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諾曼底城鎮1944年和2012年的樣子,後三張拍攝於同一地點

諾曼底城鎮1944年和2012年的樣子,後三張拍攝於同一地點

我們知道,戰爭的本質就是破壞。比如,一戰時,歐洲差不多死了整整一代年輕人,貴族出身的軍官們身先士卒,戰死疆場,成為貴族體制最終瓦解的重要原因;二則是對物質財富的破壞,到處斷壁殘垣,幾百上千年的建築,抵不了幾顆炮彈的轟擊。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雖然在戰區,也有軍隊通過,但並非主戰場,所以,並未受到破壞。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組照片,左邊的都拍攝於1944年諾曼底登陸前後,右邊的呢,則都拍攝於2012年。

這是諾曼底登陸地猶他海灘附近的聖馬庫夫,在這裡,德軍建有海岸炮台。登陸前,盟軍就對之進行了轟炸。但到了6月6日正式發起進攻後,殘餘德軍還是利用炮台進行了抵抗。不過,很快就被美軍的艦炮壓制住了。

這是飛機庫。這個地點也在諾曼底。應該是德軍建的。

這裡是聖瑪麗·杜蒙(Sainte Marie du Mont),先是一隊第101空降師的傘兵來問路。為何知道是101空降師呢?因為他們的臂章是白頭鷹。他們是第一波攻擊部隊。

然後,又來了一隊美軍,同樣應該是在問路。可以想像,這些法國市民們向他們訴說著感謝的話,講,終於把你們盼來了……上下兩張圖在同一地點,只是站立的位置稍有差異。圖中的石柱處,應該是一口井,有兩個自來水龍頭。

而這張是6月12日拍攝的全景,左邊可以看到,美軍士兵正在取水。68年過去,本文這些圖裡的地點,基本都是老樣子。不得不說,石頭和磚建的房子,還是很經久耐用的。(本文照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1 的精彩文章:

猶太傳奇女性不按常理出牌,多次從集中營逃生,遺言讓人哭笑不得
《明史》記載朱元璋生病有紫衣人照顧,斷章取義,三觀不正

TAG:凡人摸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