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建構鄉村教師培養長效機制

建構鄉村教師培養長效機制

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針對當前鄉村教師隊伍優質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盡合理、整體素質不高等制約鄉村教育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在多年基層教師教育培訓的過程中,我認為應該結合縣域特點,建立鄉村教師培養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鄉村學校師資隊伍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

開展「三大精準培訓」項目,梯度推進,不斷提升鄉村教師教育理念。一是實施「外出高端研修」項目,著眼於提升學校領導幹部先進理念的引領力、優秀教師學科教研的帶動力、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創新力,每年定期組織學校幹部、班主任、教研組長與學科骨幹教師多批次到先進地區開展集中培訓,拓寬教育視野、了解發展趨勢。同時,加大培養力度,梯度開展「十百千」工程,起到典型引領示範作用。二是推進「學科影子駐校」項目,由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教研員牽頭,每學年分批次組織教師進行影子隨崗跟班學習。主要內容是在備課、聽課、評課中提高教學能力;在解讀核心素養、分析教學設計、研討教學模式中構建高效課堂;在制度建設、體系建構、班會研討中掌握管理策略。三是深化「市內專題講壇」項目,面向骨幹教師,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教育前沿動向,採取「邀請市外名師與本土名師相結合、集中講座與分散研討相結合、通識培訓與專題研修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每月一期教育講堂、每旬一次專題論壇、每學期一場主題報告」活動,培養具備一定教育眼界與專業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

開展「三大下鄉支教」活動,層級推進,不斷加快優質資源向鄉村教師傾斜。開展「名師下鄉」活動。通過市級層面設立三年制特級教師崗位、一年制下鄉頂崗交流等方式,榮成市每年以「全市招考」方式向農村學校輸送10-20名特級教師,以「自主自願」方式組織40名骨幹教師下鄉支教。下鄉教師通過組建學科發展共同體,堅持理論研修與實踐創新相結合,在課堂觀察、課型研究、課題研究、課標研究等方面,開展蹲點式「幫攜引領、合作共進」教研活動,帶領鄉村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幫助學校培育學科骨幹名師。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由教研員牽頭建立與組織學科團隊定點聯繫學校,開展薄弱學校「扶貧幫弱」援教活動。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各學段學科名師及全市名師團隊共同參與,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與教師授課的瓶頸問題,從聚焦質量、追蹤溯源、有效教學、實踐探究4個方面深入開展診斷式教研,引導教師挖掘常規教研活動內涵,提升教研、教學質量與水平。開展「領讀下鄉」活動。結合省地市級全面推進的全民閱讀工程,榮成市成立了「教育讀書寫作指導團隊」。在推進教師讀書、寫作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促進鄉村教師在讀書與寫作中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又組建了「榮成教育領導者」隊伍,每年組織4次多梯度、多層次的以「好書推薦、讀寫講座、方法指導」等為內容的「領讀下鄉」,全員性促進鄉村教師的專業成長。

開展「三大跟崗幫扶」活動,全面推進,不斷引領鄉村教師實現全員自主發展。在4個專題上加強定向跟崗幫扶。受地域、專業教師、設施設備限制,鄉村學校在教育科研、信息技術、德育發展及心理健康教育4個方面較為薄弱,針對這一現狀,榮成市分專題安排鄉村教師到先進地區學校或市內優勢學校跟崗學習或邀請專家、市直學校名師入校跟蹤指導等方式,逐步培育專任教師,提高專業引領與業務指導水平,實現每校兩名科研名師、一名信息技術指導教師、4名德育管理幹部及2-4名國家心理諮詢師的配備標準。開展結對跟崗幫扶。建立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學科名團隊「工作坊」,同類型間打造「四名結對跟崗幫扶共同體」,以自主搭配、雙向交流方式結對,通過一對一的理念引領、手把手的實踐指導,以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群體效應實現有效幫扶和全員提升。在四大聯盟上實現全面跟崗幫扶。榮成市中小學有四大聯盟,以「中心校」帶領、成員學校跟進的形式,實現資源同享、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在教育管理上,實行幹部與管理人員跟崗實踐,將「中心校」有效的管理模式在鄉村學校進行推廣、應用;教研教學上,市教研人員參與視導,實行盟內集體大教研,開展「一周一次小教研、間周一次大研討」活動,堅持校內教研重紮實提效、聯盟教研重同步共贏、中心教研重督查指導的原則,穩步抓好專題教研、常態課巡查、青年教師培養及優質資源共享工作,從學校、聯盟和教研中心三個層面推進教研活動有序、有效開展,強化「中心校」學科教研引領指導作用,建立聯盟內一站式教研幫扶體系,讓鄉村學校與市直學校同步優質發展。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榮成市教育教學研究培訓中心)

《中國教師報》2018年11月21日第1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切實履行監督職責 深入推進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
辦適合的教育,為每個孩子謀好前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