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對孩子打罵式懲罰,只會幫他發展出更強烈的反抗

對孩子打罵式懲罰,只會幫他發展出更強烈的反抗

文:糖糖

你見過幾個孩子是越打越聰明的?

「當父母打你的時候,你心裡在想什麼?」

一份關於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名意測驗中這樣問道:

A.改

B.怕

C.恨

設計者的想法是:若有50%的兒童在父母打自己的時候,心裡想「我再也不犯了,一定改」,那麼,「打」這一教育手法就不應該廢除。

結果呢?

800份問卷,選「改」這一項的居然是 0 !

40%的兒童想到的是「怕」;

60%的兒童想到的是「恨」

可見,用打罵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只能幫他們發展出更強烈的反抗和挑戰。

而且,媽媽們心裡都知道,孩子可比你更頑強、更有耐心、辦法更多、心思更多!我們越是打罵懲罰,他就越報復,結果往往是我們崩潰,甚至抱頭痛苦:「 我真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

01

不當懲罰的後果

埋下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種子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充滿家庭暴力環境中的兒童,長大以後更易有暴力傾向。

而事實上,這也關係到孩子日後對人生、社會的看法——一個從小挨打的孩子,容易導致其長大後會苛刻而冷漠地對待這個世界

我們必須學習有效的方式去規範孩子的言行,而不是用懲罰,或者試圖通過權威的信念來威脅孩子,相信這也是無數的爸爸媽媽們使用的一招:「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我就要把你......」

實際上,只有你的懲戒出於愛心,又執行得合理、巧妙,孩子才會心悅誠服。

對所犯錯誤的認識出現偏頗

孩子受到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認識,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內疚感

他們甚至會認為,受到懲罰便可以抵消他們的「罪行」,甚至便覺得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犯相同的錯誤、各種錯誤。

之前有一個媽媽來信說,她給讀小學的孩子輔導作業,每次都被氣得半死,情急之下,免不了對孩子動粗。而事後又非常後悔,寧可自己扇自己耳光以示懲罰。

在她看來,自己扇自己耳光受到了懲罰便可以「心裡好過一點」、抵消她打孩子的「罪行」。結果也正是因為她這樣懲罰自己的行為,導致她認識不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錯誤:她下一次繼續對孩子動粗

逆反的心理

懲罰給孩子帶來的感覺往往是敵意、仇恨、報復、抗拒、沒有價值感、自憐、自卑

還是接著上面的例子,媽媽對孩子的不當懲罰,孩子越是精神緊張、抗拒、不安,思想反應也越發遲鈍,媽媽越是氣急敗壞,長此以往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糖糖給她的回復是:「 輔導孩子做作業,孩子容易重複犯錯,需要耐心和方法。如果方法欠缺,也至少需要有耐心。你見過幾個孩子是越打越聰明的?」

長期接受打罵懲罰的孩子,往往心裡總是有種恐懼感、沒有安全感。內心的慌慌張張會影響他的交友、學習、工作等等。

懲罰作為一種行為是會被孩子效仿的,「以強欺弱」甚至會發展成為他以後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

02

尊重孩子生理及心理的發展規律

家長要學會辨別在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一些生理及心理的問題。

例如就孩子吃飯這回事,不要一口就判定說孩子挑食,責罵孩子挑食。尤其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他們的味蕾是大人的數倍,所以在他們嘗試新的食物時所感受到的不同會比大人敏感的多。

只有認識到孩子這樣的生理特點,才能夠有效應對。

我記得糖糖以前就不喜歡吃青菜,我們心裡著急,但是也不太強求,那就拉長戰線,不斷嘗試,並且告訴孩子,不吃青菜會有怎樣的危害啊,不吃青菜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身體不適棒棒的怎麼當特警呢?

換著花樣去讓他嘗試,他願意一點點接受的時候,給與鼓勵和認可,他終究會習慣、甚至會喜歡上的。

還有一些成長中的心理問題,有的孩子非常害羞,在公共場合不善於交流,孩子不懂得分享也是一個心理成長的過程,這並不是孩子的錯。強行干預只會破壞孩子的自然心理結構,這些都需要家長更多的耐心,不要逼迫孩子做非常抵觸的事情。

不妨放開一段時間再試,如果我們認為是孩子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過一段時間再繼續嘗試。並且和孩子講一講分享的的好處,讓他漸漸明白為什麼需要分享。

還有,了解孩子種種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也很重要,例如家庭的變故,環境的變化,社會交往,甚至是營養不均衡都會引發行為問題,在孩子行為的背後還需要反省是不是有我們自身的原因存在?

03

怎樣懲罰孩子才好?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孩子只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的辦法之一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例如,對於喜歡撒謊的孩子,我們可以製造場景讓他親身體會一下被騙的滋味:

對孩子承諾表示可以帶他去看電影。等到他穿戴整齊、歡歡欣欣準備好了,到了要出門的時候,突然告訴他:「寶貝,今天不去看電影了。」孩子的情緒可想而知。

你可以蹲下身來、握著他的手、看著他的眼睛、輕身對他說:「這就是被謊言欺騙的感覺......說真話是非常重要的,我剛才對你說謊,感覺糟透了,我不願意再撒謊。相信你也不願意再被人欺騙,對嗎?」

即使孩子認錯,保證,也要堅定地告訴他:「今天不會去了,但以後會去。」

心情的失落和沉重,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謊言會給別人帶來傷害,因為他親身經歷過。

心理懲罰比打罵更管用

但需要家長把握好尺度。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真正讓人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心理情緒是內疚,而非羞恥感、恐慌感或者其他。

冷卻法

當孩子犯了錯誤卻任性嬌氣時,大人可有意識地冷凍氣氛:表現出冷淡的神情,冷眼盯視,甚至連冷淡的話也不說。

這種冷凍式的心理制裁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能使孩子的哭鬧變得無效,發脾氣收到冷雨,促使孩子心理緊張開始收斂,為下一步施教創造條件。

自然後果法

這是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來的教育方法。

是指孩子自行為上發生過時候,成人不給與另外的批評和懲罰,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過失造成的後果

這樣可以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引起悔恨並加以改正。

當然,這種後果必須是不很嚴重,孩子能夠承受得了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往往都是有極其隱秘的心理原因的。

因此,當他表現煩躁、故意頂撞或者說粗話等不良行為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孩子這樣做的原因,知道他的想法,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引導他

但是不管什麼情況,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先讓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因為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你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培養孩子的閱讀力,要好好把握這3個時間點
自信的孩子,就因為爸媽做了一件事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