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最先滅亡,問題出在劉備還是諸葛亮?
都說諸葛孔明,足智多謀、才華出眾、能力超群、善於治國,猶如人中之卧龍。他這麼厲害,可蜀國怎麼會最先滅亡呢?問題出在劉備還是諸葛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壹
古有云:「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關於這句諺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為人熟知的是:諸葛亮設計過一尊報恩寺塔,打造要求極高。不僅頂上的銅葫蘆得達到五丈高,整體重量更是超過了兩千公斤。
為了探一探東吳的班底,諸葛亮到東吳作客時刻意把圖紙送給孫權,想看看他們能不能造成此塔。
孫權接過圖紙,四處張貼招賢榜,全城尋找冶匠。怎奈,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人揭榜自薦。就在這時,三個被人喊作「丑皮匠」的攤販,看不慣諸葛亮拿東吳人尋開心,於是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成功做出了銅葫蘆的模型。
最後便有了三個丑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
另一種說法。某次,諸葛亮準備帶兵過江,可看著一衝即翻的江水,一觸即沉的礁石,他一時間沒了主意。
一籌莫展之際,三個做擅長牛皮活的皮匠建議道:「先買一隻牛,把牛皮從肚皮位置始整張剝下,做成撞不破的牛皮筏,這樣就不會觸礁沉沒了。」
果真,諸葛亮按此法順利過江。如此便有了這句知名的諺語。
其實,句中的皮匠真正指的是「裨將」,也就是古代軍中專任一方的副將。這句話的核心意思便是,三個人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通俗的說就是,人多力量大。
然而,堂堂蜀中,人才寥寥。
貳
因為蜀漢人才資源有限,致使諸葛亮常常不得不讓後備人才硬著頭皮上。
最典型的例子,非馬謖莫屬。
劉備曾囑託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說白了,就是告訴諸葛亮不能重用他。然而,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卻將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他。
諸葛亮很清楚,馬謖並沒有實戰經驗,難堪重任。怎奈,蜀漢之中有能力的大將都派去更重要的位置,軍中無人可用,後備人力一時間被推向一線。
其實,在將街亭交予馬謖之前,諸葛亮已經作過周密部署。雖說曾有數人勸諸葛亮任用他人,可他認為只要馬謖按自己說的做,按部就班即可守住這個戰略重地。
豈料馬謖並不是個會乖乖聽話的角兒,喜歡搞事。於是,他違背軍令、屢屢失策,最終被敵軍大敗,蜀軍元氣大傷。
到後來,姜維接班北伐時,陣營中早已沒當年的「五虎上將」,人才匱乏到只好將原先關公帳下的書記員廖化,推上先鋒之位。「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典故便由此而來。
或許除了姜伯約,蜀國再沒能出現能夠挽狂瀾的將才,直到蜀國滅亡!這樣的局面,與諸葛亮未能意識到培養年輕人才的重要性這點,脫不了干係。
由此可見,管理者不僅要會用人,更要學會培養新人。
叄
除了培養人才不利外,諸葛亮的決斷與不放權,也對蜀國後期日益衰弱產生重要影響。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更是把權力集於一身。
晚年時期,諸葛亮凡事事必躬親。就算是打軍棍,他都在一旁盯著,甚至還親自操棍打。
為了不出差錯,諸葛亮過於小心謹慎。如果是他自己能做的是,絕不放手讓他人去做;給他人做了,卻仍然抱著懷疑,質疑他人做不好。
長期以往,手下的人能力得不到鍛煉,才華得不到施展。如此一來,就算營中有人才,也會因為潛能得不到挖掘而被埋沒。
更關鍵的是,原先重大決策由諸葛亮敲定,現在小事也由他包攬。團隊人員沒能參與的同時,越發對諸葛亮形成絕對依賴。
諸葛亮的頭腦智商、個人能力都是傑出無比的,但一個偌大的集團,單靠他自己,怎能長久發展呢?
獨木難成林,所以說,管理者要適當放權,壯大隊伍,才能讓集團更好、更快、更久地發展。
結語:
不會用人、沒有培養新人、未能壯大隊伍,成為諸葛亮的致命失誤。
最終,劉備沒完成統一大願,蜀國早早滅亡。
可悲!可嘆!
※四大強國之貴霜帝國,為何不趁機東進滅了魏蜀吳?
※三國第一狂士禰衡,才高八斗,為何無法擺脫悲劇命運?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