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頭髮,古已有之
古人對頭髮非常愛護,《孝經》里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描述。割去他人的頭髮也是一種刑罰,稱為「髡」,這種刑罰周代已有,到東漢時是僅次於殺頭的重罪。《三國志》中記載曹操曾犯了錯,很自責,就把自己的頭髮割下一綹,意即受了重刑,算是對自己的處罰。
古人從孩童開始就要留髮,故兒童時期叫總角,意思是把頭髮束成兩結,形狀像角。《詩經·齊風·蒲田》中「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描畫的就是兒童還沒有成年,很可愛的樣子。等到男子長到二十歲就要行「冠禮」,是成年的標誌,所以古代也用「弱冠」代指青年男子。女子長到十五歲就要把頭髮盤起來行「笄禮」,意思是到了婚配的年齡,因此後來也把女孩到十五歲稱為「及笄」。儒家認為,成年後束髮是合禮數的表現,而披頭散髮簡直就是蠻夷了。
同時,古時「結髮」還有兩層含義:
一是指男子二十歲初行冠禮,因此當時也習慣用「結髮」形容初成年。如《史記·李將軍列傳》:「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清朝田蘭芳《敘袁仲方甲子秋冬詩》:「余與足下結髮交,其於余也,如影之隨形,妍嗤不能遁也。」
二是指秦漢之後,在古代「六禮」(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徵、五請期、六迎親)基礎上所增加的新婚儀式,新婚夫妻同坐於床,男左女右,取他們的頭髮結在一起,又稱為「合髻」,用頭髮的「密密纏繞」寓意著長久不分離。
又因為頭髮的數量很多,好像數也數不完,所以佛家稱之為「煩惱絲」,李白有詩云:「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因此,古人又認為,剪去頭髮,可以消除煩惱。佛家有「剃度」的規定,認為剃去鬚髮,六根清凈,才能安心修行。
不同的朝代,對頭髮有不同的規定,清代滿族入關後,實行「辮髮」,當時統治者甚至發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命令。但是總的說來,人們還是非常愛護自己的頭髮的。這方面有文化的動因,也有愛美的需要。人們認為烏黑髮亮的頭髮是最美的,《內經》中有「腎主骨」,「其華在發」的說法,發質好被認為是腎氣充沛的表現。相反,如果「鬚髮早白」則被認為是過度操勞、早衰,需要吃藥治療。
從古至今,人們發明各種方法來保護頭髮。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貴族就用「淅米泔汁」洗髮。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核桃等物,被宮女用來護髮。據說唐代女皇武則天用少女唾液潤發,至暮年頭髮仍黑如墨漆。清代宮廷用玫瑰花、麝香、蘇合香油等熬製成香油護髮,慈禧太后年逾古稀而青絲不落。《名醫類案》記載,有位姓姚的學正,八十多歲,頭髮烏黑,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據說從三十歲後,每天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加生脈散,從未間斷。
另外,大家可能不知道,人的頭髮本身就是一味良藥,把一叢烏黑的頭髮煅燒成灰,就是「血餘」,又稱「血餘炭」,具有利小便、療小兒驚癇、止血等諸多功效。這體現出中醫學「天人相應」的思想。人從大自然來,人的肌膚、毛髮、臟腑、官竅都與天地相應。反之,人身之物,如發、唾、血、胞(子宮)、便,皆可入葯。內外相應,剛柔相濟,陰陽平衡,是為協調。
本文選自《字緣中醫》
主編:任宏麗 彭衛華
副主編:薛輝 顏彥
( 陵游 半夏 忘憂)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