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靖難之役的成功,有三個人的存在至關重要,其中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靖難之役的成功,有三個人的存在至關重要,其中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原標題:靖難之役的成功,有三個人的存在至關重要,其中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大明洪武三年,洪武皇帝朱元璋考慮自身布衣出身,朱家皇室對全國的統治未有過往新開王朝之鞏固,便想法設法加強皇室本身力量,最具體顯著的就是封25位宗室藩王,分封地區主要是大明腹地和邊塞要地。最終在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沒幾年,北方的燕王朱棣發動兵諫,推翻朱允炆的中央朝廷統治。最終以朱棣成功稱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告終。史稱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朱棣稱「奉天靖難」。


對於靖難之役的成功,朝野之間無不瞠目結舌,若是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李善長、徐達、劉伯溫等大明開國前後的人泉下有知,怕是會跳出來罵人,再結實的棺材板也壓不住。靖難的成功,有三個人的存在至關重要,其中兩個自然是這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戰的主角:朱棣和朱允炆。


朱棣篡位成功是大一統王朝中,藩王強行以武力奪得天下的唯一例。大一統王朝中的藩王叛亂基本是百死一生,這一生還是「朱棣」這一生,一藩之地打天下之地還能贏,這難度相當於我們遊戲中地獄難度中的地獄難度,機會只有一次。朱棣能成功有一部分是自身軍事才能、政治頭腦和機智果敢,可更多的是朱允炆的幫助。



比較起朱棣,朱允炆不要太舒服,全國各地的軍隊百姓官吏,為正統皇帝朱允炆出錢出力出人,盡皆在等著看朱棣笑話。朱允炆隨便調動100萬軍隊,應對朱棣砸鍋賣鐵弄出的30萬燕軍,打著玩似的,沒一點壓力和難度。最後朱棣貿然深入,直插南京,城外野戰沒打過,守當時數一數二的堅城,擁二十萬大軍,充足的糧餉,仍沒擋住朱棣。這還能說什麼?

當時朱允炆逃出南京,依舊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能說朱棣太強,只能說朱允炆太弱太弱。朱允炆要輸,比朱棣要贏困難許多。



靖難的成功,還有一位誰都想不到的人物是誰呢?他就是藍玉。藍玉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藍玉案中身死,連帶常升、曹震、張翼、朱壽、王弼、何榮、詹徽等一公十三侯二伯,牽連被殺的達到一萬五千多人。原先太子朱標的班底盡皆屠戮殆盡,原本能繼承到朱允炆手中的淮西勛貴力量,文臣武將,基本被一掃而空。


藍玉的軍事才能更是得到朱元璋、徐達、馮勝、常遇春等人的認可,捕魚兒海一戰威震天下,大明開國大戰他都有參與,徐達等名將常帶藍玉在身邊言傳身教。朱棣打勝的韃靼,是被閹割過無數次的蒙古,和藍玉比差太遠了。


許多人說,朱棣的靖難成功很大的因素是朝中無大將。君不見,朝中無大將,燕王朱棣在北方打了三年,看似戰果不錯,其實只佔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糧餉都快枯竭,難以收集。我們看朱棣打得不錯,其實開著上帝視角,沒結合當時全國情況,外加最後的勝利結果。朱棣的三年叛亂,在許多百姓看來就是送死,多是茶餘飯後的聊資。


最後,朱棣孤注一擲,冒進直插南京,在宿州之戰又被打得潰不成軍,要不是朱允炆出現重大的決策失誤,堪稱弱智的操作,朱棣怎能取得勝利,打下南京。若是藍玉在,朱棣敢起兵叛亂,不到半年就會給收拾。不過,藍玉還在的話,朱棣敢不敢起兵都是個問題。很大的可能是在家中坐以待斃,等待朱允炆的削藩。



可惜藍玉早已不存在,朱允炆能從父親朱標那繼承的東西少得可憐。朱元璋死都沒想到,朱允炆的皇位未被悍將奸臣所奪,卻在他死後沒幾年,被自己兒子給強奪去了。


藍玉在靖難中的重要性,就在於他已經不存在了,牽帶著大明朝中無大將名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打敗太平軍的六字秘訣,一戰二戰中得到廣泛的運用
他是比戚繼光更厲害抗倭名將,武功高強到一人平叛亂,當世無敵

TAG:今人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