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推階梯套餐,網友稱沒誠意圈錢套路,最受歡迎是8元保號套餐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文 | AI財經社 楊雅芳
編 | 明萱
近日,中國移動又出新花樣,推出一款階梯套餐。據悉,該套餐將先行在北京、上海、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陝西7個省(市)公司試點階梯套餐方案,後續會根據試點結果決定下一步計劃。
目前,上海移動率先公布階梯套餐的具體細則,月資費18元,包含80分鐘全國主叫分鐘數、來電顯示,全國被叫免費。套餐外國內手機上網採取單價模式收費,根據用戶每月國內流量使用量分為4段,價格最低至0.005元/MB,即5元/GB。
不過從網友反映來看,對於移動的新套餐並不買賬。有人評論稱:「沒有一點誠意,就是為了圈錢。」按照上海移動公布的細則,最便宜的流量5元/GB,但在各家運營商此前推廣的「王卡」中,不但自帶幾十G的流量,超出套餐的流量僅售1元/GB。
自從2015年兩會時提出提速降費後,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三大運營商先後採取多種措施,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不限量流量套餐等活動。但隨著網路聯通速率的不斷提高,用戶使用流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即使單價不斷下降,對用戶而言,每個月花在流量上的費用還是太高。提速降費,始終未能讓用戶滿意。
流量不清零被斥霸王條款
最初的提速降費改革中,運營商首先想到的辦法是流量不清零。
2015年10月1日,三大運營商推行手機套餐當月流量不清零。自10月1日起,手機上網按流量計費的月套餐用戶,當月手機流量不清零,延期結轉至下月底前使用,並且下月優先使用上月結餘流量,後續月份依此類推。這項服務無需申請,默認開通。
雖然流量不清零是許多用戶期盼已久的改革,但因為轉結時間只有一個月,這項政策的受益者並沒有想像中多。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每個月使用的流量不會相差太多,如果每個月都有大量流量轉結至下月,最終仍會造成流量浪費的現象。且用戶無法預知自己下個月實際需要的流量是多少,真正遇到特殊情況,有大量需求時,還是要購買額外的流量。
用戶真正需要的,是永久流量不清零。中國聯通曾在2015年11月底推出過一款「60元不清零套餐」,套餐中當月未使用的流量將自動轉成流量幣,存儲在聯通「流量銀行」中,用戶可根據需求隨時兌換成流量。除此之外,運營商們並未進行其他有關流量永久不清零的嘗試。
就在流量不清零推行剛剛一個月之際,中國移動還因為政策執行問題,惹怒演員韓雪。2015年11月1日,韓雪發布微博稱,自己被告知因為修改了本月套餐,上個月的流量強制清零,不能轉結到本月。韓雪反問中國移動:「這不是霸王條款嗎?」她還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這就好像是「晚餐不點滿5個就不讓打包中午的三個菜」。
當晚,中國移動官博作出回應稱,在銷戶、攜號轉網、變更套餐等情形下,原套餐剩餘流量將不享受此服務。
除了流量不清零以外,許多降費政策同樣雞肋。比如所謂的閑時流量,單價較正常流量低很多,但僅限夜間閑時使用。當時運營商的套餐中,通常會贈送幾個G的閑時流量。
對於運營商而言,流量費用的均價降下來了,完成了提速降費的任務,但於用戶而言,卻並沒有得到實惠。閑時流量的使用時間是在半夜,大多數人都在睡覺,沒有上網需求。即使要上網,這一時間人們基本是在家中,有穩定快速的Wi-Fi可以用,沒必要使用手機流量。
除此之外,中國移動在三年間還推出了不同檔位的4G套餐。以目前北京移動的4G飛享套餐為例,有從18元到588元不等的10種選擇,最高一檔包含4000分鐘的通話時長和60G的國內流量,而18元的套餐只有100MB的流量和30分鐘的通話時長。
不過最受中國移動用戶歡迎的,還是移動的8元套餐。在其他兩家運營商不斷推出低價套餐時,中國移動還繼續死守5元30M的流量政策。大量中國移動用戶辦理8元套餐進行保號,然後轉投其他運營商。8元套餐並不能夠直接通過手機操作變更,當時網上還流傳許多更改套餐的攻略。
2018年4月,中國移動流失超過200萬的4G用戶。隨後,移動聯合網易等多家互聯網公司推出低價流量套餐,但用戶仍不買賬,持續有大量移動用戶辦理8元套餐保號。2018年8月底,中國移動取消了8元套餐,但隨即遭到大量用戶投訴,被有關部門約談。近日,8元套餐重新在部分地區上線。
不限量套餐的套路
2016年5月6日,北京聯通推出了一款不限量套餐,每月46元。說是不限量,其實只有1.5G的本地4G流量,超出部分不收費,但上網速率會被限制在128Kbps以內,與2G網路速度差不多,次月1日恢復網速。除了1.5G的本地流量,該套餐還包含60分鐘的本地通話時長,接聽免費。
6月,北京移動跟著也推出了一款「46元本地流量套餐」,與聯通的設置基本相同,只不過為超出的流量設置了50G的封頂值。
但也有網友抱怨,超出後網路太慢,刷個網頁都費勁。當時《新京報》就這一問題採訪通訊專家項立剛,項立剛表示,「國內限速最高128kbps,這個速率大體上相當於2G,但用戶實際體驗時,下載速率要按位元組再除以8,實際不到20K。」
2017年2月24日,中國聯通發布了全新的不限量套餐:冰激凌套餐,包含398元和198元兩檔。此後一個半月間,移動、電信分別推出了不限量套餐。移動的「任我用」套餐分為188元和288元兩檔,分別提供12G和20G流量,超出後限速1Mbps,50G封頂;電信的天翼不限量套餐為199元每月,包含40G的4G流量,超出後降至3G速度,100G封頂。
