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海在開埠前是小漁村?

上海在開埠前是小漁村?

上海,一座極具爭議的城市。喜歡她的人們習慣賦予她華美的讚詞,繁華現代,不夜城裡的東方明珠令人神往;討厭他的人也不吝嗇對她的苛責,排外自大,沒有溫度的水泥城市令人生惡。其中在苛責上海的論述中,有個觀點一直頗受歡迎,「上海沒有什麼歷史底蘊 ,古代上海是小漁村,直到1843年開埠後才開始輝煌」。

針對「上海歷史」概念的認知也是很有爭議,一般分為廣義與狹義的兩個上海。廣義是指包含上海直轄市6340.5平方千米內所有地區的歷史;而狹義是指原來上海市區老城廂這一帶的歷史(不含嘉定青浦松江南匯等郊區)

為什麼「上海歷史」定義會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歷史上的上海到底是不是小漁村?

1

六朝,上海有了單獨名稱

百年六朝是上海歷史發展的發軔時期,無論從政府、文人、百姓都爆發了一場上文化意識的覺醒,上海地區也有了自己的三個代稱——華亭、雲間、滬瀆!從文化概念上不再泛泛混談於蘇州吳郡,開始有了自己文化符號。

「華亭」的出現是一場政府推動,也是上海地區首次有單獨的名稱。《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遜徑進,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

華亭的位置就在今天松江小崑山附近,因靠近古時的華亭谷而得名。「華亭」因為是政府冊封的稱呼更為正式,後多代指上海的行政區劃。同時逐步代表了一種家鄉情感,比如《平復帖》的作者陸機在殞命之前曾感嘆「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這是首次有人把上海地區認為自己的故鄉,華亭背後代表的文化意義開始展現。

「雲間」的誕生,更顯示一股文人情懷。陸遜之孫陸雲字士龍,與荀彧的後人荀隱(字鳴鶴)有一個絕妙的自我介紹:「雲間陸士龍,日下荀鳴鶴」。陸雲暗示,風從虎雲從龍,龍從雲間來。荀隱來自洛陽的天子腳下,天子為日,鶴於日下立。雲間對日下,士龍對鳴鶴。這兩句千古對答成為中國對聯的濫觴,而正因為陸雲出生於上海,「雲間」逐漸開始成為上海地區文化上的雅號,如非官方的地方志《雲間志》,明清時的「雲間畫派」,文人匯聚的「雲間第一樓」等等。

「滬瀆」是上海地區又一個別稱,代表了百姓的努力,上海市現在簡稱「滬」也是來源於此。魏晉時期漁民為了捕捉魚蝦蟹,發明了一個漁具即水下柵欄,名為「滬」。這個漁具在上海地區的百姓首先發明使用,因此上海就有滬這一稱呼。「滬瀆」隨後引申出地理軍事上的文化符號,東晉為了防止天師道孫恩起義建立了滬瀆壘,宋朝還追尊軍事家孫武為「滬瀆侯」。

上海地區文化上開始了自立門戶,南朝也在金山地區建立短暫的「胥浦縣」「前京縣」,但是畢竟地處東南一隅,正如蕭綱《吳郡石像碑》所述那樣「淞江之下,號曰滬瀆。此處有居人,以漁者為業。」可見這時的上海依舊是個臨海的小漁村,比如東漢末年道教的左慈就為曹操獻上過這裡的松江鱸魚。而上海歷史真正的發力還是要到唐宋時期開始。

(三國殺圖)

2

唐宋,商貿竟然如此發達

六朝的上海雖然文化覺醒,但是經濟政治發展還比較落後,畢竟地處當時海疆的邊緣地帶,發展較慢。隨著唐宋時期,貿易航運逐漸發展,北人進一步南遷,上海地區進入他的政治經濟發展期。核心標誌就是華亭縣的建立、市舶司的成立,商業經濟發展。

