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果仁抱著你親,是熱烈歡迎還是性騷擾?
原標題:歪果仁抱著你親,是熱烈歡迎還是性騷擾?
小時候總是聽說外國人特別開放,見面就又抱又親的。後來長大了出國了,發現有些地方的人特別熱情、主動要親;有的地方就還好,招手或者握手就算打招呼了,跟咱差不多。所以親吻禮到底是哪兒來的習俗呢?
再說了,拉著你就要親的人,到底是出於當地習俗,還是利用遊客對親吻禮的認知空白而趁機佔便宜?怎麼分辨他們的親吻是熱情純粹的歡迎,還是潛在的性騷擾?
圖/theodysseyonline.com
於是乎,研究一下各地的親吻禮儀很有必要!來看看外國人究竟是怎麼親親的——
哪些國家喜歡親?
「外國」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不是所有外國人見面都親。
歐洲大陸、尤其是南歐國家往往有親吻禮習俗,比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克羅埃西亞、黑山、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斯洛維尼亞乃至埃及等國,往北一點的比利時、荷蘭、瑞士、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東歐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也有。
▲ 烏克蘭政治家季莫申科和歐洲人民黨領袖維爾弗里德·馬爾滕斯。圖/flickr.com - European People』s Party
可以想像得到,社交恐懼的北歐國家一般不會見面就親。高冷的英國雖然也有人行親吻禮,但也不算多見,通常他們把親吻禮視為法國style的作風。
另一個親吻禮集中分布區是拉丁美洲,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智利、秘魯……
中東國家/阿拉伯世界也有見面親吻或者碰鼻子的習慣。
圖/topsimages.com
亞洲的親吻禮非常少見,僅限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
圖/shutterstock - Odua Images
至於咱們東亞地區就基本沒有了,只有日本皇室在會見歐洲王室時會行親吻禮。所謂禮尚往來嘛。
▲ 日本天皇夫婦與荷蘭國王夫婦。圖/hellomagazine.com
除了領導人之間的這種禮儀之外,北美也不太流行親吻禮,但在加拿大魁北克等法國文化傳統濃厚的地區可能會見到,南方拉美移民較多的區域也會有。
為什麼見面要親?
據說是在古羅馬時代,聖保羅讓追隨者們「用一個聖吻(holy kiss)互相問候致意」,相關描述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五次。
「聖吻」於是成為基督教儀式中的一部分,最早是嘴對嘴的,而且是同性之間。
▲ 聖彼得和聖保羅在殉教前的聖吻。圖/wikipedia.org
隨著時代變遷,嘴對嘴的這種親法演變為親臉頰;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之後,雙方也都保留了下來。直到宗教改革,新教弱化了這項禮儀,而親吻的習俗則在宗教傳統深厚的地區作為日常禮儀沿襲下來。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親吻禮主要流行於歐洲大陸和拉丁美洲這些信仰天主教的地區,以及俄羅斯這類東正教國家。
什麼時候行親吻禮?
一般來說只是在熟人或朋友之間,正式職業場合不用親(去開會的朋友們鬆一口氣)。朋友們見面、送別,都可以親,就跟擁抱啊握手啊什麼的一樣。特別重要的場合也是可以親的,比如婚禮時問候新人、送上祝福。
圖/Shutterstock - Air Images
在歐洲,大部分親吻禮僅限於關係很好的朋友,陌生人就免了。比如希臘雅典人雖然也有親吻禮的習慣,但如果不認識或者不熟,不管什麼性別都不會親來親去,否則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在拉丁美洲,就不需要跟你特別熟才能親,跟剛認識的人也可能用這個方式問候。但很微妙的是,如果沒有中間人介紹(也就是需要自我介紹的、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就不用親了。
圖/Shutterstock - Iakov Filimonov
男女授受不親?
簡單來說:在歐洲和拉美,異性可以互相親,女性也可以跟女性親,但男人之間很少互相親。
但一句話是很難概括完全的,即便在一個國家之內,每個地區的習俗都有所不同。
比如,葡萄牙的男人只握手、不親吻,即便家人也是如此;但在希臘的克里特,只有非常近的男性親屬之間會親,兩個男性朋友之間一般就不親;在西班牙,遇上重要的慶祝場合,男性朋友親屬之間會互相親吻;而義大利南部和中部,男人見面用親吻禮問候卻是很常見的。
圖/imgur.com
阿拉伯國家的親吻禮僅限於同性,異性之間一般只有夫妻會行親吻禮。這裡的例外是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和突尼西亞,規矩比較寬鬆,即便不是那麼熟的異性也可以親。
伊朗雖然有親吻禮習俗,但禁止男女在公共場合行親吻禮。為此還出了個大事:2014年,主演奧斯卡獲獎影片《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的伊朗女演員蕾拉·哈塔米(Leila Hatami)和戛納電影節主席吉勒斯·雅各布(Gilles Jacob)貼面親吻,遭到伊朗國內聲討。
圖/timesofisrael.com
同樣有伊斯蘭教背景的土耳其也非常喜歡親吻禮,如果是在大城市,男女之間禮儀性親吻一下是ok的。男性見面時也會貼面問好,有時候會改成碰一下頭,顯得man一點。但只限熟人,第一次見面不會上來就親。
圖/propertyturkey.com
怎麼親?親幾下?
