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得女粉絲者得天下」並不是一句空話。


編輯丨陳靜

上個星期,我去了一趟京都。

京都這個城市有很多值得細細稱道之處,然而我得承認,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刀劍亂舞》——並不是說它比土豪金閣寺、伏見稻荷的千本鳥居和祗園的和服小姐姐高明到哪裡去,而是它真的「無處不在」,不論是否與ACG挨得上邊,各類相關周邊、活動、紀念品的信息轟炸足以令我瞠目結舌。

我玩過一段時間的《刀劍亂舞》,這是一款由Nitro+開發、DMM.com運營的養成型卡片對戰遊戲,而且是一款免費網頁遊戲,我經歷了它從上線、迅速走紅、同人火爆,到面臨一些爭議、人氣逐漸下滑的一系列過程,而這也差不多是一個成功遊戲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不過,如果僅限於此,那麼《刀劍亂舞》也只是一款女性向的現象級遊戲。它能夠紅到「無處不在」的地步,需要歸功於跨越了多個行業的影響力,以及這種影響力的真正推手——女性玩家們。

自2015年初遊戲上線以來,這些被稱為「審神者」的玩家迅速讓各個行業感受到了「刀男」的熱度。

丨 先讀讀書

《刀劍亂舞》熱潮首先席捲了圖書出版行業。

道理其實很簡單:喜歡一個角色,就會想要儘可能地了解他。審神者們在表達對刀劍男士的感情(當然也不排除同人創作的需要……)時,對他們所代表的刀劍文化及歷史同樣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慾,以至於許多原本並非以年輕女性為目標群體的圖書因此而大賣特賣。

2014年8月出版的《走進日本刀神秘之美》(日本刀——妖しい魅力にハマる本)首印10000冊,目標讀者定在「50後」成年男性。從專業角度看,這樣一本書只能算是「普通」,事實上,它在上市之初也的確沒有掀起什麼水花。

幸運的是,4個月之後,《刀劍亂舞》上線了。想要了解刀劍知識的女性粉絲們迅速發現了這本書並爭相購買,首印的10000冊很快售罄,沒有買到的人在出版社官網留下了大量求購反饋。嗅覺靈敏的出版社編輯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重印時果斷加上了「審神者必讀」的腰封,效果拔群。最終這本書的銷售量達到9.5萬冊,是預計銷量的近10倍,從一本普通圖書一躍成為小暢銷書。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重印後的版本,腰封上的「審神者必讀」直接定位《刀劍亂舞》粉絲

圍繞著這條「審神者必讀」的腰封,還有一個小插曲:一位女性讀者在出版社發布這條消息的推文下方回復,大意是感謝出版社能夠認真聽取女性讀者意見,尊重她們的需求,「審神者」腰封更是誠意十足,比起《周刊少年Jump》排除女性粉絲的宣言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她指的應該是2013年5月《周刊少年Jump》「未來預計強化男性向作品」的宣言,這條新聞當時還被部分媒體解讀為「或將採取限制女性(包括為數不少的腐女)讀者的措施」,引發了一波討論。

《走進日本刀神秘之美》因為搭上了《刀劍亂舞》的順風車而大賣,另一本《名刀傳》更因為遊戲「起死回生」。《名刀傳》出版於2002年,到2015年時早已絕版,卻被審神者們在二手書網站炒到高價,驚得出版社連發消息,宣布這本13年前的書即刻再版,印刷數量是同社普通圖書的5倍,並建議大家不要高價購入二手書。

《刀劍亂舞》粉絲一度在日本出版界引發轟動:2015年初,只要是與「刀劍」相關的書,幾乎是出一本熱賣一本,讓原本並不屬於暢銷書類型的它們迎來了一個意外的春天。

出版社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2015年1月(這是個最為精準的時間),《別冊寶島:日本刀》系列第二輯出版,這本書「投其所好」地收入了《刀劍亂舞》遊戲中登場的大多數刀劍資料,因此在遊戲粉絲之間迅速走紅。這個系列的「刀劍特輯」一個月內就賣出了23萬冊,半年突破46萬冊。根據出版社統計,購入圖書的讀者中超過半數為女性,20歲至30歲的年輕女性更是其中的絕對主力。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根據出版社提供的讀者數據,在《刀劍亂舞》尚未上線時,男性讀者佔比80%以上,遊戲上線之後,女性讀者數量超過了50%

這樣的狀況很容易給人一種「傻多速」的印象,藉機渾水摸魚的出版社和圖書也有不少——某種意義上說,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幾乎所有的讀者大概都會有對某個領域感興趣,在收集資料過程中買到一堆垃圾書的經歷。《刀劍亂舞》粉絲想必也是如此。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審神者們的知識儲備也日益增加。她們開始拿著放大鏡閱讀自己身邊的刀劍主題圖書,不吝於向出版社反映書中的錯漏之處。某些出版社就因為在書中放錯照片、印錯刀劍名字等失誤(確實是太低級的錯誤!)而遭到大量女性讀者批評,不得不公開糾錯道歉。

