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比宣紙還好的竹紙是如何製成的?

比宣紙還好的竹紙是如何製成的?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書畫學習者來說,「紙」必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利器。從古至今,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宣紙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輕如蟬翼白如雪,薄似細綢聞無聲」,這是對宣紙的美譽。歷來有很多知名的書法和國畫,都是用宣紙寫成或繪就的。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使用宣紙作畫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其實,除了宣紙,還有一類紙張——竹紙也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有多位書法大家的墨寶都採用竹紙書寫。比如書聖王羲之的《雨後帖》,王獻之的《中秋帖》,曾鞏的《局事帖》,米芾的《珊瑚帖》《論紙帖》等。

竹紙是用竹子製作而成的紙,最早起源於公元4世紀。它的製作工藝流程可概括為72道手工,繁複的工藝反映出竹紙製作工人真實的工作方式。祭山神、砍竹、斷青、削竹、拷白、浸泡、斷料、漿料、入鑊、煮料、出鑊、翻攤、磨料、打漿、撈紙、曬紙、檢驗……從一支嫩竹到一張竹紙出廠,大小工序可能不止72道,有些工序是需要反覆操作的。

砍竹

削竹

浸泡

其中,「削竹」工藝是竹紙製作流程中較為特殊的環節,竹子去掉表皮,以獲得均勻、老嫩一致的纖維(白料)。「削竹」可以保證嫩竹纖維的純粹柔韌,令做出的紙張緻密光潔。不去皮的竹子叫「湖塘料」,竹皮纖維相對粗糙,有些人喜歡其質樸、自然、帶筋。「拷白」工藝讓竹肉鬆散,在後續工序中竹肉容易浸入石灰、尿素髮酵,漂洗析出營養成分。「浸泡」「翻攤」等工序,需要工人在高溫狀態下、在石灰水池裡手工作業,勞動強度很大。「撈紙」在竹紙製作工藝流程中最具特點,無論紙張尺寸大小,都是一個工人操作,即一個人撈出一整張紙。

自古以來,中國最好的紙都是為文化服務,服務群體是文人士大夫,根據用途可劃分為書法用、繪畫用、書籍刷印、裝裱裝璜用等。這就對紙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保存時間久,不霉變、不腐爛、不遭蟲蛀;第二,著墨受色敏感,適量吸水。而竹紙能夠很好地滿足這兩個要求。

竹紙的特點是紙性半生半熟,見筆見墨,蓄水量相對小,垂直滲透,入木三分。檀竹與檀草混合、長短纖維交織,這是宋代就有的工藝。今人在前人基礎上,發展創造出真正紙壽千年的竹紙產品。

越竹齋千年竹紙禮盒

時至今日,竹紙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竹紙這一傳遞千年的載體,讓更多人了解、領會竹紙及竹紙背後的故事,將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今日知識點

中學歷史:文房四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 的精彩文章:

「偽裝高手」變色龍是怎麼變色的?
「追星族」不可錯過的納木錯星空到底有多美?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