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籍講解員蔣麗丹:改革開放40周年展,講解詞一個字都不能錯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
11月22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展出已經進入第二周,參觀者依然熱情洋溢,累計參觀人數突破29萬人次。
在此次展覽中,封面新聞記者發現展覽中有不少「四川印記」,從國企改革、經濟合作、基礎設施建設、「汶川地震」、生態保護到百姓日常生活、就業以及台灣四川籍老兵團返鄉等,一個個生動的歷史細節,展示著四川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一直勇為人先,不懈奮鬥的故事,勾勒出40年來四川大地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外,還有9名來自四川的女孩以標準、專業的風貌直接展現出了耳目一新的四川元素。
此次展覽講解員在培訓中
分兩批抵京
四川講解員人數第一
在人頭攢動的展覽大廳,一抹穿著紅色大衣、西服的年輕女孩格外亮眼,她們就是此次展覽的講解員。據介紹,此次展覽共有90位講解員,國家博物館與軍事博物館各10人,從全國十個省又選拔了70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70人中,有9名講解員來自四川,與山東籍講解員的數量一樣,川妹子們並列成為「偉大的變革」展覽中人數最多的講解員。
9名川籍講解員分兩批抵達北京,來自范長江紀念館的講解員蔣麗丹作為第二批人員於10月12日來到北京。
1993年出生的蔣麗丹年紀不大,但在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范長江紀念館從事講解工作已經四年了。
蔣麗丹(左數第一位)
在范長江紀念館,蔣麗丹主要講述新聞先驅范長江的生平事迹。
「范長江在26歲的時候就名滿大江南北,他創造了新聞史上的三個第一:第一個客觀、如實報道紅軍長征情況的記者,第一個敢於真實披露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真相的記者,第一個到延安採訪的國統區記者;他參與發起組織成立了中國青年記者協會,帶隊組建人民日報北平版等等」,蔣麗丹以故事的方式講解起來信手拈來。
講解詞三千多字
一個字都不能錯
與在原單位的講解內容性質有所不同,蔣麗丹在此次「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主要負責第三展區「關鍵抉擇」單元。
封面新聞記者看到,該單元主要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黨中央推進改革、擴大開放等重大時間節點、重大歷史事件和決策部署等內容,裡面不乏2008年奪取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來川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等圖片展示,以及宜賓市、廣安市、德陽市、涼山彝族自治州、綿陽市五個城市改革開放40年來城市改革變化互動觸摸屏設置等「四川元素」。
「我負責的講解內容大約三千多字,花了四天時間把它背下來」,蔣麗丹表示,自己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對內容中的專業術語比較陌生,其中一些辭彙、句子剛開始都不知道如何斷句。
「雖然我負責的展區內容不是最多的,但卻是最難的,因為該展區不能隨意發揮,更是一個字都不能錯」,她說。
90歲老黨員關愛
由衷崇敬與感動
自開展以來,截至21日,累計參觀人數突破29萬人次,累計講解2511批次。
每天在崗10個小時,經常兩三場講解接連進行,每場講解時間20分鐘左右,一天下來累計大約120分鐘,密集的工作強度讓包括蔣麗丹在內的講解員嗓子難免疲累。
「北京乾燥,有時候半天都喝不上水,講解時嘴唇會時不時的黏在一起,講解過程中特別難受」,蔣麗丹表示每天走至少一萬步是開展一周來的常態。
在開展以來累計接待了1400多人中,有一位老人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次在講解過程中,我看到一位老人一邊看展覽一邊記錄著,在和老人交談後,得知老人是一位90歲高齡的老黨員。他告訴我自己年紀大了記不住,只能拿本子記下來」,蔣麗丹說道。
「老人說這個展覽很全面地展示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和變化,他在第三展區整整參觀了一天。老人還說講解員很辛苦,叫我們要保護好嗓子」,蔣麗丹表示,「聽了這些,我真的特別的感動,內心由衷的崇敬,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
※段子也幽默 衛星來了
※兩棵515.2萬元!海口人民公園的「鎮園之寶」黃花梨又要拍賣了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