當然,審神者們的腳步不會僅止於此。在遊戲中的角色立繪與書中印刷的照片之後,她們又將目光瞄準了真正的刀劍。

丨 真刀真槍

想與真正的刀劍面對面並不困難:假如是目前尚存於世的文物,粉絲們可以從各個渠道輕鬆地獲得它們的展覽消息,進而爭相湧入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和私人展覽,許多原本人氣不旺,乃至門可羅雀的日本刀展因此人滿為患,不得不採取分流入場、限時參觀等措施。儘管「用戶體驗」有所下降,卻不能阻擋粉絲們的熱情。

為此,日本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與《刀劍亂舞》運營方合作,開展「聖地巡禮」活動。活動期間,各博物館對前來參觀的審神者們大開綠燈,邀請角色聲優重新錄製語音嚮導,配套設施、活動、周邊產品也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這些展覽大多貫徹了日本人「就愛搞限定」的習慣,不少此前極少公開展示的刀劍也紛紛露面。

2016年4月,奈良藥師寺的「大俱利伽羅」自遊戲上線後首次展出,且僅限1日,這種「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消息在遊戲粉絲中掀起軒然大波,展覽當日,5000多名審神者在藥師寺外大排長龍,氣勢不亞於ComiKet場外的隊伍。由於人數實在太多,每人參觀時間僅有10秒左右……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排隊數小時,只為了看大俱利伽羅一眼

「聖地巡禮」雖然辛苦,但畢竟博物館、美術館中的刀劍總有機會對外開放展覽,只要肯花時間精力,並不難做到。然而,《刀劍亂舞》中登場的還有很多下落不明、已經損毀的刀,想要在現實中見到它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審神者們卻不這麼想。

燭台切光忠是《刀劍亂舞》中的人氣角色,它的本體已經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燒毀——至少在《刀劍亂舞》上線之前,人們都是這麼認為的。有不死心的光忠粉絲去查閱關東大地震的《罹難美術品目錄》,上面也記載著燭台切光忠被「完全燒毀」,現已不存。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遊戲里的燭台切光忠

巧合的是,同年4月5日,水戶德川美術館舉辦了一次「紀念德川家康逝世400周年」主題展覽,展品中有一本叫做《武庫刀纂》的書,上面登載了燭台切光忠的照片。主辦方將「燭台切光忠傳世記錄」作為宣傳賣點,並附上說明,表示此書是燭台切光忠在地震中受損成為「燒刀」之後,極為稀有的照片記錄。

「燒刀」指的是刀身遭遇高溫碳化之後形成的狀態,對於日本刀而言,是相當嚴重的損傷。但它還是與其記錄中的「完全燒毀」截然不同:至少它可以證明,燭台切光忠仍然存在。

這個消息令《刀劍亂舞》粉絲興奮非常,大量留言擠爆了德川美術館官網。館方收到消息之後也不敢怠慢,展開了仔細的調研,並在找出與燭台切光忠形制完全相同的一把刀(同樣變成了燒刀狀態)之後,正式確認了燭台切光忠的存在。

由於震災後條件有限,燭台切光忠與其他200餘把燒傷的刀劍只能一起被存在木箱里,官方調研時還一度遭遇資金不足、工作停滯的狀況。然而此時,迷妹們的熱情再一次成了文化研究的動力,她們在給館方留言支持的同時,還源源不斷地提供捐款。大約5個月之後,捐款數額不但讓美術館成功找到燭台切光忠,其他刀劍也得到了維修保護,還足夠請專人打造一把燭台切光忠的復原刀……如今,人們已經可以在德川美術館裡同時看到它們。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左側為復原,右側為「燒刀」狀態的燭台切光忠本體(圖片來源:德川美術館官方網站)

重新發現燭台切光忠不僅讓遊戲修改了設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了歷史」,更重要的是,這件事距離遊戲上線僅僅過了半年。此後,與日本刀、古代刀劍相關的歷史文化行業開始重視起女性粉絲群體的需求和情感,當然還有她們強大的消費能力——儘管不像燭台切光忠那樣引起轟動,但其他刀劍在修復、維護、展示、推廣的過程中,也有不少主動向女性粉絲尋求幫助的。

例如2015年11月,為復原大太刀「螢丸」而展開的眾籌中,《刀劍亂舞》粉絲們——連遊戲開發商Nitro+社長也親自上陣——僅用5小時就完成了目標550萬日元,最終籌集到的金額更是高達4500萬日元,除了螢丸本體成功復原之外,連供奉它的熊本阿蘇神社也一併得到了修繕。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人設嬌小的螢丸,本體則是一把大太刀

