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加沙難民出身,他與阿拉法特榮歸故里後,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加沙難民出身,他與阿拉法特榮歸故里後,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加沙走廊是一條位於以色列西岸、西奈半島東北部的狹長地帶,主要由巴勒斯坦人聚居。1948年阿以戰爭被埃及佔領,1967年六日戰爭又被以色列奪回,從此以軍佔領該地長達38年。他叫達赫蘭,1961年出生在加沙南部難民營,學生時代是在聯合國難民署開辦的學校中度過的。後來,他考進加沙伊斯蘭大學,並在校園裡創立了法塔赫青年聯合會,積極組織反以活動,因此多次被捕入獄,1987年被以色列驅逐到約旦。

加沙難民出身,他與阿拉法特榮歸故里後,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達赫蘭從約旦輾轉去了突尼西亞,加入了流亡當地的法塔赫組織,因「思想敏銳和善於動員」受到阿拉法特賞識,不久躋身領導層。1987年12月,巴勒斯坦人爆發起義,許多巴勒斯坦人開始公民抗命活動,拒絕前往以色列工作、交稅以及購買以色列產品。這次起義也催生了哈馬斯組織的誕生,該組織號稱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消除,而當時法塔赫則趨於溫和、務實,主張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提出了巴自治計劃。

經過艱難談判,1994年5月,巴以達成有限自治協議,以色列同意階段性地把加沙轉交給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同年7月,阿拉法特結束了27年流亡生活返回加沙,達赫蘭也跟隨阿拉法特榮歸故里,隨後被任命為加沙預警部隊司令,並且一干就是8年。任職期間,達赫蘭努力在各種力量之間尋找平衡點,同時在巴勒斯坦人民中也口碑不錯,特別是在加沙的難民營里,他改變了人們對安全領導人的腐敗印象,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加沙難民出身,他與阿拉法特榮歸故里後,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在這段時間內,達赫蘭與阿拉法特的關係極好,曾被認為是阿拉法特最佳接班人之一。2000年末,以、巴之間談判破裂,隨後巴勒斯坦人爆發了第二次起義。同第一次起義不同,這一次不僅規模更大,而且巴勒斯坦人不再使用石頭或者燃燒瓶作為攻擊器械,哈馬斯則使用了槍支武器,對以色列平民使用了自殺性襲擊手段,目標包括汽車、餐館以及酒店。作為報復,以色列則空襲加沙和被佔領土。

就在這個時候,達赫蘭因為與美以關係過從甚密,使他與阿拉法特的關係逐漸惡化。2002年,阿拉法特免掉了達赫蘭加沙預警部隊司令職務。翌年,阿巴斯組閣提議達赫蘭為巴勒斯坦國家安全部長,而阿拉法特則堅決不同意這一任命。後來美英頻頻施壓,認為達赫蘭是控制哈馬斯等極端武裝組織的「不二人選」,阿拉法特被迫妥協,才允許他當上了巴勒斯坦國家安全部長。至此,41歲的達赫蘭走上了中東政治舞台的中心。

加沙難民出身,他與阿拉法特榮歸故里後,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2005年9月,以色列完全撤離了這個地區,加沙控制權也移轉到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不過以色列繼續在其邊界和空域巡邏。兩年後,哈馬斯在同法塔赫衝突中奪取了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從此出現分裂的局面。因為丟掉了加沙,達赫蘭只好黯然辭掉安全部長。2011年,達赫蘭因刑事和貪污案件被逐出了法塔赫組織,據悉,真實原因是他與執政的阿巴斯派系之間存在巨大分歧。

達赫蘭於是流亡阿聯酋,成為阿布扎布王儲的政治顧問,一度充當阿聯酋在東歐國家進行商貿和軍事投資的中間人。這段經歷讓達赫蘭積累了大量財富,他和他的家人還因此獲得了塞爾維亞國籍。在此期間,達赫蘭從未停止政治活動,在以埃封鎖加沙期間,他間歇性充當「救世主」大灑金錢,在貧困的加沙加收賣人心,幻想有天能夠重返加沙,重回巴勒斯坦權力中心。2017年12月,法塔赫和哈馬斯根據所達協議,接管了由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但當地和平穩定之路仍然充滿不少變數——

加沙難民出身,他與阿拉法特榮歸故里後,曾被視為家鄉「守護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顏色革命後,他成「政壇雙星」之一,使命完成被踢出權力中心
此國脫離蘇聯後,因內戰留下後遺症:一轄地要併入它國當「飛地」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