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天啟通寶拍出百萬元,憑什麼?
昨日,古泉園地2018秋季錢幣銀錠雜項拍賣會開槌,其中一枚天啟通寶折三篆書錢(尺寸32.0mm*2.3mm,重量9.5g),經多輪競拍,最後以90萬元的價格成交,含傭金價102萬。
這枚錢幣是元末起義軍徐壽輝,於元至正十八年改元天啟,並鑄天啟通寶,泉界都稱徐天啟。
凡大中小三類形制,分以折三、折二和小平對應。其中折三天啟通寶,又有篆書和楷書兩類,楷書數量稀少,尋一美品難得;篆書則更是泉界名品,乃徐天啟錢試鑄性質,目前僅見幾品,無愧於古泉五十名珍。
徐天啟與明天啟區別
以皇帝年號命名的錢幣稱為年號錢,中國年號錢歷史悠久,最早可溯源至1600多年前。據崔鴻《十六國春秋》記載,李壽於成都南郊稱帝並首鑄「漢興」年號錢。年號錢成為制度始於宋代,宋代以後,歷代所鑄的錢都是年號錢,從元代的至元通寶、明代的洪武通寶、一直到末代皇帝宣統的「宣統通寶」等,均系「年號錢」。
由於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宗的標誌,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政權也要鑄造年號錢,時間久了,就不免產生撞車現象,如元代末年的天啟通寶與明代的天啟通寶,在錢幣知識尚不普及的時代,往往被混為一談。
收藏家丁福保在他的《歷代古錢圖說》中記載:有個叫馬愛林的人有一天和好友姜怡亭在路上相遇,互問所得。姜拿出一面唐鏡,精美異常,而馬拿出一枚「天啟」錢,品相不好。姜說:「咱們交換吧!」馬欣然從之。後來當馬愛林得知那是一枚「徐天啟」錢時,後悔莫及,說姜怡亭騙了他。
明代天啟通寶折十背密十一兩
據關漢亨先生著的《中華珍泉追蹤錄》記載,篆書徐天啟折二錢,在他著書之前僅發現過四枚。19世紀清道光年間曾首次發現一枚篆書徐天啟折二錢,後來這枚錢不知去向。「清末民國時期,先後發現三枚篆書『天啟通寶』折二錢,其中前二品盡歸張叔馴收藏,後一品為羅伯昭先生所得。」2007年浙江桐鄉發現了一枚篆書徐天啟折二錢(有稱折三錢)。2009年歲末,浙江桐鄉又發現了徐壽輝鑄的篆書「天啟通寶」小平錢。
徐壽輝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同時代的人,一心顛覆元朝,不惜艱苦卓絕,為爭天下,不共戴天,自身終為朱元璋所滅。不承想,時隔僅二百餘年,由於昏庸與無知,朱元璋的後代卻襲用了其祖先死對頭的年號。
其實,最早發現徐天啟錢是在明朝的皇宮。史書記載,天啟年間有人從宮中司鑰庫翻出幾枚「天啟通寶」,這些天啟錢大小不一,看起來年代久遠,且鑄造風格與本朝錢幣完全不同。有司將其呈獻給大臣們鑒定,不料飽讀詩書的閣老大臣們竟面面相覷,最後用「天降祥瑞」給這件事作了定性,還大宴一場以示慶賀。
錢幣本身就凝聚有它所處時代的歷史文化信息,存世的兩類天啟錢也不例外。
這兩類錢的楷書乍看相似,容易混淆,實則二者有明顯的三點不同之處:
一是錢文不同,最為顯著的是「徐天啟」的「啓」字第一筆成撇與第二筆緊連作「戶」狀;而「明天啟」的「啓」中的「戶」字第一筆是一點或一橫,且不相連。
二是形制不同。「徐天啟」受了元代至正錢的影響,錢廓略細,遺元錢風韻,而「明天啟」錢廓顯闊,這也是明代後期制錢的特點之一。「徐天啟」絕大多數為窄緣、素背,而「明天啟」則為闊緣,除素背外,還有紀地、紀值、紀重等七八十種,版別十分複雜。
三是質材不同。「徐天啟」為青銅質,略呈紅色;而「明天啟」絕大多數為黃銅質,略呈黃色,極少呈紫色。掌握了這三點,就可以區分兩種天啟錢了。
微信掃一掃,添加微信公眾號,有機會領取免費鑒定名額,隨機贈送玉掛件一個,有機會獲得免費展覽,拍賣,全球最權威的私下交易中心,聯合央視欄目專家組,欄目專家組免費提供鑒定,買家遍及全球各地及各大行業,提供鑒定,及新加坡拍賣,在線專家鑒定微信號:17152188292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最新市場成交記錄及收藏價值如何
※什麼叫做真正的古錢幣在手,毛病沒有……
TAG:古錢幣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