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僧格林沁擊敗了強悍的北伐軍,為何死在了游擊隊的手裡?

僧格林沁擊敗了強悍的北伐軍,為何死在了游擊隊的手裡?

公元1865年,清朝最後的名將僧格林沁被幾個捻軍士兵殺死在麥田裡。作為清朝皇室的希望,僧格林沁的被殺直接影響了格局發展。在僧格林沁陣亡之後,清朝高層不得不重用漢人出身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出現了,僧格林沁當年擊敗了強悍的太平天國北伐軍。接下來,為何屢屢敗給中原地區的捻軍,最後被殺呢?

擊敗北伐軍,成為清朝最後的希望

清朝是北方漁獵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南下的過程中,也藉助了蒙古部落的力量。因此,滿蒙聯姻出現了常態化的趨勢,那些蒙古貴族們能夠得到清朝皇室賞賜的爵位。僧格林沁原本是蒙古沒落貴族出身,如果歷史軌跡沒有改變,僧格林沁也就是一個小富豪而已。但是一個機緣巧合的因素,14歲的僧格林沁繼承了郡王爵位。由於自己的地位飛速提升,僧格林沁對清朝皇室感激涕零,簡直到了願為皇帝效犬馬之勞的程度。

1851年,在清朝西南部的廣西省,爆發了影響很大的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一路上東奔西突,突破清朝軍隊的層層阻擊,佔領了非常富庶的江蘇南部地區。緊接著,已經初成規模的太平天國,同時開始了北伐和西征。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講過這個問題。太平天國主要目的是西征,北伐僅僅是為了牽制清朝北部的兵力。但北伐軍採用流寇式戰術,然後穿越了河南、山東等地,最終攻入了直隸境內。清朝曾經引以為傲的滿洲八旗軍,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負責協助的綠營軍,也基本上是這個情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從蒙古、東北等地調集了大量的騎兵,負責統帥這些騎兵的將領就是僧格林沁。南方的太平軍根本沒有和騎兵作戰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後勤補給已經被清朝軍隊切斷。北伐軍被騎兵沖得七零八落,由於殲滅了太平天國北伐軍,挽救了清朝的統治,咸豐皇帝破格加封僧格林沁為親王。清朝把僧格林沁視為了頂樑柱,也是自己最後的王牌。清朝高層曾經計劃由僧格林沁負責鎮壓南方的太平軍,但由於英法聯軍的到來,僧格林沁負責天津的防禦工作,根本就抽不出身來。

面對英法聯軍,只能束手無策

面對不請自來的英法聯軍,清朝希望僧格林沁再次創造奇蹟,可惜,僧格林沁這次的表現讓清朝皇帝失望了。僧格林沁屬於非常傳統的騎兵將領,對付火力稀鬆而且沒有經驗的太平軍沒有問題,但是面對裝備精良、配合得當的英法聯軍,僧格林沁使出了各種辦法,但還是無力回天。僧格林沁兵敗以後,咸豐皇帝立刻帶著后妃、官員,逃往了承德避暑山莊。其實在此之前,僧格林沁負責對英法交涉的時候,已經顯現了對外交事務的無知。經歷這次浩劫之後,僧格林沁基本上屬於被冷藏的地位。

在南方,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的團練武裝已經取得了優勢地位,逐步把太平天國壓縮在江蘇南部。從局勢來看,太平天國的滅亡僅僅是時間問題。但與此同時,北方地區的捻軍逐步壯大。捻軍主要活躍在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基本上是騎兵作戰,機動性很強,行動飄忽不定。此時,清朝最高層的態度很微妙,鑒於曾國藩等人是漢人出身、南方地區已經在湘軍集團控制下的現實情況,清朝高層沒有把鎮壓捻軍的任務交給曾國藩或者左宗棠,而是啟用了敗軍之將僧格林沁,這位蒙古親王的忠誠度沒有問題。

僧格林沁的陣亡,改變了清朝的局勢發展

但是捻軍的作戰形式和太平軍完全不同,太平軍實力雄厚,進入了正規野戰的狀態。而捻軍以不斷的襲擾為主,屬於游擊戰的範圍。僧格林沁從來沒有接觸過游擊戰,有些無所適從。前後3次與捻軍交戰,都被捻軍打得一塌糊塗。1865年的一次戰役中,僧格林沁中了捻軍埋伏,部隊損失殆盡,僧格林沁也只能帶傷突圍。也怪僧格林沁的運氣不好,已經負傷的僧格林沁在一片麥田裡,遭遇了幾名捻軍士兵。這幾個人並不知道面前的這位就是清朝名將僧格林沁,以為是普通的清朝將領,幾個人三下五除二殺掉了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的陣亡直接影響了清朝的朝局發展,由於再也無人可用,清朝高層不得不前後任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負責鎮壓捻軍。久而久之,湘軍集團、淮軍集團逐步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其實,清朝高層也明白,失去丈夫的慈禧太后深通權謀。既然無力阻止漢族官員的崛起,那就讓它們相互牽制。起初是李鴻章和左宗棠相互牽制,左宗棠去世以後,張之洞又脫穎而出。在極度複雜的局面下,這是清朝維護自己統治的最好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替鏡歷史 的精彩文章:

法國軍隊擁有140多萬兵力,號稱第四強國,為何擋不住德國?
太平天國2萬多精銳軍隊大舉北伐,為何沒有成功的可能?

TAG:興替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