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評論之六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評論之六

科技日報評論員

良好的創新生態,是最為有效的創新政策。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構建市場導向的創新格局取得重大進展,科技投入產出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在中國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改革的種子已經深深播下,創新的大樹正在加快成長。這是我國科技持續進步和創新發展的強大根基。

40年科技改革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根本、最基礎的成就之一,就是創新生態的改善。參天的大樹,離不開肥沃的水土;創新的力量,源於優良的生態。營造一個寬鬆公平、活力充沛的創新環境,是對科技人才和各類創新主體最大的支持。一個優質的創新生態遠比給錢給物重要。

良好的創新生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必須通過改革打破制約創新的束縛。我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原創能力仍是重大短板,以人為本的創新觀念還沒有完全樹立,適宜創新的生態環境還需要持續完善。新時代全面深化科技改革,就要為進一步優化生態、激活創新掃清障礙。

良好的創新生態需要內生的「活力」。創新的偉力,成於各類創新主體的協同合力,源於各類創新主體的內生動力。毋庸置疑,緊握的拳頭力量遠比鬆散的指頭大,我們需要加快構建協同高效的新時代國家創新體系,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創一體化的創新生態共同體。問題的關鍵是,我們需要採取更深入的措施,著力壯大創新服務業,進一步砸碎束縛科技創新創業和成果轉移轉化的鎖鏈,讓創業者有其田、創新者有其權,充分釋放每一個創新主體的內在力量。

良好的創新生態需要溫潤的「氣候」。普惠的市場、社會、政策和法治環境,就如陽光雨露,是創新的深厚滋養。我們應加大力度推行政府「權力清單」,更好地把「任性」的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標準和品牌戰略,加快培育法治保障創新、政策激勵創新、社會服務創新、市場爭相創新的良好環境,讓科技人員在創新中受益、讓企業在創新中贏利、讓社會在創新中進步。

良好的創新生態需要肥沃的「土壤」。創新文化是創新發展最為深厚的土壤。我們應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和創新價值的傳播塑造,大力倡導創新光榮,加強科學普及,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厚植創新文化基礎。應進一步完善包容創新、敢為人先的環境,使創新更好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內化為我們民族最為深沉的稟賦。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是人們嚮往的自然生態,也是我們更好發展所需的創新生態。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左常睿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對付肺癌君,你還需要練就「必殺技」
美軍砸20億美元開發人工智慧;日本時隔26年再次爆發豬瘟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