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別把滿洲八旗當成幾萬人的小部落:簡述後金軍在入關前的那些優勢

別把滿洲八旗當成幾萬人的小部落:簡述後金軍在入關前的那些優勢

原標題:別把滿洲八旗當成幾萬人的小部落:簡述後金軍在入關前的那些優勢


自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起兵反明,經過薩爾滸一戰擊敗明朝圍剿大軍扭轉遼東局勢,隨後迅速攻佔整個遼左自成一國建立後金,在雙方長達近三十年的戰爭中,明朝敗多勝少,只能在遼西走廊這個狹窄通道中憑藉堡壘大炮與後金反覆拉鋸,最終松錦之戰惜敗後在寧遠進行了最後一次關外大戰,雖然獲勝卻也不得不放棄寧遠退守山海關。而明朝自己也陷入遍地烽火,於1644年被李自成起義軍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後因為沒有合法指派繼承人,導致了中央政府的轟然倒塌。後金則趁這個機會在吳三桂的幫助下跨過山海關入主北京,並在擊敗李自成後數年內迅速控制北方五省,以北方一統之雄姿對戰南方弘光、隆武、永曆、大順殘軍、大西餘黨、鄭氏家族等各個分散勢力,而這些分散勢力內部也是紛爭不斷,所以,雖然反清勢力眾多,但猶如一盤散。閑來無事,先不說入關之後,簡單通過地理位置和經濟生產兩個方面來闡述一下後金入關前在遼東的各種優勢。


1,地理和兵力優勢


大家看過地圖就會發現,遼東土地,孤懸塞外,千里之遙。對明朝來說是個兩面皆敵一面藩籬的不利地形,正北是女真、西北是蒙古、東北是朝鮮。雖然前期朝鮮對女真存在威懾、抑制作用,在成化年間還出兵一起剿滅建州,但經過壬辰戰爭之後,朝鮮國內有生力量遭到極大破壞,人口銳減,北方常年與女真交戰的精銳騎兵也損失殆盡,因此對明朝來說猶如雞肋,薩爾滸之戰中朝鮮軍隊甚至出現成建制投降並叛變出賣明軍的情況。而因為地理原因,明朝動員大規模兵團也遭到極大限制,因為遼東兩面受敵,所以本地軍隊是不能遭到太大損失的,不然蒙古人趁虛而入局面只會更糟。所以明朝只能從其他地方動員軍隊入遼作戰,但各地軍隊近的百餘里,遠的則上千里甚至數千里之遙,集結時間大大加長,而且地理限制下明軍只能出山海關走遼西走廊這一固定道路。而在大兵團戰敗後,明朝便沒辦法迅速重新迅速集結大軍進攻,這就給了後金充足的時間攻城略地,比如薩爾滸戰敗後,熊廷弼兵力嚴重不足,只能先布防遼陽,等到了援兵稍集後才發兵前往瀋陽等地布防。之後袁應泰上台,準備集兵十八萬收復旅順再次決戰,結果在等待援遼軍隊的過程中被後金以優勢兵力依次攻陷遼瀋各城。與之相比,奢、安就沒這麼好的運氣,夾在四川、雲南、廣西之間,天啟三年二月,明軍集結11萬大軍分兩路討伐,結果在陸廣河中伏戰敗,損失士兵四萬多人,其影響不亞於薩爾滸之戰,整個西南大震。但奢、安就沒有後金的地理優勢,四川、雲南、廣西停止援遼,之前囤積的援遼物資全部轉為平定奢安之亂的供應,四川一省甚至為此動員了十六萬大軍數十萬民夫。所以儘管奢崇明安邦彥取得了另一場薩爾滸大勝,卻沒有時間慢慢消化,不過八個月後明軍再次集結十萬大軍討伐,並於十二月五路進兵生擒奢崇明,也就是說一年內奢、安遭受明軍兩次共二十多萬人次的大規模持續進攻並最終戰敗,而這在遼東則困難很多。



除了地理優勢,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後金還存在兵力優勢。由於後金早期牛錄人數多寡不一,少的一百多,多的三百人,不能一概而論。因此陳佳華與傅克東先生以皇太極時期所規定的200丁一牛錄為平均數進行推算。1588年以前,努爾哈赤有戰兵3400人,人口在一萬七千名之上,到1601年建立四旗,有戰兵八千人,人口當在四萬名之上,到1615年建立八旗時候,若後金有男丁6~8萬人,控制人口當在35~45萬人之間,1618年努爾哈赤攻陷撫順後更是獲得了大量人口,力量得到極大增強。而在1619年薩爾滸之戰時,後金八旗兵加上蒙古宰塞部一萬五千名精騎組成聯軍以及其他各部落聯軍,兵力已經達到8~10萬人之多,而明軍出戰的不過7~9萬之間,且四路分兵被後金以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等到後金佔據整個遼東之後,大量漢人歸入其統治,根據《舊滿洲檔》的記載,天命五年(1620年)努爾哈赤設置十六游擊管轄各地諸申、漢人男丁,每游擊轄兩萬丁,可見此時後金已經成為了擁有32萬男丁的強大力量,按三抽一或二抽一為披甲來計算,後金極限狀態下可動員10~16萬大軍。而對明朝來說,遼東最強時也不過九萬多邊軍,因此,後金在1620年就已經成為了遼東最強大的軍事集團,他不需要強過明朝,只需要保證強過遼東明軍力量,就已經能立於不敗之地了。而且與一般人想像的不同,遼東並不存在幾百萬漢人,甚至一百萬漢人都沒有,由於兩面受敵千里孤懸,遼東經濟一直很難發展起來,而且境內基本上以衛所軍戶等軍事人口為主,根據《全遼志》和《遼東志》的統計,明朝時期遼東人口在45~50萬人之間,增長緩慢,與統一女真各部後的努爾哈赤相比,也沒有明顯優勢。等到了皇太極時期,明朝內地戰火連綿,皇太極擊敗林丹獲得蒙古統治權,在喀喇沁部蒙古的幫助下繞道入關,之後的十幾年裡六次入關劫掠獲得了大量人口,加上對朝鮮的進攻掠奪而來的50~60萬人口,入關掠得漢人共一百餘萬,加上黑龍江海西等各地女真部落和原有人口,保守估計皇太極時期後金在遼東擁有人口兩百萬左右。


