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英劇為什麼更好看?

英劇為什麼更好看?

本文來自周刊君大家族有意思報告

(ID:youyisi_cn)

一個令人心碎的現實:年輕人不再看美劇了。有數據顯示,中國的美劇觀眾主要集中在35歲左右——從年齡上看,一個孤獨的小山峰。但也有人說,美劇份額的蛋糕,是被更為精良的英劇切走的。這是有意思報告美劇系列的第三篇:英劇崛起。

民間流傳一個看劇鄙視鏈:

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劇>台劇>內地劇>泰劇

英劇以其短小精悍、製作精良、主題深刻、捨得花錢、演技爆棚的特點居於看劇鄙視鏈頂端,令其他對手望其項背。

雖然《神探夏洛克》《唐頓莊園》《黑鏡》已足夠出名,可不得不說,英劇依然是小眾的,今天,我來安利英劇。

我只有300分鐘時間追完一部劇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看劇的時間成本太高了。

國產電視劇動輒30集起步,美劇一季十幾二十集,五六七八季下來也是上百集,真心追不動。

英劇則普遍很短,每集大約50分鐘,一季6集左右,最多8集,最少甚至有3集的,這放美劇里只能算是迷你劇。

越長大就越能體會短小精悍的妙,我喜歡英劇,因為它劇情緊湊、不拖沓,用最精簡的體量塑造最豐富的人物和劇情,信息量極大,富有戲劇張力,展現極強的編劇能力。

往往一兩集就能來個大反轉,不到最後一秒你永遠猜不到結局。

主題深刻,是英劇的硬核

英劇雖短,但評價很高,在豆瓣上,甚至能達到9分以上的高分,與國產劇3分檔形成明顯反差。

這其中的本質差別在於,英劇用短短几集的時間,表達一個深刻的主題,直視社會之殤,歷史之痛,如同英式紅茶般,苦澀卻有回味。

比如豆瓣評分9.0的《梅爾羅斯》(Patrick Melrose),本尼飾演一個5歲時被親生父親性侵,時刻活在父親陰影下的吸毒貴公子,讓人思考原生家庭的痛將籠罩、影響一個人多深、多久?

《真實的人類》(Humans)表面在討論未來社會裡人類與人工智慧合成人如何相處,實則深層次討論當今人與人之間信任缺失、少數族群的權利以及人性的根本問題。

同樣是AI人工智慧題材,美劇《西部世界》(Westworld)故事線更複雜龐大,而英劇《真實的人類》則更純粹地深入挖掘現象下隱藏的本質,這也正是英劇的特點。

英國BBC出品的《報社》(Press)(也譯作《新聞之爭》)與美國HBO出品的《新聞編輯室》(The Newsroom)相比,也不難發現,英劇在主題深度上,確實更勝一籌。

美劇《新聞編輯室》講述的是一群極富理想主義情懷的新聞人追求新聞理想的故事,堂吉訶德式的迎難而上,很燃,不可否認是一部神劇。

英劇《報社》則討論了在紙媒衰落背景下,一家報社該如何生存,是堅持新聞理想還是迎合娛樂化潮流,是擁護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 還是公眾興趣 (Interest of Public)?

《報社》不像《新聞編輯室》那樣死磕新聞理想,而更像是一群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反覆平衡和鬥爭的過程,人物刻畫更有內在的豐富性與複雜性,不是那種非黑即白的簡單對立,他們有堅守也有搖擺,有脆弱也有矛盾,很喪,但更真實。

英劇擅長呈現一種進退兩難、左右為難的局面與困境,人物刻畫更深刻,也就更像我們真實的生活,美劇則比較理想化。

《報社》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這個行業對人有什麼影響?」

「讓我們變得敏銳,也讓我們變得孤獨,

還有更糟糕的,

意味著我們看到世界真實的一面,

心無旁騖,沒有忠誠可言,

只有純粹的新聞。」

《報社》留給觀眾更多的思考和反思,也讓人看到,現代社會新聞媒體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英劇中沒有美劇里那麼多的「政治正確」,而更敢於觸碰社會痛點和敏感點。