獲得審神者們「捐款」的刀劍還有很多。玩家熟知的「爺爺」三日月宗近、「姥爺」鶴丸國永,以及宗三左文字、葯研藤四郎、獅子王的復原和維護過程中都有遊戲粉絲的一份功勞。隨後,她們終於將支持的對象從「遊戲中出現過的角色」擴展到了整個刀劍行業,刀劍修復、歷史研究、支援刀匠、古建築維護……她們的參與程度也從簡單的「出錢就好」逐漸深入,不少粉絲以遊戲為發端,真正產生了對刀劍和歷史文化的興趣並投身其中。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刀男」火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說,你必須在搜索引擎輸入「三日月宗近 博物館」(或類似關鍵詞)才能獲得較多的真刀圖片,否則絕大多數是遊戲角色形象

一個古老的行業由於一個遊戲而煥發新的生機,《刀劍亂舞》或許不是第一例,然而它仍然稱得上一個奇蹟。從現實的角度說,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讓這些熱情洋溢的女粉絲的錢花在有點兒意義的地方,大概是專業人士們內心深處打響的小算盤,而從積極的角度說,「用愛發電」當然是一件雙贏乃至多贏的好事。

丨 1與4億

作為一個以「傳統」「復古」為標籤的城市,京都與《刀劍亂舞》的聯繫是十分緊密的。你可以在絕大多數紀念品商店裡找到《刀劍亂舞》的櫃檯,也一定能夠看到不明所以的外國遊客和背著痛包的年輕姑娘擠在一起挑挑揀揀的畫面。把迅速走紅的《刀劍亂舞》與原有旅遊項目巧妙結合,京都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論是「御朱印巡禮」還是「印章拉力賽」,遊戲粉絲全力投入,普通遊客也可以隨緣嘗試,一舉多得。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嵐電嵐山車站的一大特色是展示了許多傳統紋樣的布料裝飾,其中也有《刀劍亂舞》主題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玩家可以從各個景點免費領取收集印章的小冊子,集滿6枚後即可獲得限定紀念徽章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京都一部分神社與《刀劍亂舞》合作的「御朱印巡禮」活動,圖中為第3輯,目前已經進展到第7輯(圖片來源:京都建勛神社官網)

如果說京都的眾多傳統刀劍令粉絲目不暇接,難以選擇,那麼還可以換換目標——在栃木縣足利市,山姥切國廣是當之無愧的牌面。

與許多公開展覽的刀劍不同,山姥切國廣屬於私人收藏品,自1997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結束後,20餘年沒有在公眾之前露過面。2017年3月,足利市美術館突然決定舉辦山姥切國廣特別展覽,為期一個月。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山姥切國廣是遊戲開局時可選的5個角色之一

這個消息再次讓日本全國各地(或許還包括世界各地)的審神者們沸騰。足利市美術館規模並不算大,開展第一天就接待了1200多名參觀者,在美術館開門之前來排隊的粉絲超過1000人,最長等待時間高達4小時。展覽中期也創下了單日參觀人數紀錄(1760人)。最終,共有超過3.7萬人前來參觀,這個數字比足利市美術館全年的客流量(2.5萬人)還高出不少。與此同時,足利市其他40餘家商店、電影院、寺院、學校也共同開展了許多主題活動。

據統計,「山姥切國廣」一把刀,一個月內為足利市帶來了4億日元收入。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展覽第一天就大排長龍(圖片來源:足利市美術館)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奔赴足利市的粉絲們讓其他店鋪也獲益匪淺(圖片來源:足利市美術館)

「得女粉絲者得天下」雖然是一句調侃的話,卻不是一句空話。

儘管可能包含大量愛屋及烏式的情感消費和「傻多速」式的衝動消費,但不論如何,在喜愛的對象面前,女性的確擁有更高的付費慾望。這也正是許多商品、娛樂產品、明星偶像乃至電競選手都要儘可能吸引女性粉絲的原因之一。即使是人們印象中主要吸引宅男粉絲的偶像團體,最終它們的生命力往往也要取決於女性粉絲(尤其是年輕女性粉絲)的數量。

《刀劍亂舞》正是如此。它擁有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愛好者群體所有的優勢和缺點,並且因此與文化、歷史領域互相交融,最終成為一個成功的文化符號。

丨 余話

對於不少審神者和2.5次元愛好者來說,能夠看到《刀劍亂舞》的途徑又多了一條——今年,《刀劍亂舞》音樂劇已經確認參加日本一年一度的紅白歌會。

未來,《刀劍亂舞》應該還會繼續「無處不在」吧。

無處不在的《刀劍亂舞》:女性粉絲創造的奇蹟

是的你沒看錯,中間那個人是Yoshik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觸樂 的精彩文章:

「奶排」即將登陸Switch,為何任天堂還能給人「老少咸宜」的印象?
觸樂夜話:二表哥來了

TAG: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