《新唐書·志第三十一》提到「華亭,上,天寶十載析嘉興置」,也就是公元751年,上海地區正式脫離於嘉興,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行政規劃,至今的行政區劃基本沿革華亭縣的範圍(外加吳淞江以北地區),延續1267年。

華亭的建縣代表了人口達到規模,社會經濟發展有了極大進步。唐代對各縣的人口數量和經濟水平進行分級,共5類「望、緊、上、中、下」。而根據《新唐書》記載華亭縣等第為「上縣」,屬於中游,對於新設的縣治已經實屬不易,但是排名在吳郡七縣仍是末位,可見唐代上海地區相對於周邊發展還是較為落後的。

唐宋上海地區重要的經濟支撐在於航運貿易,在唐晚期開始,華亭縣成為東南重要的貿易集散地之一。主要的通商港口也有兩個,一個是縣治華亭(今松江區),另一個是依靠吳淞江且更為繁榮青龍鎮(今青浦區)。

寫於北宋嘉佑七年的(公元1062年)的青龍鎮《靈鑒寶塔銘》就記載那時上海地區「自杭蘇湖常等州,月月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溫台等州,歲二三至。廣南、日本、新羅,歲或一至」,可見宋朝中期上海地區的貿易盛況,其通商範圍以江南等國內地區居多,對外貿易也已經逐步開始。

到了北宋末年,《宋史·食貨下八》記載宋徽宗「宣和元年,秀州開修青龍江浦,舶船輻輳,請復置監官」在華亭縣設市舶務管理對外貿易,隸屬於兩浙路市舶司。這是《宋史》記載中北宋僅有的六個市舶機構之一(廣州、寧波、杭州、泉州、諸城、上海)。可見上海的對外貿易港口地位日益重要。

不僅史料記載,最近挖掘的上海青龍鎮遺址出土了很多外貿瓷器,足以證明那時華亭縣以及青龍鎮的商貿繁華。

除了貿易港口方面方面,單從商稅方面看來,宋代上海地區的商業水平也已經趕超周邊地區。《宋會要輯稿·食貨一六》就對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江南地區的商稅有明確記載。上海地區全境(華亭縣城與青龍鎮)商稅額26498貫,江南地區諸縣之冠甚至超過許多州治。可見整個北宋時期,上海地區商業繁榮,經濟發達。

廣義的上海地區在宋朝開始就不在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而是一個東南新興的港口,他的成功蛻變背後的原因有三個。

1)絕佳的地理:上海地區最核心的河道吳淞江,唐宋時期,江面開闊是太湖平原的重要出海港;縣域內河道縱橫,打造通往蘇杭地區的「海江河」聯動水網;背靠的江南是古代出口商品的重要生產地(絲綢與越窯),同時也是當時重要的進口奢侈品(象牙、香料、珠寶)的重要消費地。

2)移民的貢獻:隨著安史之亂開始,北方大量的移民來到上海地區,使得本來地廣人稀的情況得到改變;帶來先進的農業與水利技術,使飽受潮災困擾的上海得到發展;定居上海的南遷大族,仕官後讓上海的政治地位逐步提升;隨著新移民的到來,開創了兼容的氛圍更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3)政府的重視:《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四》記載,南宋高宗「詔兩浙提舉市舶移就秀州華亭縣置司」,開始統轄杭州、寧波、溫州等港的市舶事務。華亭縣的港口地位又一次提升。畢竟上海地區是一個新興的港口,對比杭州、寧波等傳統大港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政府對上海地區的航運重視可見一斑。

而唐宋時期,狹義的上海(如今上海市區部分)也在逐步發展,《宋會要輯稿·食貨一九》就第一次出現「上海」的稱呼,這是個收稅的機構。位於吳淞江支流「上海浦」岸邊,故而得名,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漁村市鎮,上海市區的正式蛻變也就要從元朝談起了。

