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傳統文化觀念不知你認同幾個?
在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都看過批判傳統文化的文章,雖然這些文章少有原文,多是自己立靶子自己打,但我們普及傳統文化不能如此,故此處介紹的觀念都有原文。
一、死而不滅
《道德經》中說「死而不亡者曰壽」,簡單來說就是人的壽命長短不是以生命長短計算,而是以這個人被世人遺忘的時間來看!如之前有人以雷鋒陽壽短說好人沒好報,但問題在於雷鋒精神至今代代相傳,雷鋒依舊是一座精神豐碑,如此人物以傳統觀念看並未死亡。
二、先民後神
《左傳》中有一則故事是隨國季梁勸誡隨候的不要追擊楚兵的話,隨候認為自己供奉鬼神給的供品都非常好,應該得到鬼神保佑了!但是季梁認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這句話簡單的翻譯就是人民才是鬼神的主人,以前的聖王都是優先照顧民眾,然後致力於神靈。並且解釋中國古人供神是為了什麼?這一切不是說神要吃最好的供品,而是一個工作報告。如三牲是為了報告神靈我們牲畜肥大無病,黍稷是為了讓神靈祖先知曉我們莊稼種得好,人民不挨餓,美酒則是為了讓神靈知道我們糧食有餘,國人有德。
其實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祭祖也是如此,不是祖先要這些供品,是為了讓祖先在別一個世界安心,讓他們知道我們活得很好。
三、誠直之道
雖然在今天很多國學家教人們要圓滑委婉,這也的確適合這個社會。但孔子、莊子……等先賢都期盼的是人們能誠心待人,而非虛偽圓滑。
如《論語》「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莊子》「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中國人那麼虛偽?這是不是劣性根,對不起虛偽是全人類的劣性根,於國無關,任何的地方虛偽的人都有不少。反而是孔庄等先賢提倡的誠直是我們獨有的文化,是反此劣性根的。
四、樂觀
華夏文化有五種正色白、青、黑、赤、黃,其中赤色提倡被用來表示漢族,如炎漢等等。對顏色的熱愛,其實也是華夏民族性的展現。
從經典看,我們是一個樂觀到骨子裡的民族,儒道都認為人間快樂多餘痛苦,不認同眾生皆苦的觀念,也不認為人間不能變成天堂,不認為世界只會越來越壞。於個人上,道家甚至有「樂卻百災法」認為當人快樂,災禍便會遠離。
五、孝
傳統文化觀念中孝在今天是被個大靶子,基本上所有批判傳統文化的人都會批判孝!此處想介紹一下傳統的孝順觀念。
《論語》中有個故事是好龍的葉公在孔子面前顯擺說「我鄉裡面有人偷羊,然後他兒子舉報了他,這人真是正直啊!」孔子卻說「我家鄉的觀念和你不一樣,認為父親有過兒子幫忙隱瞞,兒子有錯父親幫忙隱瞞才是正直。」
這裡的正直其實就是孝!傳統文化認為孝應該是一種感情,而非道德,當然更不是今天人宣傳的感恩,《孝經》中一直強調的是「愛親者」,而不是什麼感恩。
如依《孝經》等傳統的孝觀念,人因為對父母的愛,照顧父母,這就是孝!反之雖然愛父母,但因其他原因不願意照顧,乃至於給父母找麻煩,這便是不孝。
簡單來說就是傳統的孝文化是以心換心的情感交流。
TAG:全真道士梁興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