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L9A1式51MM迫擊炮

英國L9A1式51MM迫擊炮

供步兵使用的口徑為50mm~60mm的攜帶型輕型追擊炮,曾在二戰期間得到廣泛使用。戰後,人們認為這種追擊炮的炮彈太輕(一般只有500g重),威力不足,許多國家的軍隊不再裝備輕型迫擊炮。然而自60年代以來,各地區局部戰爭的衝突形式表明,小分隊作戰常常需要一種能快速投入戰鬥的近程武器,於是許多國家又開始重視輕型追擊炮的發展和使用。

首先認識到上述情況的是英國專家。英國陸軍曾長期使用一種Zin(51mm)迫擊炮,並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這種老式51mm追擊炮的威力不足,射程也太近,不能滿足現代作戰需要。因此,英國陸軍在60年代提出要發展一種射程較遠、性能較好的排屬近接支援迫擊炮,以取代老式51mm迫擊炮。1969年研製排屬迫擊炮的要求獲得批准,並確定由英國皇家武器研究與發展中心負責研製, 1972年完成初樣炮, 1979年完成改進型樣炮。1981年英國陸軍將這種改進型迫擊炮稱為1.9A1式51mm迫擊炮。

L9A1式51mm追擊炮由英國皇家軍械公司負責生產, 1981年開始裝備英國陸軍。皇家軍械公司總共生產了1100門L9A1式51mm迫擊炮,除供英國陸軍步兵排裝備(每排裝備1門)使用外,還供英國海軍陸戰隊和空軍團等裝備使用。

火炮結構

L9A1式51mm追擊炮,是一種結構簡單的輕型追擊炮,由炮身座鈑和瞄準具組成,另配有一個近程插入擊針。全炮重只有6.275kg。該炮的初樣炮原有一個單腳支架,在簡化結構設計時,取消了該支架。

身管為滑膛式,用優質合金鋼製成,其強度是普通迫擊炮炮管材料的兩倍。該身管的炮口略呈喇叭形,以提高身管的強度和便於裝填。

炮尾用來連接身管和座鈑,並密封身管。其尾部裝有擊發機構(擊針室套管、擊針及擊發桿)。在準備射擊時炮尾能很方便地安裝在身管上。需要保養時,只需撥出插銷就能迅速地把它卸下。

座鈑用於承受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初樣炮裝用的是一種能旋轉180"的座飯,現改為呈彎曲形的小座飯。英國陸軍以前使用的老式51mm迫擊炮沒有配備瞄準具,全靠炮手目測賦予追擊炮射角,故需發射多發炮彈才能命中目標。L9A1式迫擊炮配備瞄準具後,顯著地提高了射擊精度,首發即可命中目標區。為了提高夜間的射擊精度,該瞄準具還裝有氘照明裝置。

近程插入擊針全長181mm,重0.25kg。將它從炮口插入身管,可使該迫擊炮獲得50m的最小射程。

配用彈藥

L9A1式51mm追擊炮可發射LIA1式榴彈L2A1式發煙彈和L3A2式照明彈。這3種炮彈的彈體均由優質的鋁合金製成。為了防止漏氣和減少身管燒蝕,且都裝有塑料閉氣環。

L1A1式榴彈彈重0.92kg(內裝炸藥重0.17kg),採用預製破片結構,爆炸後可產生2200塊破片,且散布均勻,殺傷面積大。該彈配用雙作用引信,靠手動選擇瞬發或延期作用。

L2A1式發煙彈彈重0.9kg,彈體內裝填有65g六氯乙烷,採用帶導火管的引信,煙幕持續時間為120s。

L3A2式照明彈彈重0.85kg,可在距離775m和高度325m時將照明炬拋出,然後靠降落傘以4.65m/s的速度降落。照明炬的發光強度為20萬坎~25萬坎,對地面的光照度為1勒克斯(圓月光照明的10倍)以上,照明範圍為直徑400m的地域,照明持續時間45s。

