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直腸癌誤診為「痔瘡」 腸癌或痔瘡細察可分辨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似乎是一種很有「群眾基礎」的常見病,除了便血、排便困難等癥狀外,似乎也沒有什麼生命危險。但出現類似癥狀的還有另外一種致命的疾病——直腸癌!
有報道指出,大約有九成直腸癌在發病初期被誤診為「痔瘡」,這與兩種病都同樣會出現便血、排便困難並有脫落物等癥狀有關,若光憑此癥狀和大便化驗,缺乏經驗的普通醫生確實難以辨清病人到底患的是哪一種疾病。也正因此,建議,長時間大便出血,分不清到底是痔瘡還是存在腸道癌變風險者,應到醫院做直腸指檢或腸鏡檢查及早確診,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直腸癌初期常被誤診為痔瘡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一種很有「群眾基礎」的常見病,很多人一出現便血,多以為是患上「痔瘡」,加上熬夜上火,出現癥狀更容易自圓其說,因此很多人認為不要緊。即使便血次數多了,上醫院普通內科諮詢,有些醫生也會先入為主,多當「痔瘡」治。
「有不少人是長期出血,反覆當『痔瘡』治療後病情仍沒好轉甚至還加重才引起警惕的。由於這類患者長期隱性出血,血量的流失「就像水管漏水一樣」,時不時自行停止,隔不了多久又開始漏,雖無一時的生命危險,但日久天長,很容易出現貧血,身體越來越差,處於青少年階段的患者發育也會受影響,而成年才出現癥狀者則越發虛弱。
檢查指檢最簡單,腸鏡夠清楚
「其實,出現便血次數多時,就應該提高警惕,及早到醫院做腸道的相關檢查。在這類檢查中,直腸指檢是臨床上最常用且最為簡單易行的檢查方法。醫生戴上指套就能馬上幫患者探查6~8厘米範圍內的低位直腸是否存在腫塊,根據腫塊位置、大小以及指套上是否粘有血跡等情況,就可以獲得不少直觀的信息。而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直腸癌患者中以低位直腸癌居多,佔到一半以上,所以在體檢中做直腸指檢很有現實意義。
而對於長期不明原因的便血、貧血,或是排便習慣改變(長期慢性腹瀉或便秘),以及腹部有腫塊和有家族性腸癌遺傳病史、結腸息肉病史等人群,胡豐良建議,最好做腸鏡查個清楚;而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也應每隔三、五年做一次腸鏡以及早排查相關病變。
「提起腸鏡,不少人都怕痛,因此不太願意做,其實現在完全可以做無痛腸鏡檢查,無需太擔心。腸鏡前端有電子攝像頭,伸入體內後能將經過的腸道相關信息拍攝下來,清楚地顯示在監視屏上,並可將圖像傳輸到計算機處理中心,供醫生進一步觀察和分析腸道內部的變化,為確診提供依據。
痔瘡OR腸癌細察可分辨
「雖說直腸癌出現便血等癥狀跟痔瘡有些相似,但只要用心觀察,這兩種病症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出現便血的患者可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辨病:
1.便血顏色:痔瘡造成的便血顏色鮮紅,便紙粘血,或排便時(便前、便時、便後)滴血、噴血;因腸道腫瘤出血主要是大便摩擦所致,所以多數粘在大便表面,或混在大便里,血色暗紅,並含有黏液,呈黏液狀血便,有時僅為大便表面粘血跡,但便血的現象並不一定每次都發生。
2.大便形狀:痔瘡患者一般不會有大變化;腸癌患者常出現排稀爛便,大便變細或有溝槽痕迹的情況也較多見。
3.排便習慣:痔瘡患者一般排便習慣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腸癌患者大便次數明顯增多,而且時間拉長,實際上是由於腸道受腫瘤脫落物的刺激,令患者老有便意感,老覺得未排盡所致。
※怕被 「爆菊」 就拒絕指檢 那就錯大了
※大腸癌的兩大危兆 你一定的知曉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