3

元明,開始直屬於行省

無論從政治地位還是經濟發展,不足百年的元朝在上海歷史上占居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政治方面的上海地區,在元朝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1277年原華亭縣升格為府(因吳淞江貫穿境內,後稱松江府),這讓長期從屬於嘉興或蘇州的上海地區,正式擺脫縣級地位,第一次直屬於行省的架構。

14年後的1291年,元政府劃松江府東北五個鄉成立上海縣。這是上海市區建城的伊始,至今728年。元朝上海政治上的飛躍離不開自身航運業的長足發展。

上海地區,整個航運業的成敗在於密布的河道,在河道暢流時這裡「舊為海商輻輳之所」《至元嘉禾志·卷三 鄉里》,而河道淤塞時這裡「江浦湮塞,蕃舶鮮至」《宋史·食貨下八》。而宋末元初,隨著上海成陸不斷東進,原先的青龍港和華亭港,逐漸遠離海岸,尤其是吳淞江上游淤堵嚴重,嚴重影響到航運貿易,即使宋元兩朝政府花費巨資派人疏浚吳淞江(現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就是當時疏浚吳淞江的直接證據),但是還是抵不過日益嚴峻的泥沙淤積。在元朝建立之初的《至元嘉禾志》就記載那時候的青龍鎮「無復海商之往來矣」。

這時吳淞江下游的支流——上海浦(後稱大黃浦,今黃浦江)走上歷史舞台,《明史·河渠六 》就記載「大黃浦總會杭、嘉之水,又有澱山、泖盪從上而灌。是以流皆清駛,足以敵潮,不能淤也。」因為其更靠海,水深流暢,船隻出入便捷,就逐步成為了元朝至近代上海地區最主要的港口。

在元代上海港就成為全國範圍內設置7大市舶司中最年輕的港口。(「杭州、上海、澉浦、溫州、慶元、廣東、泉州置市舶司凡七所」《元史·本紀第十七》)。

此外,上海港和寧波、澉浦一起成為對日貿易的主要港口,也是征東攻日的後備重要港口之一(「詔以征東留後軍,分鎮慶元、上海、澉浦三處上船海口」《元史·兵二》)。而元代三次大規模漕糧海運,上海港是離開瀏家港後的最重要一站(「計其水程,自上海至楊村馬頭,凡一萬三千三百五十里。」《元史· 食貨一》),漕糧海運的起航,為上海的航運輻射腹地進一步擴大至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江海聯動的新興港口。

短暫的元朝過後,兩百年的明朝採取閉關的政策,上海港並沒有得到飛速的發展。但是明朝上海地區在全國的地位卻沒有下降,反而因為上海的經濟實力日益吃緊,尤其棉紡織業冠絕天下。

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布衣》就記載:「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織造尚松江」,明朝中後期的文學著作中有很多關於松江布業繁榮的記載,例如《金瓶梅·六六回》就寫有「與來保還往松江下五處,置買些布貨來賣」。

而明朝的松江府能成為全國棉紡織業中心,並不是機緣湊巧,而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必然結果。

1)天時:賦稅沉重

松江府是明朝重要的產糧區並承擔了沉重的賦稅壓力。史稱「蘇、松、嘉、湖諸府,財賦敵天下半」(《明史·列傳一一七》),這就是網路上大家一直說的「蘇松賦稅天下半」的由來。

糾此原因不僅因為上海地區農業發達,水利疏浚,更關鍵的是處於政治因素,《明史·食貨二》記載「惟蘇、松、嘉、湖,怒其為張士誠守」。整個明朝百姓不堪其苦,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木棉》「松郡稅糧十八萬石耳。今平米九十七萬石,是十倍宋也。」

為了繳納這高昂的稅收,上海的百姓主要通過「棉布折銀」來繳稅,即通過大量生產棉布來折算銀兩抵扣稅收,導致在上海地區家家都有紡織機器。《農政全書·木棉》中就有「所繇共百萬之賦,三百年而尚存視息(視息意為苟活)者,全賴此一機一杼而已。」

由於沉重的賦稅壓力,導致整個蘇松地區被迫發展手工業,這樣也從側面加速了紡織品的商品化,明中後期的蘇州府、松江府成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最先發展的地區。

(滿滿的高考歷史考點,各位背出來了嗎?)