美劇迎合大眾,英劇引領潮流

正如國內綜藝愛學韓國綜藝一樣,受人追捧的美劇其實師從英劇,這與英劇美劇的產制模式有關。

開發新劇如同開發新產品,需要大量前期投入,有錢才有能力搞創新,這部分投入被稱為「沉沒成本」。

美劇由於採取制播分離的商業協作模式,也被稱為「赤字財政」模式,需要製作方先行承擔約三分之二的製作資金,播出方承擔三分之一的費用,但製作方擁有二級銷售權。

所以美劇往往是邊拍邊播,邊播邊拍,根據市場反饋、收視率和口碑決定劇情走向、拍多少季,哪個角色「被寫死」,以此迎合市場。

並且有「試播集」(pilot)的概念,即製作方用來推銷給電視台網的小樣,有時會作為第一季首集,即S1E00,或開篇簡單粗暴的直接稱為「pilot」。在正式播出時,試播集的演員可能和正片的都有所出入。

《生活大爆炸》試播集未播出

因此,美劇市場更傾向於選擇已經證明市場反饋好的劇集不斷續約「長青」,或是直接改編英劇,減少前期投入,比如《無恥之徒》和《緋聞女孩》都改編自英劇。

英版《無恥之徒》

美版《無恥之徒》

說到底,是因為美劇屬於市場經濟,由觀眾主導走向,迎合了大眾市場,製作方才有錢賺。所以美劇更側重於娛樂性的內容,充滿好萊塢既視感。

英劇則不同,採取制播分離的公共協作模式——「成本附加」模式,即電視台支付所有資金,買斷版權,製作人不承擔資金風險,倚靠BBC等國企大佬扶持,自然是有錢任性可以為所欲為地精益求精。

英劇這種產制模式消減了市場對電視劇本身的干預,不用擔心得罪廣告商,也無需為了追求市場份額和收視率而迎合觀眾,反而可以安心搞創作引領潮流,也能專註挖掘深度、討論社會問題。

越長大,我就越愛看英劇

小時候看國產劇消遣:《還珠格格》《神鵰俠侶》《白蛇傳》《鐵齒銅牙紀曉嵐》……

長大一點看美劇學學口語:《慾望都市》《緋聞女孩》《金裝律師》《傲骨賢妻》《權力的遊戲》……

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喜歡上英劇,曾經那些肥皂劇爆米花劇已經不足以吸引我了,甚至美劇中一些過於複雜龐大的故事線,在我看來都有點炫技的意思了。

就像小時候喜歡喝可樂,長大後愛喝茶,看劇的審美也隨著年齡和心態發生了轉變。

數據來源:易觀智庫

越長大,我就越不愛看那些爽劇和燃劇,因為現實生活不是傻白甜也沒有瑪麗蘇,更多的只是複雜的人性和殘酷的社會現實。

英劇《福斯特醫生》(Doctor Foster)也有渣男劈腿、女主吊打小三的戲碼,但和我國爽劇《我的前半生》相比,英劇女主是沒有瑪麗蘇光環能夠憑藉開掛的運氣一路披荊斬棘的,她沒有唐晶式的閨蜜,也沒有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而只能在幾乎孤立無援的狀態下,僅憑一己之力完成復仇。

並且英劇女主也沒有過上那種離婚後找到又帥又有錢的新歡的神仙日子,前夫也並沒有「惡有惡報」,相反,她一直籠罩在經歷背叛和傷害後的巨大痛苦陰影里,渣男依舊渣得歡天喜地,不過這才是真實的普通人生不是嗎?

英劇真的不屑於走「無敵碾壓流」的白日夢路線,沒空煽情也不打雞血玩兒勵志,不塑造什麼精神領袖和英雄主義,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現實和諷刺,將小人物的真實生活搬上熒屏,伸手打醒那些愛白日做夢的觀眾。

當然,這樣也難免會讓人覺得陰鬱壓抑甚至有些冷漠,但傲慢和冷酷恰恰纔是英劇,就像倫敦雨夜裡撐著黑色長柄傘,身著西裝的英國紳士半夜三點喝得爛醉從酒吧爬出來,還要努力保持體面地說一句 「Leave me alone」(別管我)。

在英劇里,我能看到許多和我一樣有些軟弱、不夠幸運、不夠完美的同類,經歷著複雜和充滿缺憾的人生。

但這種喪,可能需要再看幾集美劇才能緩過來。

封面設計:嬌嬌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萬聖節到了,中國鬼和西方鬼有什麼不同?
重罰范冰冰背後:「霍爾果斯大逃離」始末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