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王建很經典的一首詩,一院落花無客醉,半窗殘月有鶯啼

王建很經典的一首詩,一院落花無客醉,半窗殘月有鶯啼

很多時候讓人念念不忘的不是某些人和事,而是那些逝去的夢想與激情。傾城春色,終只是繁華過往,多少往事都被掩藏在一塊巨大而又無形的幕布後面。雖然我們還將遇見層出不窮的風景,但記憶里的戀歌和青春,都會慢慢地變得黯淡。唐代一位才子重訪故友舊居,也有如此的感慨。

李處士故居王建

露濃煙重草萋萋,樹映闌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無客醉,半窗殘月有鶯啼。

芳筵想像情難盡,故榭荒涼路欲迷。

風景宛然人自改,卻經門外馬頻嘶。

王建,字仲初,晚唐詩人。他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四十多歲時進入仕途,曾任陝州司馬,人稱王司馬。王建的詩歌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他善於選取典型的人事和環境加以概括,形象地反映現實,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色彩。這首詩是作者路過已故友人李征君的居處時,回憶多年前的交往,一時感傷而創作的。

故人當年居住的宅院已經廢棄很久,空氣潮濕,白茫茫的煙霧籠罩著山石、亭閣、小徑等,四處都是野草叢生,露珠晶瑩。放眼望去,遠處有一灣池水,稀稀落落的樹木掩映著小橋的扶欄,年久失修的堤岸上,柳枝隨風低拂。

作者又環視庭院,只見落花遍地。樹蔭下青石空橫,卻再也見不到當年那些醉客的身影。天將破曉,一輪殘月斜掛天邊,散發出清冷的光輝,寂靜的狂野里偶爾傳來一兩聲鳥的悲鳴。

這首詩的前兩聯描寫幽寂的氛圍,詩人由近到遠,低頭所見、舉目所觀、傾耳所聞,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描寫宅院的景象,用略帶悲傷的筆調渲染出一種凄涼、寂寞的氣氛。讀者彷彿看見詩人披草而行,徘徊於荒徑之上。

瀰漫的霧氣,讓樹木、小橋、河堤都顯得朦朧不清,卻都無言地向作者提示出宅院當年的風貌,讓作者回憶起當年與主人在此度過的愉快時光。如今這一切雖然還是那麼熟悉,卻都像煙雲飛散。眼前只有萎萎野草、片片落紅、一輪殘月、數聲鶯鳴,觸目驚心地向他展示出今日的荒蕪、敗落。詩人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內心的傷感無需多言。

詩的後半部分很自然地轉入舊情描寫,卻沒有用濃墨重彩去贅述當年的情形,僅僅說了一句,「芳筵想像情難盡」,暗示出詩人心中的隱痛。往事紛紜、惹人傷懷,不願細細追憶。但讀者卻從「芳筵」兩字體會出當年的熱鬧景象,眼前立刻出現一幅幸福的畫面:主人殷勤好客、酒宴燈火通明,更有絲竹悅耳、觥籌交錯。等到一醉方休之後,賓主攜手漫步在花前、散坐在柳下。此句又暗應前面的「一院落花無客醉」,用筆之妙,驚天地泣鬼神。

「故榭荒涼路欲迷」,詩人一邊回憶往事,一邊沿著荒徑尋找當年宴會的舊址。清冷的月光下,詩人只見野草蔓生、怪石嶙峋,哪裡還能看見往日的那條小路。詩人一下子清醒過來,卻悵然若失。從今往後,即使在夢中也無法重返那條迷失的小路了,作者帶給大家的是一片茫然和凄涼的感覺。

尾聯點明拜訪朋友故居的意旨,落寞的詩人悵惘許久,不得不催馬前行。老馬識途,眷戀之情唯有長嘶不已,卻久久不忍離開。馬兒如此,詩人戀戀不捨之情可想而知。

這首詩綺麗感傷,婉轉而情真。從「風景宛然人自改,卻經門外馬頻嘶」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孤寂無奈,一種物是人非的感慨發自內心深處。風景的凄涼、駿馬的嘶鳴,也暗含著詩人的一聲長嘆,在野曠無人處的清晨,顯得格外的幽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賀鑄很婉約的一首詞,斜月小簾櫳,憔悴幾秋風
中秋節就要來臨,一首范仲淹懷舊經典,送給在外打拚的您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