2)地利:土質適合

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由於長江大大量泥沙因為地球偏向力的原因沉積南岸,形成的砂質土壤,不適合水稻。《農政全書·木棉》就記載「松江府東去五十里許,曰鄔泥涇,其地土田磽瘠,民食不給」,而這類砂質土地卻非常適合棉花的種植,因此明朝以後上海地區就出現了西稻東棉的農業格局。

如今的上海市區及浦東的廣大地區都是當時松江府內棉花的重要產地(《松江府志·卷五》形容上海縣「水田絕少,僅宜木棉」),棉花逐步成為上海地區最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民國時期上海的市花就是棉花,現在上海郊區還依舊有種植棉花的傳統。

3)人和:技術推廣

中原本不產棉花,宋朝從外來引入,由閩廣與西域率先種植,並未得到重視。而江南地區本與棉花無緣,直到元朝一位劃時代的紡織學家——黃道婆的出現,改變了上海的歷史。

《農政全書·木棉》記載「國初時,有嫗黃婆者,自崖州(今海南)來,乃教以作造桿彈紡織之具」,「人既受教,競相作為,轉貨他郡,家既就殷。」正是因為黃道婆傳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得到迅速傳播,扭轉了上海的經濟格局,成為全國棉花種植的源頭,更改變了當時中國百姓的穿衣歷史。之前百姓都以麻衣為主,富人著絲綢。正因為從上海地區開始輻射全國的松江布以及明清逐步擴大的棉花種植,讓百姓也開始能穿得起禦寒的棉布,成就了中國紡織史濃墨重彩一筆!

元明時期的廣義上海地區歷史,是一段蓬勃輝煌的歷史,這時的上海地區核心在松江,早已不是小漁村。從政治上的「由縣升府」到經濟上「衣被天下」的榮光,再到文化上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執畫壇牛耳。

這些都讓上海地區成為江南僅次於蘇州杭州以外,最為重要的東南名府。萬曆年間安徽歙縣地方志《歙志·貨值傳》就記載「今之所謂大都會者,大之為兩京,江浙閩廣諸省,次之為蘇松淮揚諸府」從明代其他地區的記錄可以看到,當時城市排行榜內,一類城市為北京南京杭州廣州福州,二類排名最前的就是蘇州和松江府。

而這段時期的狹義上海市區的歷史也得到長足的發展,整體的繁榮程度雖比不上當時的松江府核心地區,但也不再是小漁村那麼滯後了,而上海市區在元代的市舶司再到漕糧海運的關鍵重地,都彰顯上海市區的歷史與海、港口、航運息息相關,他何時才能得到真正的崛起並成為上海地區的代表?那就應該從清朝康熙年間說起。

4

清,逆襲者上海

1843年的上海開埠是一個重要分水嶺,近代史的上海地位無可匹敵,但是在清朝前中期的上海歷史卻令人不勝了解。很多人會有誤解上海市區的正式逆襲是在通商之後的事情。其實不然,早在清朝前期,上海地區的中心地帶已經從原先的松江府城(今松江區)逐步轉移到上海縣城(今上海市區),主要表現在政治與經濟上。政治上的上海縣城崛起主要有兩點;

1)江海關的轉移:康熙年間平定明鄭後,1684年開放海禁,將外貿收稅機關由唐宋元明時期的市舶司改名海關(並沿用至今)。全國範圍建立四大海關,粵海關(廣州),閩海關(福州),浙海關(寧波),江海關(連雲港雲台山)。

當初將江海關定在雲台山主要是因為這裡是明朝中後期漕糧海運的初始站,後來因日益淤堵,不利通航。設立沒幾年就將江海關正式遷至上海縣城內,從此,上海海關成為全國四大海關之一,為上海市區的崛起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

