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3年,1200萬,11間房,他用「慢動作」,贏取了10W+人的好感

3年,1200萬,11間房,他用「慢動作」,贏取了10W+人的好感




一張床,兩個人,

三秋野火,四季長春。







一日不見,三秋盼兮

鮑洪權






山裡的日子總是很長,長到哪怕你許久不見,它還會是印象中的那個模樣。




莫干山的滿山竹林、流泉飛瀑,


無論你在不在這,


它們都或動或靜,待在那兒,


隨四季變換,周而復始。





這裡的「皇后飯店」,


毛澤東來吃過飯,陳毅多次探望。


這裡的武陵村賓館,


是蔣介石和宋美齡來度蜜月的地方。


這裡也是我的家,


我們祖孫三代住過的家。





18歲離家求學,23歲當上記者,26歲進入藝術品行業,40歲之前,我回到家鄉莫干山,將自家的老宅設計成雅緻民宿,文人墨客相續到來,逾百位藝術名家為它題詞。




他們說:

三秋不止是民宿,而是一次建築藝術。






我是鮑洪權,朋友都叫我老鮑。我與莫干山的感情,多半來自於這裡的人。




窗外的那顆老槐樹,由我年復一年地,貼上爺爺寫的春聯;




門前那塊長滿青苔的石頭,曾和我一起等待過爸爸駕駛拖拉機的「突突」聲。







20歲的時候,出於對未知世界的好奇,那會兒我唯一的理想,就是離開這裡。






不在莫干山的那段時間,我在報社當過記者,為了寫作內容詳實,我親身去過很多地方。




我看到了比莫干山更高的山,更朦朧的霧,和更清涼的竹林,卻愈發覺得

莫干山上的四季,是最好的四季。







在一次出差途中,我見到了裸心鄉度假村。用民國文人周作人設想的生活場景來形容它,最合適不過。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




我突然意識到,那也是我未來的理想生活。




第二個20歲到來之前,我決定回來,實現它。




只不過,我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先花了7年時間,向商業精英學習,向藝術名家請教,為那份理想用心鋪墊。






直到2015年,我覺得自己準備好了。




隨即我聯繫到了設計過裸心谷的呂曉輝先生,想邀請他來改造這座我視為珍寶的老房子,也就是我們祖孫三代的家。






在溝通之初,老呂曾經婉拒,甚至還勸我放棄:「改造這樣的舊房子,需要投入極大的財力物力和精力,你都快40了,還折騰什麼!」




折騰?才不是呢。




我只是想做一件80歲時想起,都會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給民宿的名字取為「三秋」,「三秋」出自《詩?王風?采葛》「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在詩中,它是一個時間的度量單位,但在莫干山,將會是美好田園時光的代名詞。









我總覺得,既然來了山裡,風景不能只用眼睛欣賞,身體髮膚都應該享受更溫柔的觸感。


 


老房子,不管怎麼改,

舒適是最基本的要求


 






設計動線、乾濕分離、採光隔音防潮……




就是這些看起來無比乏味麻煩的小事兒,花掉了我兩年的設計改造,一年的運營核查。




如今悉心打磨的「三秋」,隱身於莫干山麓的村落之內。




竹林掩映,柴門半掩,


像一處避世的桃源。





三座房子錯落有致,


一排排由稻草紮成的低矮圍牆穿插其中。


在外觀上既保留了老房子的時間韻味,


又融合了現代元素。






穿過石階,推門而入,寫著「柴門迎遠客」的清秀書法,很吸睛地掛在大廳的牆壁上。






四面落地窗配著25度的溫暖,你若是不趴在沙發上懶洋洋的窩一下午,彷彿就對不起這份懷舊濾鏡過濾出的色調。







透明玻璃,除了幫助舊屋完成了從晦暗到明亮漸變,還帶來了光影的藝術,記錄著老房子曾經的模樣,也記錄下了這兩年的時間。







鑒於老房子屋內的木結構依舊完整,設計師將其保留,變成了現在房間及大廳的橫樑立柱。




三秋的每一個房間,都將粗糙的原始樑柱裸露在外,如果你在上面看到了幾處歪歪斜斜的刻字,不要笑,那可能是我兒時不經意的隨筆。






三棟房子加起來,一共有11間房。




簡單材料要做出精細美感,考驗的是施工者的工藝。




梁、柱、地板、傢具,都需要手工仔細打磨,再封上進口木蠟油,留住木頭最原始的肌理和觸感。







地面與洗手台間檯面的水泥配比也極為講究,反覆調配成型之後,再經過手工拋光三到五遍,最終呈現光滑如大理石的效果。




所有的施工,未曾使用一滴油漆,完工即可入住。







與房間一牆之隔的,就是大片竹林,依山而上。






從三號院東側往上走,沿著後山小路便能走到景觀平台。架在後竹林的半山腰,蔭蔽幽靜,卻又有開闊的視野。




你一定會忍不住在這裡的沙發上坐一會兒,吹吹風,發發獃,看著微風穿過竹林又爬上遠處山頭。






莫干山景色,會隨時間的推移更迭交替。




有春天染紅了整片天的晚霞,夏夜山頂成群飛舞的螢火蟲,秋季一路鋪到山腳下的紅樹葉,和冬天銀裝素裹雪壓枝頭。




一年四季,都值得來看一次。




這,便是三秋。









小時候的我,理想就是離鄉,直到終於如願離開,開始城市的生活,卻發現回家成了新的念想。







每次回家,大老遠就可以看見爺爺站在村口的梧桐樹下,白髮蒼蒼杵著拐杖,成了回家見到的第一道風景。


 


順著長滿青苔的石階往上,山茶花下,是老媽蹲在那洗衣服的背影。




說不出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而當你走進莫干山,你走進的,是無數個黃金歲月里的迷人故事。 










而我,也一直也想做一次記錄,想用文字,用影像,記錄下民宿成長起來的莫干山。




想做的事很多,做起來很慢,

三秋,也只是一個開始







總有人替我覺得不值,


「花了3年,1200多萬,就做了11間房?」


可我覺得,用了這麼幾年時間,


做了一件到了80歲還能回憶的事情,


值得。







如果你對他的故事感興趣,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微信群


和鮑洪權在線溝通,

提前了解更多詳情


暗號:

「莫干山」



2018年11月20日20:00



我們已

在生活風格型消費投資平台


【開始吧】


發起

「莫干山三秋美宿」

眾籌項目


點擊閱讀全文,


就是對他最好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始吧 的精彩文章:

終生與荒野作伴,11次命懸一線,他才是最該上熱搜的人
放棄10年IT高管,她用7年時間,百次修改280年家傳秘方,只為了一根叛逆的臘腸

TAG:開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