是非常好的勞工,他們可以成為最好的士兵,在炮彈的狂射之下他們能保持很好的姿態,毫不退縮。」
然而,華工們得到的待遇,卻配不上他們的付出。原本合同上籤訂的「包吃包住」,到了國外,都被推翻了。華工的伙食費、置裝費、醫療費等,都是要在薪金中扣除的。一個普通華工,每個月可能只能拿到原先承諾薪水的一半。
比起剋扣薪水,更不能讓華工忍受的,是人格上的歧視。所有的人,都是集中營式的管理,平時不準外出。
戰後被法國女性相中
但誰也沒想到,等到戰爭快結束的時候,華工竟然會成為法國女性眼中的「香餑餑」。
在當時的法國,青壯年男性大多被徵召入伍,勞動力奇缺,所以很多女性不得不進入工廠,頂替男子的崗位。這樣就有大量的機會接觸華工。這些華工,都是從中國挑選過來的18-40歲、身強力壯的勞工,吃苦耐勞,悟性又高。而不少法國女性也發現,華工會把每月工資中的大部分節省下來,按時寄回家,剩下的生活費也花得非常節省。這種顧家和自製的性格,讓她們對華工漸生好感。
而法國內務總長鮑慕司甚至在媒體上發布通告說:「華工多數是家境貧寒的苦力……我們法國的婦女,為什麼不嫁給那些凱旋的法國士兵,而偏偏打算與黃皮膚的苦力聯姻呢?希望廣大法國女子迅速覺醒。」法國的法律還規定:本國女子若嫁與外國男性,則自動失去法國國籍。
針對這一點,素有「民國第一外交家」之稱的顧維鈞也發表了聲明:中國政府可以代負相關責任。江蘇籍的華工張長松和他的法國妻子露易絲,後來就是在中國駐法大使館完成了結婚登記手續。
據統計,大約有300名華工因與法國婦女結婚,或者得到了新的僱用合同,最終留在了法國——他們也成了中法關係史上第一批移民法國的中國人。
從1918年11月1日開始,到1921年結束,大概有11萬左右的華工最後回到了中國。除去留在英國和法國的華工,大約有2萬名華工杳無音訊,埋骨他鄉。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個。直到1988年,在紀念一戰勝利70周年之際,法國政府才公布了有關華工的文獻,讓這段歷史大白於天下。
而當初北洋政府派出14萬華工,為的就是能以「戰勝國」的身份,在戰後向德國討回山東。但是一戰結束後,列強並沒有把中國視為「戰勝國」,而是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了日本。他們的理由是:中國是「宣而不戰」。
中國勞工準備從青島出發前往法國
(摘自《歷史的溫度》,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8月出版)
TAG:談文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