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掛在嘴邊的「我都是為了你」,不過是以愛為名的綁架!

你掛在嘴邊的「我都是為了你」,不過是以愛為名的綁架!

作者 | 曉吉



1

最近,表弟特別苦惱。

舅舅近來工作比較忙,經常加班到深夜,舅媽時不時在家裡大發牢騷,還摔東西,把家弄得雞飛狗跳的。

老人勸她,「這把年紀了,別老生氣,他也是為了這個家,你理解理解他。」她嚶嚶哭泣,不滿地說,「這些年,他就沒管過家,我要不是為了兒子,早就離婚了。」

表弟已經不止一次聽過這話,他總覺得媽媽的不幸都是他造成的,他是累贅,如果沒有他,也許媽媽爸爸會比較幸福。

有一次,舅媽抱怨時,他鼓起勇氣告訴她,「媽,我馬上就要上大學了,你跟爸在一起,既然不幸福,你就離婚吧,不用顧及我。」

舅媽本來只是抱怨,一聽表弟的話就開始痛哭,還嚷嚷著,「我都是為了你,你還有沒有良心。」表弟鬱悶至極。

我聽了,「呵呵」兩聲表示無奈,我們這輩人,從小聽父母說的最多的,恐怕就是「我都是為了你」之類的話。

這話乍聽上去很是感人,卻難掩對子女的情感綁架,讓我們誠惶誠恐,喘不過氣來,分分鐘鍾想要逃走。

父母一遇到爭執時,總是第一時間把孩子搬出來進行說辭,所有的不甘和無奈,好像因為有了這個理由,而變得容易承受,再用孩子作為武器,反擊對方,讓自己變得強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最不求回報的,就算事實如此,我們也從來不是借口,更不是那個憑空臆想,軟弱無能,毫無主見的軟體動物。

愛應該是體諒和寬容,而不應該讓孩子為難。

你掛在嘴邊的「我都是為了你」,不過是以愛為名的綁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2

父母常說的「我都是為了你」,探究其潛台詞就是,「我為了你,你也要回報我,你必須什麼都聽我的,無條件地服從我。」就像一個拉線木偶,只能按照掌控者的指令去走。

作家龍應台說過,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感,其實是一種情感勒索,而情感勒索的本質,是勒索,而不是愛。父母對孩子付出的強烈情感,正溫柔地毀掉孩子。

前段時間播出的《我家那小子》,朱雨辰和媽媽的相處模式引發了大眾討論,朱雨辰媽媽那無人超越的愛,卻讓兒子窒息。

她每天堅持凌晨四點起床給兒子燉梨吃。主持人問她為什麼要這麼早起床,她直言,「只有四點起床,到八點結束,才不影響我煮中飯和晚飯的進度。」

這裡不難看出,朱雨辰的媽媽是一個樂於為家庭付出的人,尤其是兒子,更是她生活的全部。她以為她在愛兒子,卻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禁錮著兒子。

朱雨辰早在節目中說過,每天必須喝各種汁 ,一天都喝不了兩口純凈水,有時來不及喝了,媽媽也非要讓他喝下,不然不能出門。

她沒有自我,全能奉獻,無微不至地安排兒子的生活,對於兒子交女朋友,她也橫加干涉。

所以結果就是她看上的,兒子不喜歡,兒子看上的,她不喜歡,導致39歲的朱雨辰,感情上依然形單影隻。

我相信大部分媽媽和朱雨辰媽媽一樣,初衷都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媽媽,可遺憾的是,很多媽媽並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更多的父母時刻強調著我都是為了你,藉此對孩子的生活指手畫腳,殊不知,這無私的愛的背後只是自私地想控制孩子,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

有人說對愛最好的態度是,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態度卻是,我是愛你的,你是屬於我的。

你掛在嘴邊的「我都是為了你」,不過是以愛為名的綁架!