最普遍的是親兩下,一邊一下,頭先往左偏,跟對方貼右邊臉,然後再換左臉(例外:義大利的親吻禮是反過來的)。不用親臉上,臉頰貼著然後親空氣就可以了。
要不要發出聲音呢?最好是以你觀察到的情況為準,有的地方只是做個樣子、不用嘬出聲音,但也有像阿根廷這樣的地方是要有點聲音的。
▲ 有時要有一點噘嘴的動作和聲音。圖/Shutterstock - Iakov Filimonov
只有少數地方真的用嘴貼上去親,一般來說不用這麼實誠。可能是為了避免沾上女性的唇膏口紅,也可能是為了衛生、防止疾病傳播。2009年,法國有些地方就因為H1N1疫情而禁止親吻禮。
有地方只親一下就夠了,也有的地方習慣親三下,這裡按照「親幾下」的標準,簡單粗暴地把這些國家和地區分了類(不排除有局部例外的可能):
??哥倫比亞,阿根廷,智利,秘魯,菲律賓;
????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巴西,加拿大魁北克,法國巴黎,大多數中東國家;
??????比利時,斯洛維尼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荷蘭,瑞士,埃及,俄羅斯,法國普羅旺斯地區;
????????法國盧瓦爾河谷地區;
??????????法國科西嘉地區。
手不知道往哪裡放?
也是一個尷尬的場景,臉貼上了,那手往哪擺?插褲子口袋裡?叉腰?抱在胸口?背在身後?還是就順勢抱上去?
如果人家很熱情地抱了你,那你當然最好是抱回去(一般來說第一次見面也不用抱,即便是禮儀性的擁抱也不會很用力,做個樣子);如果沒有抱上,把手輕輕搭在對方肩上即可。
圖/Shutterstock - Iakov Filimonov
彩蛋:這幅畫是惡搞嗎?
德國柏林牆上這幅著名的塗鴉,大家都稱為「兄弟之吻」。正式名稱是「我的上帝,請助我不要死於這該死的愛」(My God, Help Me to Survive This Deadly Love),畫的是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和前東德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Erich Honecker)。
圖/窮游er TINTINANDSNOWY
雖然兩個大男人的深情之吻看著很迷,但這個場景來自一張真實的照片,拍攝於兩人1979年在東柏林的會晤。
如此深情而用力的親吻禮,源於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傳統。
剛才說了,俄羅斯作為東正教國家,有親吻禮的風俗。早年的俄國革命者們在逆境中作著艱苦卓絕的鬥爭,見了面都很激動,會熊抱+親親。
革命成功後,蘇聯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把這一風俗應用到了和所有社會主義國家見面的場景中,體現革命的友誼。於是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見面都會親吻並擁抱,被稱為「社會主義兄弟之吻/擁抱」(socialist fraternal kiss or socialist fraternal embrace)。代表人物就是勃列日涅夫,親過很多名人政要。
由於咱們確實沒有親吻的習慣,所以我國領導人會見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時會在握手之後來個擁抱,這正是「兄弟擁抱」。(此處無圖,請大家用力回憶小時候看的新聞聯播和某些經典歷史照片)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前蘇聯領導人很喜歡親嘴,俄羅斯歷史上男人們也會嘴對嘴親吻問候,但現如今俄羅斯的親吻禮一般僅限於朋友,而且男人也不會這麼互相親了。
??
好了,關於親吻禮儀的事情先說到這裡。正如下面這幅漫畫所說:我可能永遠都記不住世界各地、各種場合應該怎麼和人問好,但我會學著接受這些尷尬的時刻,這樣的人生也更有趣呀~
▲ 圖/theguardian.com - Sarah Glidden
歡迎來評論區講講你在世界各地見到的問候禮儀~
快遞都到了嗎?來看看美國人是怎樣佛系等快遞的
※嫁到義大利的我,是如何跟當地人做朋友的?
※有一種坑爹叫德鐵
TAG:窮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