除了流量不限套餐,三大運營商還與其他互聯網公司、銀行等機構聯合推出各種價格、流量不等的手機卡。
這些套路非常有用,從2017年三家運營商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到,這一年三大運營商的收入、利潤均實現增長。
中國移動全年營收7405億元,同比增長4.5%,全年凈利潤為1143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通信服務收入為6684億元,增長7.2%,為近6年新高;中國聯通實現營收2490.2億元,同比增長4.6%,凈利潤達23.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176.4%;中國電信營收為3662.29億元,同比增3.9%,凈利潤186.17億元,同比增3.3%。
在用戶數方面,中國移動新增4G用戶1.14億戶,總量達6.5億戶;中國聯通4G新增7033萬戶,總量達1.74億戶;中國電信4G用戶凈增6017萬戶,達到1.82億戶。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相關司局組織召開會議,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會議要求,不得誇大不限量套餐的宣傳,對限制性條款要醒目標示出來,並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誇大或混淆優惠幅度,確保用戶明明白白消費。
取消漫遊費,流量費不降反升
2018年6月22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相繼發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遊」費,新老用戶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台)。改為全國流量後,的確方便了用戶,但普通流量資費真的便宜了嗎?
在此之前,各大運營商推出的歸屬地省內流量套餐,此類套餐計費擁有一套複雜的計算方式。如果用戶在手機號開戶所在地辦理的流量套餐,那麼只有在手機號歸屬地才能享有省內套餐,一旦用戶離開歸屬地,流量套餐就將失效,超過套餐外的流量大約0.3元/M,費用高昂。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運營商的規定,當用戶同時擁有本地流量和全國流量時,不管用戶是否出省,都優先使用全國流量,用完再用本地流量。用戶不可避免會遇到非常尷尬的情況:如果在月初沒有出省,將全國流量用完,之後去外地需要使用流量時,即使有再多的本地流量也沒用。除此之外,還有網友反映,曾出現過在兩省交界處,沒有出省,卻「被漫遊」的情況。
不過流量漫遊費的取消並沒有惠及所有用戶,比如校園流量套餐、小區套餐等固定小範圍內的套餐都不在調整範圍內。
還有人發現,一些更加優惠的省內流量套餐,在升級為全國流量之後,意外消失了。有些不常離開歸屬地,不需要全國流量的人,在省內套餐流量耗盡後,想要購買流量疊加包時,通常會選擇省內流量包。與全國流量疊加包相比,省內流量包價格更低,但在流量漫遊取消後,這些用戶只能退而求其次,購買更貴的全國流量疊加包。
2017年9月1日話費漫遊費取消之後,運營商已經意識到日後的流量「漫遊費」也將取消。
2018年4月2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曾表示,流量「漫遊費」將於7月1日取消。5月17日,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路提速降費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2018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推動移動流量平均單價年內降低30%以上。
但提速降費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一直以來,流量資費太貴是大部分手機用戶的痛點。進入4G時代,網路覆蓋深度不斷完善,網速越來越快。互聯網服務質量的提升,導致流量消耗速度加快。
2018年2月,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通信業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達246億GB,較上一年增長162.7%。全年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775MB/月/戶,是上年的2.3倍。其中,手機上網流量達到235億GB,比上年增長179%。
移動互聯網流量高速增長隨之帶來用戶在流量套餐方面的花費越來越多,即使三大運營商一直在政策的要求下提速降費,始終沒能讓大眾滿意。
據南都報道,2014年至2017年,三大運營商流量資費均價分別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8元/GB,2015年-2017年三年中的資費降幅分別為42%、38.7%、41.5%。對比2014年,2017年的全國流量價格降低了80%。
※人人網賣身背後:天涯貓撲飯否為何沒落,誰是下一倒下的社交巨人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