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領土問題現轉機 能否突破仍存不確定性
原標題:日俄領土問題現轉機 能否突破仍存不確定性
11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兩國首腦同意以1956年《日蘇共同宣言》為基礎,加速締結和平條約的談判。雙方的這一表態,似乎為久拖未決的領土問題帶來一絲曙光。然而,日俄領土之爭由來已久,要想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兩國仍面臨諸多挑戰。
領土問題是日俄關係的核心問題,兩國雖進行過多次談判,但雙方的原則立場存在根本不同,日本主張「四島是日本固有領土」,而俄羅斯則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導致談判一直處於繞圈子的狀態。1956年10月簽署的《日蘇共同宣言》規定「兩國復交後繼續進行締約談判,蘇方同意在締約後把齒舞、色丹交予日本」,實際上是一種「兩島交付」方案。雖然日本官方反覆表示,日本的一貫立場沒有改變。但是,即便是「兩島交付」方案,能否付諸實施還存在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雙方對《日蘇共同宣言》本身的理解就存在差異。11月15日,在安倍和普京同意基於《日蘇共同宣言》加速談判的第二天,普京便表示:「共同宣言並未寫明移交依據和島嶼的主權歸屬」。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一旦兩島歸還,日本對兩島的主權自然得到確認。」緊接著,18日,俄總統發言人稱:「(兩國首腦同意加速談判)絕不意味著俄羅斯會將領土自動移交給日本」,強調是否移交要取決於今後的談判。可見,即使日俄兩國有解決問題的意願,俄羅斯恐怕也難以輕易做出讓步。尤其是兩國在主權歸屬問題上存在分歧,要想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並非易事。
其次,「兩島交付」方案面臨著雙方國內輿論的壓力。2016年,俄羅斯調查機構進行的輿論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受訪者反對將爭議島嶼交給日本。而日本方面,《朝日新聞》的最新輿論調查顯示,只有11%的受訪者贊同「返還兩個島嶼,徹底解決領土問題」的方案。在這個問題上,日本自民黨以及其他各黨派之間的態度也存在明顯不同。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等人對兩國首腦達成的共識表示期待;公明黨和希望之黨態度也較為積極;立憲民主黨和國民民主黨則認為「事關重大,要求進行黨首討論,召開預算委員會集中審議」;日本共產黨則表示堅決反對,認為:「兩島先行返還是向俄羅斯的全面屈服」。日本政黨中這種不同的聲音,實際上反映了日本國內對於如何解決「北方四島」問題存在的「強硬派」和「溫和派」之爭。強硬派認為 「北方四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堅持要求返還四島主權,而溫和派則主張應超越爭奪四島主權的狹小視野,立足於日俄雙邊關係和現實利益,採取折中方案儘快解決領土問題。因此,日俄兩國要想在領土問題上作出重大妥協還面臨著較大的輿論壓力。
再次,美國因素的影響。日俄領土之爭從一開始就受到美國的影響。由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只是規定日本「放棄」千島群島,迴避了歸屬問題,這成為日後日本主張四島主權的「法理依據」。而在1955年日蘇邦交正常化談判時,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威脅日本不要接受蘇聯的領土問題方案,否則就把沖繩作為美國領土,進一步縮小了日本迴旋的餘地。奧巴馬執政時期,在西方聯手制裁俄羅斯的情況下,日俄的接近引發了美國的不滿。雖然安倍在對俄外交方面試圖通過構建新型日俄關係,加強自主外交,與完全追隨美國的戰略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但是,置身於日美同盟框架下的日本想要在日美俄三角中維持平衡並非易事。更為關鍵的是,如果日俄爭議島嶼置於日本的主權之下,按照《日美安保條約》,美國便有可能在島上設立軍事基地,這一點也是俄羅斯極為警惕和堅決不能接受的。因此,美國因素已經成為日俄談判的一大障礙,對安倍而言,能否與美、俄在這一問題上達成妥協也是一大考驗。
最後,即使日俄就「兩島交付」方案達成一致,兩國也需要妥善安置被交付島嶼上的俄羅斯人。根據日本內閣府的調查,截至2016年1月1日,有2900多名俄羅斯人居住在色丹島上,齒舞群島雖然沒有普通俄羅斯人居住,但是,俄羅斯邊境警備局的工作人員在此常駐。如果日俄雙方未來以「兩島交付」的方式解決領土問題,那麼如何安置居住在色丹島上的俄羅斯人也是雙方需要面對的問題。目前看來,安倍提出的「新方法」或將是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方案,用安倍的話來說就是「描繪日本人和俄羅斯人共同生活、共同發展、雙贏的未來藍圖」。
儘管領土問題的解決還面臨諸多困難,但是,雙方同意以《日蘇共同宣言》為基礎推動談判,將給問題的解決帶來新的可能性。日俄兩國作為亞太地區的關鍵因素,橫亘在兩國間的領土問題如果能得到解決,將使中美日俄四國關係中最薄弱的一環得到加強,亞太地緣政治格局也將隨之迎來新一輪調整,日俄的動向值得密切關注。(潘萬曆 國際在線特約評論員)
※駐澳門部隊升國旗慶祝新中國成立69周年
※澳門成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
TAG:國際在線 |