2,經濟生產方式的轉變。


人們一般都覺得女真人是漁獵民族,仍以原始的狩獵採摘作為生活方式,是邊緣地區的原始野蠻部落。但這只是人們一廂情願的想像罷了,雖然女真人在明末依然保留漁獵習慣,但早已轉入農耕。實際上這種轉變很早就開始了,15世紀女真人在「惟知射獵,本不知耕稼」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比如正統年間前往建州部的官員吳良就驚奇地發現建州女真「家多中國人,驅使耕作。」朝鮮官員也稱「潛渡婆豬江,直抵兀喇山北隅吾彌府,見水兩岸大野,皆率耕墾,農人與牛散布田野,而馬則不見。」嘉靖六年(1527),監察御史盧瓊發現女真人「諸夷環徼而居,皆有室廬,而建州為最。」海西女真甚至讓這位明朝官員有了「俗尚耕稼」的極深印象。萬曆年間,有兩個去過建州的朝鮮人申中一、李民郄帶回來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建州部此時「無墅不墾,至於山上亦多開墾;田地品高,則一斗落種,可獲八九石,瘠者僅收一石;土地肥饒、禾穀甚茂,旱田諸種,無不有之。」由此可見,到了萬曆末期,女真人在跟遼東漢人長達兩百年的接觸下,雖然採獵仍佔一定比例,但已經慢慢普及農耕,且農業技術在跟漢人的學習過程中也不短加強,最終成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生產來源的民族。



陸儼少《女真人生活圖》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還把俘獲來的漢人、蒙古人實行編民戶政策,統一分配到各處去開墾耕地。根據統計,後金僅在遼河以東地區就有三十萬日耕地,其中興京2441日、奉天258937日、開原11667日、鳳凰城7590日、蓋平16274日、南金州5150日、牛庄28114日,共330173日,每日六畝,因此遼東以東地區後金共有耕地1981038畝,而後金佔領遼東之後,遼東的大片耕地盡為其所有,加上大量的貴族莊園托克索和皇莊,後金耕地規模巨大。又根據《瀋陽狀啟》中所記載的瀋陽附近各屯田產出數目,得知「老家寨屯所:各谷落種25石13斗零,所出各谷932石4斗2升;屯監禁軍所私賃田,自備種子所出各谷數:各谷落種10斗零,所出各谷32石;以上屯田及屯監等私田並各谷落種26石8斗零,所出谷964石4斗2升。土乙谷屯所:各谷落種23石9斗零,所出谷857石;王富樹屯所:各谷落種23石2斗零,所出谷各761石12斗6升;沙河堡屯所:各谷落種24石13斗零,所出谷736石;以上落種98石2斗,所出各谷3319石1斗8升。」


由此可見,瀋陽附近各莊田產出比例最高的1:36,最低的1:30,平均在1:31之間,而屯監禁軍私賃田由於是私人耕地,因此積極性較高,產出比例高達1:48。這些都比較明顯的反應了後金耕地的農作技術,其糧食產量可見一斑。在糧食產出的極大富足下,後金也改變了以往那種用地窖儲藏糧食的落後做法,這種貯藏方式很容易造成糧食腐壞。因此,後金學習漢人的糧倉,在各地設置建造專門貯藏糧食的大型倉庫,保證了糧食安全。後金甚至在遼東開辦市場來販賣多餘的糧食。

而憑藉著農業的高速發展及伴隨著的手工業發展,後金也擁有了大量工匠技人,薩爾滸之前努爾哈赤已經在赫圖阿拉聚集了大量鐵匠,還出現了專門的冶煉鍛造區,而遼東本身就產鐵,明朝在遼東一共設置了鐵廠十八處,失陷後也為後金所有,這都成為了後金軍隊盔甲武器來源的重要保障。松錦之戰洪承疇繳獲的後金盔甲,頭盔身甲裙甲臂手一應俱全也就算了,牛錄甲甚至還鍍了一層金粉,騷包至極。而在明朝降軍和工匠的幫助下,後金的火器製造工藝和規模也大幅度增強,在大凌河之戰中後金已經能一次性出動火炮用藥一萬餘斤,彈重8斤~20斤各型加農炮45門,各型炮彈一萬六千多個,這也是後金與蒙古等其他少數民族最大不同的地方。後金也得以憑藉這些優勢能夠長時間保持一支戰鬥力強悍、規模龐大的軍隊與明朝相抗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和舊坦克一樣很威武:訓練場上的克羅埃西亞M84主戰坦克
小國三代戰鬥機的典範:瑞典空軍JAS39鷹獅訓練圖集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