愛應該是保護孩子的港灣,而不應該成為束縛孩子的枷鎖。

3

人生而對自由有著強烈地渴望,就算父母,孩子也夢想有一天能掙脫牢籠,自由翱翔,這是天性,也是人權。

紀伯倫有一段詩歌寫得很好: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這段話曾出現在電視劇《小別離》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成績忽上忽下的孩子,一個過分在意分數的媽媽,一個理性隨和的爸爸,共同組成的中產家庭其實就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海清扮演的媽媽,是一個中產階級白領,一直靠自己實現人生理想。她偏執,獨裁,甚至有點神經質,一遇到孩子教育問題就會隨時炸毛。

但她的台詞,卻戳中了多少父母的軟肋,說中了他們的心聲:我的孩子是我的,不許離開我,必須聽我的。

後來,方朵朵準備出國,媽媽也不再逼她奮戰中考,她也放下了壓力,專心考托福,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卻意外地考上了重點高中。

父母給孩子創造了最好的教育機會,而結果好壞最終只能靠孩子自己。

為人父母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不是超人,孩子也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他們從出生就開始和我們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日益成為一個真正的勇士。

父母再多的焦慮,再多的想像,講再多的道理都是沒用的,我們不可能左右他們的想法。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未來。

愛應該尊重孩子,我們能做的不過是給予他們最恰當的愛。

4

父母有了孩子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放棄自我成長,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孩子最後就真的好了嗎?

拿我自己來說,我生完孩子後,曾一度很崩潰。

我早上起來做飯打掃,事情剛做一半,孩子就醒了,給他洗臉穿衣喂飯,最後接著打掃,然後再帶寶寶出門去玩。中午回家燒飯,再喂寶寶吃飯,哄他睡覺,然後自己吃飯,收拾衛生,等寶寶醒了再做飯,然後喂飯,洗澡,陪他玩,直到他睡著,我才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我想找人說說話,先生卻經常加班到八九點才回家,我氣不打一處來,沒說兩句,就開始抱怨,指責他。開始他還哄著我,後來次數一多,他索性不說話了,好幾次,寶寶也被我大聲說話驚醒了,哇哇大哭。

我心想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周而復始地面對這些日常瑣事,先生也不理解我,我不禁號啕大哭起來。後來,先生過來抱抱我說:「我知道你很辛苦,我們請個人來幫幫忙好不好,你可以輕鬆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一個成天只知道抱怨,蓬頭垢面的媽媽,可想而知能為孩子帶來什麼。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同意了先生的建議。

你掛在嘴邊的「我都是為了你」,不過是以愛為名的綁架!

後來,婆婆主動來幫我,因為還有一年才退休,她就幫我早晚做兩頓飯。午飯就我和寶寶兩人,簡單弄弄就好,我頓時整個人輕鬆了下來。我又利用這空閑時間,重新撿起書本,準備考試。人也開朗起來,一切慢慢地重新回到了軌道。

做父母的不管有多累,生活的重心肯定不能只有孩子,只有不耽誤自己追求美好人生的機會,才不會拿付出感去綁架孩子。

後來,我產假結束了,把孩子交給了保姆,我回去上了一段時間的班,卻時時想著孩子,不能安心。我權衡之下,換了一份兼職,回家一邊帶娃,一邊繼續準備考試。

這一次,我不說辛苦,不怕勞累,因為我明白了,是我想陪伴孩子成長,我想親眼看到他人生的每一次進步,而我不這樣做,就心裡不舒服,甚至班也上不好,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我付出只是因為我樂意。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什麼身份,什麼角色,不要讓別人馱著你的人生匍匐前進,因為這是最大的罪過。

你年輕時,選擇為了他放棄的人生,並不意味著你老了,他就應該為了你,也放棄他的人生。

就像當初你想生孩子的時候,有問過孩子願不願意你做他的父母嗎?所以如今的一切付出,不過是你自己當初的選擇罷了。

最後,我們再重溫下紀伯倫的詩歌: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好好說話,孩子會讓你見證奇蹟!
BBC的這個實驗讓我發現,好的教育,真不該分「男女」!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