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憶:這麼好的手藝,可惜下一代享受不到!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你還記得學校門口那位玩糖的伯伯嗎?
你還記得舌尖上的那份甜甜的糖味嗎?
那就是現在已很少看到的糖塑。
(來源於網路)
糖塑,漢族民間手工藝品之一,
舊時,糖塑是人們作為在如婚禮、
壽禮、祭祀禮儀上的一種吉祥的,
帶有祝福意義的供奉禮品。
從事這行手藝的人叫吹糖人,
遍及全國各地,
其中尤以湖北天門為最。
唐宋古籍早有過「糖供」的記載,
「糖塑」是用於祭祀的供品。
古代祭祀所用的「糖供」,
經過民間藝人的傳承,
發展成為了今天的糖塑。
還有這樣一個傳說:
明朝時期,朱元璋的軍師叫劉伯溫,
他在面臨敵軍的毒蜂陣時,
扎製糖稻草人,誘開毒蜂,
從而擊敗敵軍,
「糖人」便由這裡產生。
糖塑以麥芽糖為原料,
將糖加熱,使其變軟,
調入紅、藍、黑等色素,
根據需要可以調出數十種不同的顏色,
然後藉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
竹片、彈簧、石膏粉等輔助材料,
經由藝人吹、拉、搓、扯、捏、壓、
剪等技藝塑製成形。
「吹」和「塑」,
按行話稱為「泡活」和「頭子活」。
「泡活」光潔圓潤,
體量又大,但缺少細節;
「頭子活」肌理豐富,長於細節,
但缺乏體量。
兩者結合,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一團毫無生氣的糖,
經過藝人靈巧的雙手,
就變成了栩栩如生、
人見人愛的藝術品,百看不膩。
「吹」,講究的是快而準確到位。
麥芽糖在20攝氏度以下會迅速凝固,
氣溫越低,凝固越快。
這就要求藝人眼疾手快、氣息均勻、
動作熟練,不然難以完成。
人人熟悉的一頭水牛,
是所有「泡活」中最難吹制的,
尤其要做到形神兼備,健壯有力,
那就更不容易了。
幾十秒鐘的時間,
將一團糖吹製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我們不得不佩服天門糖塑藝人,
他們有著巧奪天工的非凡絕技。
「塑」,講究的是結構和色彩,
手法有搓、捏、團、挑、揉、
按、壓、擦、撥、畫等。
要求糖塑藝人除了手上功夫外,
還須具備一定的審美意識和靈氣。
吹糖人氣溫不能太高,
溫度高了麥芽糖發軟無法造型,
所以農曆9月至次年3月的氣溫才適合,
意味著吹糖人每年只有半年的時間可以上街。
另外,吹糖人這門手藝難以掌握,
再加上現在謀生的手段很多,
願意傳承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
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現狀。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文玩核桃過冬手冊
※「大家都恨我,其實我也冤」:古董贗品的自白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