2)蘇松太道的建立:清朝的行政區劃制度中「道」是省與府之間的行政機構,通常一個道會下轄幾個比較重要的府。而在康熙年間,中央政府就在蘇松地區設立蘇松太道,管轄蘇州府、松江府、太倉州。道台衙門在雍正八年即1730年,從太倉遷至上海縣城並由道台管理江海關。

這樣的意義重大,行政架構中上海縣雖然隸屬於松江府,但因為道台衙門設置在上海縣城內,松江府要聽從上海縣城裡道台的行政命令。導致直接控制上海縣政務的是蘇松太道(又稱上海道)的道台。而且蘇松太道又兼理關鍵的江海關,地位顯赫。松江府城早在雍正時期其實在政治上已經被邊緣化。乾隆年後的文獻資料如英國人與上海商議開埠的來往文件,直接簽字的是上海道台而不是松江知府。

經濟上,上海縣城不再是明朝時期那個廣種棉花的縣邑,而是逐步成為了清朝中期以後國內貿易的最為重要的港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地理位置絕佳:上海縣城緊緊依靠如今的黃浦江,而之前黃浦江為吳淞江的支流,明初夏元吉進行吳淞江與黃浦江的疏浚工程,使得黃浦江成為上海最為重要的主幹河流,而且靠東離海近,江深數米,方便船隻進出。而且是中國最富饒的江南地區的通海門戶。

林則徐就在開埠前上表朝廷的奏摺中寫道:「松江府屬之上海縣為江蘇海口要地,時有洋船出入,商賈輻輳,市廛稠密,且系蘇松太道駐紮之所,庫儲海關錢糧尤為要緊」(《林則徐集·奏稿》)

2)南北船隻的換停站:上海位於海岸線的中心,上海以南稱為南洋,多礁石,故南洋的船多尖底吃水很深稱為福船。上海以北為北洋,多淺灘,故北洋的船多平底吃水很淺稱為沙船。(沙船主要製造基地就是上海崇明,因此如今上海市徽中就有沙船標誌)這兩類船隻路經上海去到對方的海域必然無法適應不同的水文情況。因此,上海成為南北洋航運換船的必停之地。這裡商船緊湊,絡繹不絕。

3)南北貨物的中轉站:上海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一個海岸線和長江流域的T 字形結構,乾隆年後,滿清政府逐步放鬆海運,並解禁關外的貿易。至此,上海的南北西三面都有著獨有的特產,貨物在上海中轉並依靠江南發達的河道或者逐漸成熟的海運航道發往全國。

例如上海北方的奉天豆餅是極為難得的絕佳肥料,可以給到長江流域的湖廣江南進行施肥提升農業生產。上海南方的福建廣東的木材糖品可以通過海運到上海並發往京城滿足當地貴族需求。上海西方的蘇州絲織、松江棉布可以通過上海海運發往廣州出口,湖廣漕糧也可以通過上海海運進京,成為京城貢品。

由此可見在清朝中期開始,上海縣城因為其獨特的江海樞紐優勢,在全國航運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最為重要的國內貿易港口。進而1843年五口通商,一個新的上海從曾經繁華的港口地基上浴火再生!

回顧上海的歷史就可以看到,廣義的上海地區,早在唐宋時期已經是一個新興的港口,不再是個漁村。而狹義的上海地區(今上海市區)則在元朝時期完成了一次飛躍,脫離了小漁村的束縛。

上海這是一座因海而生的城市,他的歷史足跡永遠離不開航運港口的變遷,從唐宋的華亭港、青龍港,到元明清的上海港,再到開埠後的遠東第一大港,直到21世紀世界第一大港。他的發展有本可源,一脈相承。

END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三月避暑,九月避寒,元代皇帝還有空管國事嗎?
葬禮和婚禮在同一天,第三帝國同時覆滅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