發射炮彈的裝葯是裝在葯筒內的粒狀發射葯,這種裝葯即使在潮濕狀態下也能完全燃燒。將葯筒插進彈尾的尾管內即可發射炮彈。

粒狀發射葯有65粒和85粒兩種。65粒裝葯供榴彈和發煙彈使用,而85粒裝葯則主要供照明彈使用。若使用85粒葯筒發射榴彈,雖能使最大射程由800m增至1100m,但此時炮管燒蝕嚴重,命中精度也降低,因此發射榴彈和發煙彈通常都使用65粒葯筒。

1995年英國陸軍向英國皇家軍械公司訂購了40萬發經過改進的51mm迫擊炮彈藥(1997年首批交貨)。新生產彈藥的主要改進項目有:榴彈改用鑄鐵彈體,以取代現有的鋁質套簡和帶刻槽的破片襯套;加長發煙彈和照明彈的彈體長度,使其與榴彈的長度一致。加長後的照明彈有更大的空間,可放置經過改進的、作用更可靠的降落傘;發射葯由單一裝葯改為雙裝葯系統,若進行近程射擊,可將附加裝葯取出。

操作使用

L9A1式51mm迫擊炮由2人操作使用:炮手負責攜帶和發射迫擊炮,除用背帶攜帶迫擊炮外,身上還帶有2個裝6發彈的彈藥箱;彈藥手攜帶24發彈,隨炮手一起行動。其餘的彈藥通常分配到全排攜帶。

炮手發射炮彈的操作過程如下:將炮彈從炮口裝入炮管;確認目標距離;調整炮管,使瞄準具內的氣泡與分劃板上的數字重合,並給出射角,瞄準目標;操縱拉火繩撞擊擊針,將炮彈發射出去。

主要特點

目前世界各國軍隊裝備使用的輕型迫擊炮大都是標準的60mm口徑迫擊炮,只有英國、比利時和以色列等少數國家裝備有51mm和52mm迫擊炮。英國在70年代以來仍在發展和裝備L9A1式51mm迫擊炮,這可能與他們長期使用2in追擊炮有關。有資料介紹說,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開始使用一種Zin迫擊炮,該追擊炮可以看作是此類迫擊炮的先驅。

與英軍的老式51mm迫擊炮相比, L9A1式51mm追擊炮的最大射程已由408m增至800m。由於炮彈採用了新的炸藥和結構,其威力提高了4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裝用了可與標準迫擊炮的瞄準裝置相媲美的比較複雜的瞄準具,命中精度有顯著提高。射擊試驗表明,該炮在發射榴彈時,不僅能首發命中目標區,而且連續發射5發炮彈都落在距目標10m以內的區域。

L9A1式迫擊炮可算得上是「突擊隊員」迫擊炮。與標準迫擊炮相比,「突擊隊員」迫擊炮的最小射程是一個重要得多的參數,因為作為突擊武器或在建築物地區作戰時,其最小射程越近則性能越優良。通常「突擊隊員」迫擊炮的最小射程約為100m,而L9A1式迫擊炮由於配有近程插入擊針,可使其最小射程近至50m。但在使用中近程插入擊針容易丟失或顛倒放置。改進後的新炮彈採用了雙裝葯系統,它可取代近程插入擊針的功能,只要取出附加裝葯,就可進行近程射擊。

在為該炮配用的3種炮彈中,英國陸軍特別重視發揮照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戰術作用。它在1995年訂購的40萬發炮彈中,照明彈就有20萬發,而榴彈和發姻彈各只10萬發。據認為,將照明彈發射到有效距離上照射目標,特別是照射被黑暗遮掩的裝甲目標,可為直瞄反坦克武器命中目標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例如,為了提高英軍裝備的「米蘭」反坦克導彈的夜間戰鬥能力,就十分需要L9A1式迫擊炮發射照明彈為其提供照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方智慧 的精彩文章:

獵殺坦克-我志願軍古直木里反坦克戰鬥
作戰時坦克之間使用何種通訊設備

TAG:北方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